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缝器及砌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410发布日期:2019-01-13 16:3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灌缝器及砌墙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砌墙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灌缝器及砌墙工具。



背景技术:

现在在砌墙过程中,两个砖之间的缝隙都是砌墙工人用瓦刀或者泥抹子弄砂浆向缝隙里面填充,因为缝隙两侧没有遮挡,填充过程中会有很多砂浆从两侧掉下。也有些工人在填充过程中用手挡着一侧,但另一侧也会有砂浆掉下。两侧没有遮挡砂浆之间有一定黏性,一块砂浆掉落可能会连带多块砂浆一同掉落,严重影响砌墙效率。另外,很多时候工人为提高砌墙效率,对缝隙的处理只是用瓦刀从缝隙两侧塞进去砂浆,外表看着缝隙砂浆是满的,其实中间是空的。这样也造成墙体以后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性。

因此,开发一种,砂浆不易溢出,填充效果好,填充效率高的灌砂浆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向砖与砖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时,砂浆易掉落,填充性能不佳带来安全隐患,填充效率慢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灌缝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缝器可较好地对砖与砖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使用时将空隙部位对准两砖之间的缝隙处,然后从灌缝器上部将砂浆灌如缝隙中,利用瓦刀把砂浆向下按一按就可实现缝隙处的较好填充,避免安全隐患。另外,挡板可防止砂浆溢出,使用便利。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灌缝器,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两块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呈倒八字形设置并在下端面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的宽度比砖与砖之间缝隙的宽度宽2~2.5cm。

可利用灌缝器可对砖与砖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将空隙部位对准两砖之间的缝隙处,然后从灌缝器上部将砂浆灌入缝隙中,利用瓦刀把砂浆向下按一按就可实现缝隙处的较好填充,避免安全隐患。另外,第二挡板可防止砂浆溢出,使用便利。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给缝隙处提供合适的砂浆量,一般设计间隙略大于缝隙如间隙的宽度比缝隙的宽度宽2~2.5cm,既可保证砂浆量足够,又可避免砂浆的浪费。

为了更加便利地适用各种不同的体积的砌墙砖的要求,优选地,所述第三挡板包括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的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相 对水平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四挡板包括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的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相对水平运动的第二滑动机构。

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可调节内侧倾斜挡板和外侧挡板的总长度,从而适用不同体积大小的砌墙砖。

优选地,所述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相远离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相远离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更为优选地,所述中间第一外侧挡板、中间第一外侧挡板、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通过螺栓结构与所述第二挡板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上相对应位置开设的第一长孔、和穿透所述第一长孔的第一螺钉结构,所述第一螺钉结构能够沿所述第一长孔水平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上相对应位置开设的第二长孔、和穿透所述第二长孔的第二螺钉结构,所述第二螺钉结构能够沿所述第二长孔水平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长孔的数量为2个,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长孔的数量为2个,且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中间第一外侧挡板、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的水平长度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下部的方形挡板和上部的倒梯形挡板,所述方形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倒梯形挡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与所述倒梯形挡板固定连接。

特定结构的第二挡板可更好地将灌缝器固定在砌墙砖上,更为便利地实现砖与砖缝隙中砂浆的填充。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砌墙工具,包括上述新型灌缝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灌缝器可对砖与砖之间的间隙进行快速填充,填充效果好,填充效率高,使用方便,避免墙体出现安全隐患,且可适用于各种体积大小的砌墙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灌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灌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灌缝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灌缝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21为第二挡板,211为方形挡板,212为倒梯形挡板,22第三挡板,221为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2为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3为第二挡板,231为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2为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4为第一滑动机构,241为第一长孔,242为第一螺钉结构,25为第二滑动机构,251为第二长孔,252为第二螺钉结构;

C为砖,D为砖与砖之间的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置于”、“安设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原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灌缝器,如图1所示,该灌缝器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两块第二挡板21,第二挡板21包括下部的方形挡板211和上部的倒梯形挡212,方形挡板211的上端面与倒梯形挡板212的下端面连接,具体地,方形挡板211和倒梯形挡板212一体成型;倒梯形挡板212之间固定倾斜设置有第三挡板22和第四挡板23,第三挡板22和第四挡板23呈倒八字形设置并在下端面形成空隙,该空隙略宽于砖的缝隙的宽度,具体地,宽2~2.5cm。

把砖码放在修正好的砂浆上后,相邻的两块砖之间要留有缝隙。这个缝隙也要用砂浆填满,才能保证墙体的质量。使用时,将灌缝器放在两砖之间的缝隙处,使间隙覆盖缝隙处,然后将砂浆从灌缝器的上部灌进缝隙中,灌缝器第二挡板保证砂浆不会流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新型灌缝器,该灌缝器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两块第二挡板21,第二挡板21包括下部的方形挡板211和上部的倒梯形挡212,方形挡板211的上端面与倒梯形挡板212的下端面连接,具体地,方形挡板211和倒梯形挡板212一体成型;倒梯形挡板212之间固定倾斜设置有第三挡板22和第四挡板23,第三挡板22和第四挡板23呈倒八字形设置并在下端面形成空隙,该空隙略宽于砖的缝隙的宽度,具体地,宽2~2.5cm。

为了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砖,对第三挡板22和第四挡板23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如图2和图3。

第三挡板22包括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的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1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22;第三挡板2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1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22水平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24。

具体地,第一滑动机构24包括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1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22上相对应位置开设的第一长孔241、和穿透第一长孔241的第一螺钉结构242。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1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22相远离的一端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第二挡板21上,第一螺钉结构242能够沿第一长孔241水平滑动从而带动中间第一内侧倾斜挡板221和中间第一外侧挡板222相向或相背水平滑动。

第四挡板23包括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的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1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32;第四挡板23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1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32相对水平运动的第二滑动机构25。

具体地,第二滑动机构25包括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1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32上相对应位置开设的第二长孔251、和穿透第二长孔251的第二螺钉结构252。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1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32相远离的一端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第二挡板21上。第二螺钉结构252能够沿第二长孔251水平滑动从而带动中间第二内侧倾斜挡板231和中间第二外侧挡板232相向或相背水平滑动。

为了进一步使得滑动机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长孔241和第二长孔25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平行设置。

该灌缝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4。把砖码放在修正好的砂浆上后,相邻的两块砖之间要留有缝隙。这个缝隙也要用砂浆填满,才能保证墙体的质量。使用时,将灌缝器放在两砖之间的缝隙处,使间隙覆盖缝隙处,然后将砂浆从灌缝器的上部灌进缝隙中,灌缝器第二挡板保证砂浆不会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灌缝器可对砖与砖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另外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可调节内侧倾斜挡板和外侧挡板的总长度,从而适用不同体积大小的砌墙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灌缝器,可适用于各种体积大小的砌墙砖,砌墙速度快,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遍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