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917发布日期:2018-11-16 20: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地震中防止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倒塌或填充物脱落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砖木结构由于其造价低廉,取材容易,且施工简单,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地使用。然而,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砖木结构的严重破坏。从地震现场震害来看,大量房屋在建造时其砖石墙体仅仅堆砌于主体框架外部,且墙体与木框架之间并无合理的连接。木结构由于其良好抗震性能,多数破坏的房屋主体木框架并未发生严重破坏。即便是八度地区,地震中完全倒塌的砖木结构房屋也极为少见。多数砖木结构破坏类型为部分砖石等填充墙体发生大面积或部分脱落,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地震中砖木结构房屋多数破坏为部分砖石等填充墙体发生大面积或部分脱落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防护装置,它包括中节点板、防护网、四根斜支撑钢梁和四个角节点板;四个角节点板分别与现有房屋木框架内侧的梁柱节点固接,四个角节点板分别通过一个斜支撑钢梁与中节点板固接,中节点板、斜支撑钢梁和四个角节点板构成加固结构,防护网布置在加固结构与现有房屋木框架之间,且防护网与加固结构固接。

进一步地,角节点板通过螺栓与斜支撑钢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斜支撑钢梁通过螺栓与中节点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防护网通过螺钉与角节点板及中节点板固接。

更进一步地,防护网为柔性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的主体木框架平面内增加了斜撑钢梁,增强了砖木房屋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效提升了其整体抗震能力;2、通过与房屋节点拉结的防护网有效抵御了地震中散落的砖石等脱落物,有效地保障了居住者的安全;3、防护网布置于斜撑钢梁与砖石墙体之间,斜撑钢梁在作为防护网支撑的同时,也将防护网分为多个小区域,从而有效地限制了脱落物体导致的防护网变形;4、采用柔性防护网的构造,极大程度上消耗了地震中脱落物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从而为居住者或房屋内财物形成一道有效地安全防线;5、对于现有砖木结构房屋,不需要改变主体结构,便于在内部对其进行安装加固;6、角节点板与木框架的梁柱节点连接有效加强节点刚度,从而提升结构主体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砖木结构上安装示意图;

图中,1、角节点板,2、中节点板,3、斜支撑钢梁,4、防护网,5、螺钉,6、螺栓,7、房屋木框架,8、砖石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图3说明,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防护装置包括中节点板2、防护网4、四根斜支撑钢梁3和四个角节点板1;

四个角节点板1分别与现有房屋木框架7内侧的梁柱节点固接,四个角节点板1分别通过一个斜支撑钢梁3与中节点板2固接,中节点板2、斜支撑钢梁3和四个角节点板1构成加固结构,防护网4布置在加固结构与现有房屋木框架7之间,且防护网4与加固结构固接。

参见图4说明,加固结构安装在房屋木框架7的内侧,从而在地震中能够有效地阻止外部砖石墙体8部分脱落或者整体倒塌所造成的人员及财物损失。

参见图2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角节点板1通过螺栓6与斜支撑钢梁3可拆卸连接。和/或另一个实施例中,斜支撑钢梁3通过螺栓6与中节点板2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使用连接方便,满足实际需要。为了有效地限制了脱落物体,增设防护网,如图1所示,防护网4通过螺钉5与角节点板1及中节点板2固接。如此设置,使用连接方便。

更优选地,防护网4为柔性防护网。柔性防护网极大程度上消耗了地震中脱落物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从而为居住者或房屋内财物形成一道有效地安全防线。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为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

为了便于使用,加工制造容易,中节点板2为长方形板。

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