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278发布日期:2019-01-08 21:1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混凝土预制沉管的方式基本都是采用二次浇筑成形的施工模式,即先用一套模板浇筑沉管的底板,同时浇筑底部倒角及一段侧墙板。然后再用另一套模板浇筑其它的侧墙板及顶板。

然而,此种施工方式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两次浇筑间混凝土接合面的质量(主要是水密性和强度)需要严格把控,二是需要的模板量较大(二套),同时由于分二次浇筑,不管是设备成本的投入还是工期和人工的投入都会较大。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包括混凝土底板、侧片模板部分和内模部分,所述侧片模板部分由侧片模桁架和侧片模组成;所述内模部分由行车道内模、中廊道内模、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组成;所述行车道内模的侧面及底部均安装有行车道内模调整装置;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的底部安装有行车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A;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的两侧安装有对称的三组中廊道内模调整装置;所述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的底部安装有中廊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B;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的底部安装有对称的内模标高调整装置A,所述内模标高调整装置A的侧面安装有内模横向调整装置;所述侧片模桁架的底部安装有侧片模桁架行走装置;所述侧片模的底部安装有侧片模标高调整装置B;所述侧片模的顶部安装有侧片模横向调整装置。

优选的,所述侧片模桁架与侧片模之间安装有侧片模上角调整装置,且所述侧片模桁架与侧片模通过侧片模上角调整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片模板部分和内模部分均安装于混凝土底板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混凝土沉管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该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调整动作(模板的合模、脱模、高度调整、中线对位等)均通过液压系统的操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

(3)该模板纵向移动均为自带动力行走,整套模板在工位间的移动方便、快捷。

该模板之所以具备以上优点,是因为其以下技术特征:

(1)模板设计理念新颖、结构设计合理

充分考虑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通过缜密的计算,同时结合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浇筑混凝土进行部分承载,使沉管在结构合理、重量轻的前提下实现全断面一次性浇筑。

(2)全液压操控的调整装置

所有调整装置均通过液压系统进行操控,不仅实现模板合模及脱模的调整,同时所有模板均可做到“三维”方向的调整及精确定位。

(3)内模纵向移动装置的设计

由于沉管施工的特点,内模如果采用轨行式的移动方式,将会造成行走轨道与前方施工位置上已经绑扎好的钢筋之间的干涉,因此内模采用模板系统和针梁系统间相互支承,通过纵向调整装置使两者间通过互推的方式向前移动,使所有的支承点避开已经绑扎好的钢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浇筑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各调整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板脱模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模模板系统纵移工况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模针梁系统纵移工况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局部放大图。

图中:1-混凝土底板;2-侧片模;3-行车道内模;4-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5-中廊道内模;6-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7-侧片模桁架;8-侧片模横向调整装置;9-侧片模上角调整装置;10-行车道内模调整装置;11-行车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A;12-中廊道内模调整装置;13-中廊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B;14-内模横向调整装置;15-内模标高调整装置A;16- 侧片模标高调整装置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侧片模板部分和内模部分,所述侧片模板部分由侧片模桁架7和侧片模2 组成;所述内模部分由行车道内模3、中廊道内模5、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4、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6组成;所述行车道内模3的侧面及底部均安装有行车道内模调整装置10;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4的底部安装有行车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A11;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4的两侧安装有对称的三组中廊道内模调整装置12;所述中廊道内模针梁系统6的底部安装有中廊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B13;所述行车道内模针梁系统4的底部安装有对称的内模标高调整装置A15,所述内模标高调整装置A15的侧面安装有内模横向调整装置14;所述侧片模桁架7的底部安装有侧片模桁架行走装置17;所述侧片模2的底部安装有侧片模标高调整装置B16;所述侧片模2的顶部安装有侧片模横向调整装置8。

更具体而言,所述侧片模桁架7与侧片模2之间安装有侧片模上角调整装置9,且所述侧片模桁架7与侧片模2通过侧片模上角调整装置9连接。侧片模的纵向移动通过“侧片模桁架行走装置”来完成,驱动的动力采用“电动机+减速机”的设计方式。

更具体而言,所述侧片模板部分和内模部分均安装于混凝土底板1表面。内模及针梁的纵向移动则是通过纵移装置来完成,驱动的动力则采用液压系统。

一种自行全断面预制沉管模板的工作原理:浇筑施工时,侧片模2通过桁架结构吊挂支撑,同时与混凝土底板1预埋件连接定位,内模则是由支承于底板的针梁系统托承模板系统完成定位和支撑,全断面一次性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所有混凝土整体浇筑完成,不存在分次浇筑时所产生的混凝土接缝质量隐患,浇筑完成后,通过配置了液压系统的调整装置使所有模板与混凝土面脱离,然后侧片模2由设置了行走装置(电机+减速机驱动) 的桁架吊行走至下一施工位置;内模则通过中廊道内模针梁纵移装置B13使模板系统和针梁系统的相互顶推移至下一施工位置,其中,侧片模2由模板及桁架组成,在模板部分设置工作平台及相应的爬梯等;行车道内模3和中廊道内模5均由模板系统及针梁系统组成,在模板部分设置工作平台及相应的爬梯等;调整装置同样分为侧片模部分和内模部分,通过调整装置的动作来完成模板三维方向的尺寸调整,同时完成模板的合模、脱模及移位等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