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排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313发布日期:2019-02-10 23: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绿化排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排水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绿化排水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密度住宅区及高层住宅的日益普及,城市中可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地越来越稀少;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屋顶花园作为辅助绿化措施越来越被普遍采用。由于这些绿化措施多是在不透水的建筑物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带来雨水过多时无法及时渗透排除的问题。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10408840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虹吸式绿化排水槽结构,包括排水槽本体,所述排水槽本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排水槽本体两侧间隔设有若干排水口,所述排水槽本体侧面和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卡槽,所述排水槽本体侧面还设有排水出口,所述排水槽本体顶部设有通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与排水板搭配使用,可以将排水板上的污水集中收集回收进行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能避免单纯使用排水板造成污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导致屋面渗潮的技术问题。

再例如专利号为CN10258759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屋顶绿化排水结构由依次铺设在屋面结构上的防水阻根层、保护层、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排水层和土工布层构成。所述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排水层为现场铺设的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或预制的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砖。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1MPa,容重为0.3~3T/m3,透水率大于1mm/s。在屋顶绿化施工过程中,直接利用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或者密排铺放的高强陶粒透水混凝土砖作为排水层,具有透水率高、重量轻、承载能力强、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并能够有效阻止植物根穿刺,可使屋顶绿化施工更加方便,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两处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发现,上述装置虽然能够进行常规的绿化排水使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几点问题,包括有:装置内部锁水效果较差,水流容易从装置内部流失,需要人员频繁浇灌才能保证绿化植株的正常供水需求,容易增大水资源的消耗,并且对初期铺设在装置上的绿色植株垫固定效果较差,当房屋顶部风速过快时,根系尚未牢固的绿色植株垫容易因风力过大,导致与装置顶部分离,影响房屋顶部绿化效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绿化排水板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绿化排水板结构,以解决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内部锁水效果较差,水流容易从装置内部流失,需要人员频繁浇灌才能保证绿化植株的正常供水需求,容易增大水资源的消耗,并且对初期铺设在装置上的绿色植株垫固定效果较差,当房屋顶部风速过快时,根系尚未牢固的绿色植株垫容易因风力过大,导致与装置顶部分离,影响房屋顶部绿化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绿化排水板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绿化排水板结构,包括绿化种植板、固定槽、储水槽、支撑柱、防水底板、定位柱、吸水棉、过滤网、固定钩、线绳、水管、密封圈和喷头,所述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固定槽,且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还开设有若干处储水槽,并且储水槽相互均匀排列在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上,所述支撑柱为十六处,且支撑柱均位于绿化种植板与防水底板所形成的空层内,所述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安装有若干组定位柱,且定位柱分布在储水槽周边部位,所述过滤网与吸水棉数量相等,且过滤网位于吸水棉所处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钩为三组,且每组固定钩通过线绳相连,所述水管安装在绿化种植板与防水底板所形成的空层内,且水管的进水端位于绿化种植板右端底部,并且水管的出水端位于绿化种植板左端底部,且水管的出水端外壁上套装有一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种植板底部安装有若干处支撑柱,且支撑柱底部与防水底板顶部端面相连接,并且支撑柱为正方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种植板和防水底板均为正方形结构,且绿化种植板和防水底板四周与其他绿化种植板和防水底板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圆形片状结构,且过滤网镶嵌在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上,并且过滤网底部与绿化种植板与防水底板所生成的空层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为六边形框状结构,且吸水棉镶嵌在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所开设的储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固定钩两端为倒刺状结构,并且固定钩位于绿化种植板顶部所开设的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绳两端分别与两处固定钩相连,且线绳位于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种植板顶部端面中间部位安装有两处喷头,且喷头底部与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绿化种植板和防水底板的设置,因绿化种植板和防水底板均采用长纤维增强或短纤维增强塑料一次注射成型,材料密度小,为铁质的1/5,与金属产品比,可以减重75%左右,与橡胶比较,可以减重85%左右,有利于降低装置自身重量,方便人员安装工作,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支撑柱的设置,有利于在装置内部形成一处空层,方便将水流通过空层排出装置外,提高装置内部排水效率,并且配合过滤网的使用,可将装置顶部渗漏的水流进行过滤,避免水流内部携带的大颗粒杂质堆积在装置内部排水空层内,影响装置正常排水效果。

固定钩和线绳的设置,有利于对初期所种植的绿色植株垫进行捆绑固定,避免房屋顶部风力过大,导致根系尚未牢固的绿色植株垫与装置分离,影响房屋顶部绿化效果,并且配合吸水棉使用,可对部分降落在装置上的水流进行存储,以便短期供应植株根系的用水需求,提升了水流利用效率,减轻人员频繁喷淋麻烦,降低了人员后期管理难度。

