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452发布日期:2018-12-18 20:3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作、生活、居住的环境越来越高,向往亲近自然,接触自然,宽敞明亮的大分格窗户和幕墙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尺寸的玻璃应用越来越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带来舒适、愉悦的感觉,同时室外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与居住在室内的人们进行充分的交流、视野开阔,但随着玻璃尺寸的增大,玻璃厚度,特别是高品质的中空镀膜玻璃和夹胶玻璃等高品质玻璃的广泛应用,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由于玻璃本身重量的大幅增加,给固定玻璃的横梁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扭转,不仅需要大尺寸截面的横梁,更造成横梁尾部扭转,影响室内美观的同时,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具有减少横梁受力扭转变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包括立柱、横梁和角码,所述横梁与立柱连接;

所述横梁包括本体、用于支撑玻璃的支撑块和用于固定玻璃位置的连接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本体竖直方向截面的中心线处,所述连接块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块沿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角码的横截面设置为L型且设置在支撑块与本体的连接处,所述角码外凸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本体和连接块碰触,且远离支撑块用于支撑玻璃的一侧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玻璃后,玻璃施加在支撑块上的力部分施加在角码上,分担了支撑块所受的力,减少了支撑块受扭弯曲的现象发生;同时,角码与支撑块贴合的面限制了支撑块的运动方向,减少了支撑块向地面扭转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角码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角码时,先将角码放置在指定位置,再通过螺钉将角码与本体间进行连接,角码的安装过程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螺钉与角码的连接点靠近角码转角点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角码因承受支撑块施力后,自身产生的弯折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螺钉设置为两个,且沿角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螺钉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螺钉的设置使得角码安装的更加稳固,同时角码施加在每个螺钉上的力相对较小,减少了螺钉上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所述角码的转角处设置有倒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减少了角码转角处应力的集中,减少了角码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角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角码长度与立柱宽度的比值为3.2。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角码在较大的程度上支撑支撑块,使得支撑块不易受力产生弯折。

进一步,所述角码长度为200mm。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角码的长度设置为200mm,使得该角码适用于大多数的横梁,使得该角码在一定范围内具备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角码的内凹处设置有加强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减少了角码产生弯折的现象,减少了角码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角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玻璃的一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玻璃与支撑块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的设置减少了玻璃施加在支撑块上的压强,减少了支撑块上的扭矩,减少了支撑块受力向地面方向弯曲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角码分担了支撑块所受的力,减少了支撑块受扭弯曲的现象发生;

二、螺钉的设置使得角码安装的更加稳固,同时角码施加在每个螺钉上的力相对较小,减少了螺钉上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钉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横梁;21、支撑块;22、本体;23、连接块;3、角码;31、倒角;32、加强筋;4、螺钉;5、垫块;6、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横梁的防扭结构,包括立柱1、横梁2和角码3,横梁2与立柱1连接。

如图1所示,横梁2包括本体22、用于支撑玻璃6的支撑块21和用于固定玻璃6位置的连接块23,支撑块21设置在本体22竖直方向截面的中心线处,连接块2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块21的两侧,两个连接块23沿中心线对称设置。

如图1、3所示,角码3的横截面设置为L型且通过螺钉4固定在支撑块21与本体22的连接处,角码3的转角处设置有倒角31(参见图2),角码3外凸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本体22和连接块23碰触,且远离支撑块21用于支撑玻璃6的一侧设置。螺钉4与角码3的连接点靠近角码3转角点设置。本实施例中螺钉4设置为两个,且沿角码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螺钉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如图1所示,角码3的转角处设置有加强筋32。且角码3长度与立柱1宽度的比值为3.2。

如图1所示,支撑块21用于支撑玻璃6的一侧设置有垫块5,垫块5设置在玻璃6与支撑块21之间。

安装该横梁的防扭结构的过程:将横梁2安装在立柱1上,随后将角码3放置在指定位置,再通过螺钉4将角码3与本体22间进行连接,最后将垫块5放置在支撑块21上,将玻璃6放置在垫块5上后使连接块23与玻璃6连接即可,安装过程简单方便。

安装玻璃6后,玻璃6施加在支撑块21上的力部分施加在角码3上,分担了支撑块21所受的力,减少了支撑块21受扭弯曲的现象发生。角码3受力后将所受的力通过螺钉4传导至立柱1上,多个螺钉4的设置使得角码3安装的更加稳固,同时角码3施加在每个螺钉4上的力相对较小,减少了螺钉4上的应力集中。角码3固定在本体22上后,角码3与支撑块21贴合的面限制了支撑块21的运动方向,减少了支撑块21向地面扭转的现象发生。垫块5的设置减少了玻璃6施加在支撑块21上的压强,减少了支撑块21上的扭矩,减少了支撑块21受力向地面方向弯曲的现象发生。

倒角31的设置减少了角码3转角处应力的集中,减少了角码3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角码3的使用寿命。

角码3长度与立柱1宽度的比值为3.2,使得角码3在较大的程度上支撑支撑块21,使得支撑块21不易受力产生弯折。

加强筋32的设置减少了角码3产生弯折的现象,减少了角码3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角码3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角码3长度为200mm。

角码3的长度设置为200mm,使得该角码3适用于大多数的横梁2,使得该角码3在一定范围内具备通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