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926发布日期:2019-04-09 21:1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建筑复合板是以玄武岩及其它天然矿石等为主要原料,岩棉板经高温熔融成纤,加入适量粘结剂,固化加工而制成的,板材内部岩棉没有支撑力导致长期使用钢板弯曲复合板也随之弯曲,需后续维护导致维护成本增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复合板结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外侧固定公插口一般为凸出块,在狭小面积进行使用时墙壁侧边为凸块顶出墙壁需把凸出块切除后使用,并且长期使用钢板易弯曲导致换修复杂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外侧固定公插口一般为凸出块,在狭小面积进行使用时墙壁侧边为凸块顶出墙壁需把凸出块切除后使用,并且长期使用钢板易弯曲导致换修复杂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第一聚氨酯封边、第二聚氨酯封边和固定装置,所述板体左端面内侧与第一聚氨酯封边进行胶接,所述板体后端面内侧与第二聚氨酯封边进行胶接,所述板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板体由钢板面、自攻钉、岩棉层、水泥层、m胶和外板组成,所述钢板面底端面通过自攻钉与岩棉层相连接,所述岩棉层内侧设置有水泥层,所述岩棉层外侧通过m胶与外板胶接,述固定装置有公插口、第一转轴、母插口、第二转轴、固定螺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公插口内侧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母插口内侧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公插口通过固定螺栓与母插口进行插接,所述岩棉层左端面通过第一聚氨酯封边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胶接,所述岩棉层右端面通过第二聚氨酯封边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胶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三个水泥层,并且三个水泥层等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口可通过第一转轴旋转角度为0~90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面表面为光滑面并且喷涂有氟碳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为不锈钢板并且厚度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材质为304不锈钢,易加工并且耐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口材质为铸铁,韧性高并且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通过设置水泥层在岩棉层内部,其中水泥层在岩棉层内部设置有三个水泥层稳固并且为板体内部提供支撑力,实现使钢板面稳定功能,解决了长期使用板体易弯曲导致换修复杂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在板体左右端面,其中公插口与母插口进行连接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多余部分通过转轴翻转折叠,防止公插口与母插口顶出墙壁表面导致需切除,解决了外侧固定公插口一般为凸出块导致在狭小面积进行使用时墙壁侧边为凸块顶出墙壁需把凸出块切除后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板体-1、第一聚氨酯封边-2、第二聚氨酯封边-3、固定装置-4、钢板面-101、自攻钉-102、岩棉层-103、水泥层-104、3m胶-105、外板-106、公插口-41、第一转轴-42、母插口-43、第二转轴-44、固定螺栓-45、第一固定板-46、第二固定板-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人防建筑复合板结构,包括板体1、第一聚氨酯封边2、第二聚氨酯封边3和固定装置4,板体1左端面内侧与第一聚氨酯封边2进行胶接,板体1后端面内侧与第二聚氨酯封边3进行胶接,板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4,板体1由钢板面101、自攻钉102、岩棉层103、水泥层104、3m胶105和外板106组成,钢板面101底端面通过自攻钉102 与岩棉层103相连接,岩棉层103内侧设置有水泥层104,岩棉层103外侧通过3m胶105与外板106胶接,述固定装置4有公插口41、第一转轴42、母插口43、第二转轴44、固定螺栓45、第一固定板46和第二固定板47组成,公插口41内侧通过第一转轴42与第一固定板46转动连接,母插口43内侧案通过第二转轴44与第二固定板47转动连接,公插口41通过固定螺栓45 与母插口43进行插接,岩棉层103左端面通过第一聚氨酯封边2与第一固定板46进行胶接,岩棉层103右端面通过第二聚氨酯封边3与第二固定板47 进行胶接。

其中,所述板体1内部设置有三个水泥层104,并且三个水泥层104等距相等,利于固定支撑板体1,防止板体1长期使用变形。

其中,所述公插口41可通过第一转轴42旋转角度为0~90度,防止安装完成一易抖动利于固定。

其中,所述钢板面101表面为光滑面并且喷涂有氟碳涂层,美观并且易加工处理。

其中,所述外板106为不锈钢板并且厚度为2.5mm,厚度薄利于将外板 106贴合岩棉层103。

其中,所述外板106材质为304不锈钢,易加工并且耐腐蚀。

其中,所述公插口41材质为铸铁,韧性高并且成本低。

本专利所述的:外板106材质为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度,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公插口41材质为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

工作原理:首先将公插扣41内侧第一转轴42与母插扣43内侧的第二转轴44翻开置90度,板体1左端面的公插扣41内侧与母插扣43内侧向插接,再使用固定螺栓45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水泥层104在岩棉层103内部,其中水泥层104在岩棉层103内部设置有三个水泥层104稳固并且为板体1内部提供支撑力,实现使钢板面101稳定功能,解决了长期使用板体1易弯曲导致换修复杂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装置4在板体1左右端面,其中公插口41与母插口43进行连接使用固定螺栓45进行固定,多余部分通过转轴翻转折叠,防止公插口41与母插口43顶出墙壁表面导致需切除,解决了外侧固定公插口41一般为凸出块导致在狭小面积进行使用时墙壁侧边为凸块顶出墙壁需把凸出块切除后使用的问题,板体1内部设置有三个水泥层 104,并且三个水泥层104等距相等,利于固定支撑板体1,防止板体1长期使用变形,公插口41可通过第一转轴42旋转角度为0~90度,防止安装完成一易抖动利于固定,钢板面101表面为光滑面并且喷涂有氟碳涂层,美观并且易加工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