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449发布日期:2018-12-18 20:34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外墙变化繁复, 很多建筑物需要在外墙安装倾斜的玻璃幕墙, 包括水平倾斜和竖直倾斜设置的玻璃幕墙。通常,建筑墙体的立柱和横梁都是方正布置为主, 因此要求玻璃幕墙的立柱与幕墙之间的安装角度随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变化而改变,包括水平倾斜和竖直倾斜。在同一建筑物或者不同建筑物都可能出现各种不同倾斜角度的玻璃幕墙,要求不同的幕墙安装角度。

为了满足不同的幕墙安装角度的要求,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不同安装角度的玻璃幕墙,使用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玻璃安装面的副框进行安装。需要某种不同角度的副框就制作相应的模具进行副框生产, 建筑幕墙的倾斜角度变化繁复从而导致制作模具的数量极大, 某些模具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就提前废弃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提高了副框单件生产成本,模具制作延长了副框的生产周期。

相邻两个幕墙玻璃之间的副框容易出现安装偏差, 从而导致整个幕墙面的各个幕墙玻璃之间的安装高度出现偏差而不够平整, 各个相邻幕墙玻璃彼此出现凹陷或者凸起,导致其角度错落无序,影响幕墙面的整体一致性美观效果,缺乏连贯性的变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具有可实现玻璃于平面内一定角度的调节,不需要变换副框并保证幕墙外表平整美观,增加副框的应用范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幕墙立柱及副框,包括立柱、副框、固定设置于立柱上的横梁和设置于横梁上的玻璃,所述副框包括弧形段和用于安装玻璃的水平段,所述立柱靠近玻璃的端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弧形段铰接,所述连接件与立柱上设置有使连接件固定于立柱上的固定组件,所述水平段卡接有外扣盖,所述外扣盖设置为两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变化时,此时需要调节玻璃幕墙的安装角度,转动副框,副框的弧形段于连接件上发生转动,两外扣盖间的间距也随之加大,使安装于副框上的玻璃与立柱间角度改变,根据需要调节好角度后,再使横梁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此时横梁、玻璃和副框的位置固定,实现调节玻璃的安装角度,不需要更换副框并保证玻璃幕墙外表平整美观,增加副框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两侧用于与弧形段铰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弧形段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弧形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条与弧形段配合,使副框转动得更顺畅。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台、螺栓和螺母,所述立柱靠近玻璃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螺母卡接于固定槽内,所述限位台固定设置于立柱上且位于固定槽槽口处用于限定螺母位置,所述螺栓转动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于与螺母螺纹连接以使连接件固定于立柱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连接件时,通过旋转螺栓,使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将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立柱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立柱抵接时、限定连接件位置的限位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连接件时,当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时,继续旋转螺栓,此时连接件向靠近立柱方向运动,当限位板与立柱抵接时,连接件停止移动,避免连接件过于靠近立柱,而导致副框与立柱过于抵紧使副框转动困难。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弧形段抵接的端面设置有与弧形段相适配的弧形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与副框的弧形段配合,使副框转动更顺畅。

优选的,所述水平段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且所述卡板远离水平段的一端向水平段方向弯折形成卡槽,所述外扣盖上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接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外扣盖时,将卡接板插入卡槽即可,实现外扣盖与副框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外扣盖上设置有与水平段抵接以使外扣盖保持垂直玻璃状态的抵接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扣盖与副框卡接后,抵接板与副框的水平段抵接,使外扣盖保持垂直玻璃的状态。

优选的,两所述外扣盖之间且远离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胶,两所述外扣盖之间且于密封胶上粘接有泡沫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两外扣盖通过密封胶实现粘接于一起,提高外扣盖安装的稳定性,当副框转动时,泡沫棒的设置起到调节两外扣盖间距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当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变化时,此时需要调节玻璃幕墙的安装角度,转动副框,副框的弧形段于连接件上发生转动,两外扣盖间的间距也随之加大,使安装于副框上的玻璃与立柱间角度改变,根据需要调节好角度后,再使横梁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此时横梁、玻璃和副框的位置固定,实现调节玻璃的安装角度,不需要更换副框并保证玻璃幕墙外表平整美观,增加副框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11、固定槽;12、弧形槽;2、副框;21、弧形段;22、水平段;221、卡板;2211、卡槽;3、横梁;4、玻璃;5、连接件;51、固定板;511、限位板;52、连接条;521、弧形条;6、固定组件;61、限位台;62、螺栓;63、螺母;7、外扣盖;71、卡接板;72、抵接板;81、密封胶;82、泡沫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玻璃4幕墙立柱1及副框2,包括立柱1、副框2、固定设置于立柱1上的横梁3(结合图4)和设置于横梁3上的玻璃4,副框2包括弧形段21和用于安装玻璃4的水平段22,立柱1靠近玻璃4的端面设置有连接件5,连接件5与弧形段21铰接,连接件5包括固定板51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板51两侧用于与弧形段21铰接的连接条52,连接条52与弧形段21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弧形条521,弧形条521与弧形段21配合,使副框2转动得更顺畅。

如图1、2所示,立柱1与弧形段21抵接的端面设置有与弧形段21相适配的弧形槽12,弧形槽12与副框2的弧形段21配合,使副框2转动更顺畅。

如图1、2所示,连接件5与立柱1上设置有使连接件5固定于立柱1上的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限位台61、螺栓62和螺母63,立柱1靠近玻璃4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11,螺母63卡接于固定槽11内,限位台61固定设置于立柱1上且位于固定槽11槽口处用于限定螺母63位置,螺栓62转动设置于固定板51上用于与螺母63螺纹连接以使连接件5固定于立柱1上;安装连接件5时,通过旋转螺栓62,使螺栓62与螺母63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将连接件5固定在立柱1上的目的。

如图1、2所示,固定板51靠近立柱1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立柱1抵接时、限定连接件5位置的限位板511;安装连接件5时,当螺栓62与螺母63螺纹连接时,继续旋转螺栓62,此时连接件5向靠近立柱1方向运动,当限位板511与立柱1抵接时,连接件5停止移动,避免连接件5过于靠近立柱1,而导致副框2与立柱1过于抵紧使副框2转动困难。

如图1、2所示,水平段22卡接有外扣盖7,外扣盖7设置为两个;两外扣盖7之间且远离玻璃4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胶81,两外扣盖7之间且于密封胶81上粘接有泡沫棒82,两外扣盖7通过密封胶81实现粘接于一起,提高外扣盖7安装的稳定性,当副框2转动时,泡沫棒82的设置起到调节两外扣盖7间距的目的。

如图1、3所示,水平段22远离立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21,且卡板221远离水平段22的一端向水平段22方向弯折形成卡槽2211,外扣盖7上设置有与卡槽2211相适配的卡接板71;安装外扣盖7时,将卡接板71插入卡槽2211即可,实现外扣盖7与副框2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3所示,外扣盖7上设置有与水平段22抵接以使外扣盖7保持垂直玻璃4状态的抵接板72;当外扣盖7与副框2卡接后,抵接板72与副框2的水平段22抵接,使外扣盖7保持垂直玻璃4的状态。

具体工作过程:使用时,当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变化时,此时需要调节玻璃4幕墙的安装角度,转动副框2,副框2的弧形段21于连接件5上发生转动,两外扣盖7间的间距也随之加大,使安装于副框2上的玻璃4与立柱1间角度改变,根据需要调节好角度后,再通过角码使横梁3固定连接在立柱1上,此时横梁3、玻璃4和副框2的位置固定,实现调节玻璃4的安装角度,不需要更换副框2并保证玻璃4幕墙外表平整美观,增加副框2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