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07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狭窄变形缝的模板,特别涉及一种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等,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程,需要设置变形缝。而变形缝的宽度一般不大与150mm,如此小的一个宽度,会加大施工的难度。由于变形缝太狭窄了,后浇墙体内侧搭设模板将会变得困难,传统施工一般往内部填塞泡沫板或缝内塞木方加固支模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不易对模板进行拆除。另外变形缝两边的墙体容易造成上下错台,成型质量差、尺寸不一致等问题,使变形缝的作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正常安全使用。另外模板的制作也是一大难点,传统一般采用木模板进行施工,木模板的现场拼装需要多位工作人员在现场配合,施工速度慢。而当施工完成时,由于变形缝的宽度过于狭窄,在拆除模板过程中,人员无法自由进入其中对其拆除,甚至无法进入至变形缝内,因而无法快速的拆除模板,对工程造成延误。

因此,目前寻求一种即能保证变形缝的施工质量,且能够提高施工速度的模板搭设及拆除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

这种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包括底板、侧板、空心圆管、活动杆、上部钢管和下部钢管;底板上面焊接有侧板,并在侧板上开设有螺栓孔,相邻侧板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并在另一侧用螺帽固定连接在一起,侧板之间的孔隙填充橡胶皮进行密封;部分底板上连接着连接体,下部钢管通过圆环与连接体相连;所述下部钢管上设有连接器,下部钢管一端通过连接器与上部钢管连接在一起,下部钢管另一端与固定槽块连接,固定槽块设置在空心圆管外侧;上部钢管一端连接连接器,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槽块上,活动槽块设置在活动杆的外侧;活动杆置于空心圆管内部。

作为优选:空心圆管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

作为优选:侧板与底板及侧板上的螺栓孔都是提前预制的。

作为优选:下部钢管绕固定槽块转动,上部钢管绕活动槽块转动。

作为优选:连接器一端固定在下部钢管上,连接器另一端连接着上部钢管,上部钢管绕连接器转动。

作为优选:活动槽块固定在活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地外预制小型模板,然后将预制好的小型模板在工地上利用螺栓进行拼接,形成一个大模板,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在工地现场拼接模板的方法施工速度较快。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形缝内部的模板上焊接连接器,使模板与支撑相连,通过向支撑上的杆端施加压力,可使模板紧贴在后浇墙上。

(3)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完成后,将施加在杆端的压力撤除,并将活动杆向上拉,使上部钢管与下部钢管向上移动,并带动两侧模板往内部移动,最后导致模板脱落,然后利用吊机将整个模板及支撑一起吊出即可。相较于传统需要人力进入其中慢慢拆除,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更加便捷,拆除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变形缝模板支撑示意图,其中(a)为两侧模板往内移动的示意图,(b)为两侧模板向外移动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模板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单个模板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相邻模板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螺栓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橡胶皮填充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钢管连接器示意图;

图9是下部钢管端部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栓孔;2—底板;3—侧板;4—橡胶皮;5—螺栓;6—螺帽;7—连接体;8—吊环;9—空心圆管;10—活动杆;11—固定槽块;12—活动槽块;13—上部钢管;14—下部钢管;15—滑动槽;16—连接器;17—杆端;18—横向钢管;19—竖向钢管;20—横向钢筋;21—竖向钢筋;22—圆环;23—钢管连接器;24—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模板制作:将预制好的由底板2与侧板3组成的小型模板运至工地,并通过螺栓5 与螺帽6将模板拼接在一起,模板之间的孔隙利用橡胶皮4填充,使其形成一个能够满足施工的较大模板,如图3所示;

2)、将支撑与模板相连:通过电焊将连接体7焊接在底板2上,如图2(a)所示;

3)、将制作好的模板铺设到变形缝四周:利用吊机将拼装好的较大模板铺设在后浇墙的四周,并在模板外侧绑扎横向钢管18与竖向钢管19,横向钢管18与竖向钢管19通过钢管连接器23连接在一起,另外与横向、竖向均垂直的方向也设置钢管,其绑扎在横向钢管18 上,如图1所示;

4)、变形缝内部模板安装:将与支撑相连接的钢板吊装至变形缝内部,并在杆端17处施加压力,使活动杆10向下移动,随着活动杆10的下移,导致活动杆10上的活动槽块12下移,并带动上部钢管13及下部钢管14向下移动,推动模板向两侧移动,直至贴紧后浇墙体,下部钢管14最大达到水平位置,如图2(b)所示;

5)、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管从上往下伸入后浇墙内部,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浇筑管;

6)、变形缝模板及支撑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可拆模强度后,先拆除模板外侧的横向钢管18及竖向钢管19,然后拆除外侧模板;之后撤除活动杆10的杆端17上施加的压力,并将活动杆10向上拉,使上部钢管13与下部钢管14向上移动,并带动两侧模板往内部移动,如图2(a)所示。使变形缝内部的模板脱离;利用吊机将模板及整个支撑向上起吊,起吊位置为底板2上的吊环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