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77发布日期:2018-11-16 20:40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



背景技术:

中国建筑业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阶段,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犷的传统建造模式具有普遍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近年来,国家政府出台多项推动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相关产业政策;2016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为响应国家号召,多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提出新建建筑的装配率要求。如,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意见》,文件指出到2018年全市房建工程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20%,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其中,楼梯是建筑中必备的部品构件,具有规格单一,易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等特点,在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的初级阶段,优先推广应用装配式楼梯,是提高装配率的首选之路。

预制楼梯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直接影响到吊装难易程度以及安全性能。目前国内的预制装配式楼梯的连接方法多为梯梁做挑耳,挑耳处预埋螺栓,采用一端通过预埋栓钉固定,一端通过预埋栓钉限定滑动量的连接构造,采用这种做法,施工中吊装定位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施工进程,并且采用这种结构的楼梯抗震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避免吊装难度大等问题,简化了施工程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可以保证预制楼梯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包括现浇下层平台板、现浇上层平台板、预制梯板、下梯梁以及上梯梁,所述下梯梁与现浇下层平台板连接,上梯梁与现浇上层平台板连接,所述下梯梁的顶部和上梯梁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预制梯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台,预制梯板两端的连接台分别位于下梯梁和上梯梁的顶部,并且第一滑动板与连接台连接,所述下梯梁和上梯梁的顶部均设有两个限位板,连接台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并且连接台能够在两个限位板之间滑动。本实用新型将预制梯板两端的连接台直接搁置在下梯梁和上梯梁上,便于作业人员快速对梯梁进行吊装,简化了施工工艺,同时由于梯梁与连接台之间均设有第一滑动板,即梯梁与连接板之间采用滑动连接,在地震作用下,可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减轻梯板的受力破坏,并且下梯梁和上梯梁的顶部均设有限位板,当梯板两端的连接台在下梯梁和上梯梁上滑动时,限位板能够避免连接台在滑动的过程中朝两侧发生偏移,从而避免了连接台从下梯梁和上梯梁上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预制梯板的抗震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台与现浇下层平台板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聚苯板、PE棒以及注胶层,所述连接台与现浇上层平台板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也设有聚苯板、PE棒以及注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下梯梁和上梯梁的顶部还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并且第一滑动板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朝向连接台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动板,所述连接台朝向限位板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凸边,所述凸边位于定位槽内,并且凸边能够在定位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顶部还设有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滑动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台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平头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由于预制梯板两端的连接台与上梯梁和下梯梁采用滑动连接,从而减少了预制梯板对主体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减轻预制梯板的受力破坏,同时预制梯板两端的连接台在梯梁上滑动时,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提高了楼梯的抗震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当地震时,上梯梁和下梯梁的顶部设置的限位板能够对连接台起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连接台朝两侧发生偏斜,保证连接台在滑道的过程中,不会从上梯梁和下梯梁上脱落;

3、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简化吊装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浇下层平台板与下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梯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台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梯板与连接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现浇下层平台板,2-下梯梁,3-预制梯板,4-上梯梁,5-限位板,6-现浇上层平台板,7-水泥砂浆找平层,8-第一滑动板,9-聚苯板,10-注胶层,11-PE棒,13-连接件,14-定位槽,15-凸边,16-连接台,17-第二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滑动式装配楼梯,包括现浇下层平台板1、现浇上层平台板6、下梯梁2、上梯梁4以及预制梯板3,所述下梯梁2与现浇下层平台板1连接,所述上梯梁4与现浇上层平台板6连接,所述预制梯板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台16,预制梯板3一端的连接台16放置在下梯梁2的顶部,另一端的连接台16放置在上梯梁4上,使得在对预制梯板3进行安装时,直接用起吊设备将预制楼梯的两端连接台16之间吊装在下梯梁2、上梯梁4上,简化吊装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所述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顶部均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7,由于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顶部存在高低不平的情况,因此设置的水泥砂浆找平层7能够让上梯梁4和下梯梁2顶部平整,并且水泥砂浆找平层7的厚度为10mm,所述水泥砂浆找平层7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滑动板8,第一滑动板8的厚度为10mm,所述水泥砂浆找平层7和第一滑动板8均位于连接台16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动板8为聚四氟乙烯板,由于聚四氟乙烯板是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者,具有高润滑的优点,使得活动板8能够在水泥砂浆找平层7上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板8的顶部均匀地设有若干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为平头螺钉,连接件13一端与第一滑动板8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台16的底部连接,当地震时,使得连接台16均能够在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顶部上滑动,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相比传统的楼梯与梯梁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减轻梯板的受力破坏;所述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顶部均设有两个限位板5,限位板5分别位于水泥砂浆找平层7和第一滑动板8的两侧,即水泥砂浆找平层7和第一滑动板8位于两个限位板5之间,并且连接台16也位于两个限位板5之间,所述限位板5朝向连接台16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二滑动板17,第二滑动板17也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连接台16的两侧均设有与定位槽14匹配的凸边15,连接台16两侧的凸边15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板5的定位槽14内,并且当连接台16滑动时,由于第二滑动板17的存在,使得凸边15能够在定位槽14内移动,当地震时,由于预制梯板3上的连接台16与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采用滑动连接,使得连接台16在上梯梁4和下梯梁2上滑动,连接台16滑动的过程中,容易朝两侧发生偏斜,使得预制梯梁3出现错位的情况,连接台16偏斜位置较大时,连接台16将从梯梁上脱落,造成楼梯的损坏,不利于人们的逃生,而本实用新型在上梯梁4和下梯梁2的顶部设有限位板5,使得在地震的情况下,限位板5能够限制连接台16朝两侧偏斜,避免连接台16从上梯梁4和下梯梁2上脱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先将预制梯板3两端的连接台16吊装至下梯梁2和上梯梁4上,在将限位板5安装在上梯梁4和下梯梁2上,并且保证凸边15位于定位槽14内;所述连接台16与现浇下层平台板1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聚苯板9、PE棒11以及注胶层10,并且均位于两个限位板5之间,即聚苯板9、PE棒11以及注胶层10位于连接台16与现浇下层平台板1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的PE棒11将注胶层10与聚苯板9分隔开,所述连接台16与现浇上层平台板6之间也设有聚苯板9、PE棒11以及注胶层10,聚苯板9、PE棒11以及注胶层10从下至上依次分布在连接台16与现浇上层平台板6之间的间隙内,并且均位于两个限位板5之间,所述连接台16与现浇下层平台板1和现浇上层平台板6之间的间隙均不小于30mm,设置的聚苯板9不仅具有抗水、防潮的性能,而且具有较高强度的抗压性能,减少连接台6在移动的过程中与现浇下层平台板1和现浇上层平台板6发生碰撞力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