喷头和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干旱少雨的季节,通过喷头将水流喷射在绿化植株上,对绿化植株草坪进行水分补给,保证植株供水需求,避免植株干枯萎缩,影响房屋顶部绿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绿化种植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棉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钩与线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管与喷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绿化种植板-1、固定槽-101、储水槽-102、支撑柱-2、防水底板-3、定位柱-4、吸水棉-5、过滤网-6、固定钩-7、线绳-8、水管-9、密封圈-10、喷头-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绿化排水板结构,包括绿化种植板1、固定槽101、储水槽102、支撑柱2、防水底板3、定位柱4、吸水棉5、过滤网6、固定钩7、线绳8、水管9、密封圈10和喷头11,所述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固定槽101,且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还开设有若干处储水槽102,并且储水槽102相互均匀排列在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上,所述支撑柱2为十六处,且支撑柱2均位于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形成的空层内,所述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安装有若干组定位柱4,且定位柱4分布在储水槽102周边部位,所述过滤网6与吸水棉5数量相等,且过滤网6位于吸水棉5所处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钩7为三组,且每组固定钩7通过线绳8相连,所述水管9安装在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形成的空层内,且水管9的进水端位于绿化种植板1右端底部,并且水管9的出水端位于绿化种植板1左端底部,且水管9的出水端外壁上套装有一处密封圈10。

其中,所述绿化种植板1底部安装有若干处支撑柱2,且支撑柱2底部与防水底板3顶部端面相连接,并且支撑柱2为正方形柱状结构,具体作用,可使装置顶部降落的雨水排入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生成的空层内,以便通过空层排出装置外,提高装置排水效率,避免装置顶部存水过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其中,所述绿化种植板1和防水底板3均为正方形结构,且绿化种植板1和防水底板3四周与其他绿化种植板1和防水底板3相贴,具体作用,使装置成为规则的正方形板状结构,方便人员进行铺设,降低工程铺设难度,方便人员进行施工。

其中,所述过滤网6为圆形片状结构,且过滤网6镶嵌在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上,并且过滤网6底部与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生成的空层相通,具体作用,可对渗透下来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绿化植株垫底部的土壤砂石随雨水流入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生成的空层,堵塞装置内部排水通道,影响装置排水效果。

其中,所述吸水棉5为六边形框状结构,且吸水棉5镶嵌在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所开设的储水槽102内,具体作用,可对部分水流进行存储,提高装置顶部锁水效果,方便绿化植株垫底部根系对水分进行吸收,降低频繁浇灌次数,提升水流利用效率。

其中,所述固定钩7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固定钩7两端为倒刺状结构,并且固定钩7位于绿化种植板1顶部所开设的固定槽101内,具体作用,可通过固定钩7将绿化植株垫贯穿,并通过固定钩7自身的倒刺状结构,对固定钩7自身进行固定,以便人员后期对装置顶部所种植的绿化植株垫进行固定工作。

其中,所述线绳8两端分别与两处固定钩7相连,且线绳8位于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上,具体作用,可对装置顶部所铺设的块状绿化植株垫进行捆绑固定,避免在绿化植株垫在种植初期,因房屋顶部风速过快,导致绿化植株垫与装置分离,影响绿化植株所呈现的绿化效果。

其中,所述绿化种植板1顶部端面中间部位安装有两处喷头11,且喷头11底部与水管9相连通,具体作用,方便人员在降雨稀缺的季节,对装置顶部所种植的绿化植株进行喷淋作业,对植株进行水分补充,使装置保持翠绿状态,避免绿化植株干旱脱水,导致绿化植株死亡影响房屋顶部绿化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两处相同规格的绿化排水板装置拼合起来,并将其中一处绿化排水板内的水管9的出水端插入另一处绿化排水板内的水管9的进水端;接下来工作人员将拼合好的绿化排水板装置放置在房屋顶部,并将其他的绿化排水板装置一同拼合在房屋顶部;而后工作人员将前期准备好的绿化植株垫和土壤铺设在绿化种植板1顶部断面上,绿化种植板1顶部的定位柱4插入绿化植株垫内,对绿化植株垫底部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将固定钩7穿过绿化植株垫插入固定槽101内,通过线绳8对绿化植株垫进行捆绑固定;待前期安装工作实施完毕后,工作人员即可将供水管道与水管9相通,通过喷头11将水流喷射出来,对绿化植株进行喷淋作业;当外界降雨时,绿化种植板1顶部的过滤网6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水流内部杂质堵塞装置内部排水通道,影响装置排水效率,过滤好的水流通过绿化种植板1与防水底板3所形成的空层排出装置外;在装置排水的同时,绿化种植板1顶部的吸水棉5对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存储,以便后期绿化植株底部根系用水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