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405发布日期:2018-11-16 22: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制造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装置是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的建筑材料制造设备,其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将砂石、石灰、煤渣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制作成混凝土。

公告号为CN2058895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机,该搅拌机包括搅拌桶以及电机,所述搅拌桶设置有进粉斗以及进石斗,所述进粉斗和进石斗沿搅拌桶中部呈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桶内穿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位于搅拌桶内。

然而该搅拌机的搅拌桶结构封闭,从而在对混凝土搅拌之后难以对该搅拌机进行清洗,进而泥浆因化学反应而凝固在搅拌机内部,从而影响到下次对该搅拌机的使用,同时凝固的混凝土也将影响到搅拌电机的使用寿命,从而缩短该搅拌机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该混凝土搅拌器对混凝土搅拌充分,在搅拌完成后易于清洗,从而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包括搅拌桶以及驱动搅拌柱,所述驱动搅拌柱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等弧度分布且与驱动搅拌柱平行的边搅拌柱,所述边搅拌柱的一侧侧面呈弧形且与搅拌桶的内侧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全搅拌完混凝土之后,可将干净的水放入搅拌桶内,利用驱动搅拌柱驱动边搅拌柱转动,进而使得边搅拌柱对搅拌桶的侧壁进行清洗,从而将残余的混凝土从搅拌桶的内侧壁上清洗下来,从而起到保护搅拌桶的效果,延长该混凝土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搅拌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搅拌柱,所述底搅拌柱的两端与边搅拌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全搅拌完混凝土之后,可将干净的水放入搅拌桶内,利用底搅拌柱对搅拌桶的底壁进行清洗,从而将残余的混凝土从搅拌桶的底壁上清洗下来,从而起到保护搅拌桶的效果,延长该混凝土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桶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盖体,所述搅拌盖体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设置有驱动升降臂做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建筑混凝土搅拌器时,搅拌器内正在搅拌的混凝土难以从搅拌器内洒出,从而起到保护搅拌器外部的作用,同时在清洗过程中也避免水从搅拌器内洒出。当搅拌盖体远离搅拌桶,从而可以将搅拌桶单独取出进行清洗,令清洗更为方便简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盖体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搅拌盖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水进行清洗时,可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从而控制清洗的程度,避免因搅拌盖体的遮挡从而无法观察搅拌桶的内部清洗进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盖体原来搅拌桶,通过万向轮可方便将搅拌桶从搅拌盖体下推出,再进行对搅拌桶的清洗,从而使得对搅拌桶的清洗更方便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桶设置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柄可方便推动搅拌桶,从而达到方便清洗搅拌桶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简化清洁的过程,且通过机器对该搅拌器的内侧壁与底壁进行清洗,从而方便对搅拌器的维护,从而提升该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桶;2、升降气缸;3、支撑块;4、搅拌盖体;5、手柄;6、升降臂;7、观察窗;8、主搅拌电机;9、从搅拌电机;10、主搅拌体;101、边搅拌柱;102、底搅拌柱;103、驱动搅拌柱;11、从搅拌体;12、调节搅拌体;13、下搅拌盘;14、万向轮;15、调节搅拌腔;16、搅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器,包括设置有搅拌腔16的搅拌桶1、用于启闭搅拌桶1上端开口的搅拌盖体4、位于搅拌盖体上端且与搅拌盖体4固定连接的支撑块3以及位于搅拌桶1两侧的升降气缸2。支撑块3的两端下侧设置有插接在相应的升降气缸2内的升降臂6(见图2),进而在升降气缸2驱动升降臂6做上下的往复运动时将达到控制搅拌盖体4启闭搅拌桶1上端开口的目的,进而在使用该建筑混凝土搅拌器时,搅拌桶1内正在搅拌的混凝土经过搅拌盖体4的遮挡从而难以从搅拌桶1内洒出,起到保护搅拌桶1外部的作用;同时在清洗过程中也避免水从搅拌桶1内洒出。

如图2所示,搅拌桶1内插接有主搅拌体10以及两根从搅拌体11。且在支撑块3上设置有分别与主搅拌体10和从搅拌体11连接的主搅拌电机8和从搅拌电机9,进而通过分别控制主搅拌电机8和从搅拌电机9的运行将起到分别控制主搅拌体10和从搅拌体11转动的作用,提升混凝土搅拌效率,且避免混凝土在搅拌桶1内结块而影响到搅拌桶1的使用寿命。

需要提及的是,在从搅拌体11的底端设置有下搅拌盘13,进而通过从搅拌体11的转动带动下搅拌盘13对从搅拌体11下端的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且在从搅拌体11的中间端设置有通过螺栓固定在从搅拌体11上的调节搅拌体12,在调节搅拌体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等弧度分布的调节搅拌腔15,从而在通过调节搅拌腔15起到分隔混凝土并将混凝土块打散搅匀作用,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搅拌效率。于此同时,在搅拌盖体4上设置有观察窗7,观察窗7与搅拌盖体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而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以及对搅拌桶1内进行清洗时,可通过观察窗7进行观察,从而对搅拌桶1内的清洗程度进行有效的监测,避免因搅拌盖体4的遮挡而无法观察搅拌桶1的内部清洗进程。

如图3、图4所示,主搅拌体10包括与主搅拌电机8连接的驱动搅拌柱103。在驱动搅拌柱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等弧度分布且与驱动搅拌柱平行的边搅拌柱101,且边搅拌柱101的一侧侧面呈弧形且与搅拌桶1的内侧面相抵接,进而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边搅拌柱101将起到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粘附在搅拌桶1上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搅拌效率,且在混凝土搅拌完毕之后,便于边搅拌体101对搅拌桶1的侧壁进行清洗,从而将残余的混凝土从搅拌桶1的内侧壁上清洗下来,从而达到保护搅拌桶1的效果,延长该混凝土搅拌器的使用寿命。需要提及的是,在驱动搅拌柱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侧面与搅拌桶1的内底壁抵接的底搅拌柱102,且底搅拌柱102的两端与分别与驱动搅拌柱103以及边搅拌柱101固定连接,进而在完全搅拌完混凝土并将干净的水放入搅拌桶1内后,利用底搅拌柱102对搅拌桶1的内底壁进行清洗,从而将残余的混凝土从搅拌桶1的底壁上清洗下来,从而达到保护搅拌桶1的效果,延长该混凝土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4,进而在搅拌盖体4远离搅拌桶1后,通过万向轮14将显著降低将搅拌桶1从搅拌盖体4下推出的难度,再在取出搅拌桶1后对搅拌桶1进行清洗,从而使得对搅拌桶1的清洗更加方便彻底。并在搅拌桶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推拉搅拌桶1的手柄5,从而进一步降低移动搅拌桶1的难度,起到提升搅拌桶1清洁效率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