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锁式样品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733发布日期:2019-02-15 20:4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锁式样品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可锁式样品库。



背景技术:

样品库用于存放各种样品,现有的样品库在取放样品时,需将整扇门打开才能实现样品的取或放,极大的影响了样品库的内部环境,特别是对样品库内部的温度、湿度的影响;另外,现有的样品库在取放样品时,需手动打开或是关闭样品库的库门,取放样品非常的不便。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智能可锁式样品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放样品的智能可锁式样品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可锁式样品库,包括:设置有库门的库体,所述库门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口;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罩壳,其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容置口,所述容置口的周围成型有安装区域;一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容置口内的门板;以及一用于驱使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门板转动的旋转驱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安装区域内;其中,所述罩壳的安装区域内转动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门板锁合在所述容置口内以致使所述门板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上的锁钩,所述门板上紧固有一与所述锁钩相配合的锁柱,所述罩壳上还成型有一连通所述容置口和所述安装区域使得所述锁柱的一端进入所述安装区域内与所述锁钩实现卡合的缺口,所述罩壳的安装区域内还设置有一用于驱使所述锁钩旋转的锁钩驱动单元。

优选的,所述罩壳包括一紧固在所述库门上且成型有第二开口的面框、一围设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上且朝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一框体、一紧固在所述面框上且围设在所述第一框体外围的第二框体以及一与所述面框相向而设且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上,所述隔板紧固在所述第二框体上,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三开口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罩壳的容置口,所述面框、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隔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罩壳的安装区域。

优选的,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其中,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延伸进所述罩壳的安装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一通过第一电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第一电机、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的第一主动带轮、一紧固在所述转轴端部的第一从动带轮以及一套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罩壳上还安装有一第一限位传感器和一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贴近所述转轴设置,其中,当所述门板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时,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与所述门板相抵靠,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同时驱使所述锁钩旋转以使所述锁柱与所述锁钩相锁合,当所述门板打开时,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与所述门板相抵靠,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机停止转动。

优选的,所述锁钩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锁钩紧固在所述销轴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区域内还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传感器和一第四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贴近所述锁钩设置,当所述锁柱与所述锁钩相锁合时,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当所述锁柱与所述锁钩解除锁合时,所述锁钩与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

优选的,所述锁钩上成型有一供所述锁柱卡入的弧形槽,所述锁钩上还成型有一与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相配合的第一抵块和一与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的弹性接触端相配合的第二抵块。

优选的,所述锁钩驱动单元包括一紧固在所述销轴上的第二从动带轮、一通过第二电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第二电机、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的第二主动带轮以及一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和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缺口开设在所述面框和所述第一框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锁式样品库,通过在库门上设置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处设置罩壳,在罩壳上设置门板,在取放样品时,只需打开门板就能实现样品的取放,而无需将整扇库门打开,有效的减小了对样品库内部环境的影响;通过设置旋转驱动单元以实现门板的自动开合,通过设置锁钩和锁钩驱动单元以实现门板的解锁或锁合,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可锁式样品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库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0、库体;31、库门;311、第一开口;32、罩壳;321、第二开口;322、缺口;323、面框;324、第一框体;325、第二框体;326、隔板;33、门板;331、转轴;34、锁柱;35、锁钩;351、弧形槽;352、第一抵块;353、第二抵块;36、旋转驱动单元;361、第一电机;362、第一主动带轮;363、第一从动带轮;364、第一传动带;37、锁钩驱动单元;371、第二电机;372、第二主动带轮;373、第二从动带轮;374、第二传动带;40、第一限位传感器;41、第二限位传感器;42、第三限位传感器;43、第四限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可锁式样品库,包括:设置有库门31的库体30,所述库门31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口311;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开口311处的罩壳32,其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开口311相对应的容置口,所述容置口的周围成型有安装区域;一通过转轴331设置在所述容置口内的门板33;以及一用于驱使所述转轴331旋转进而带动所述门板33转动的旋转驱动单元36,其设置在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其中,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转动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门板33锁合在所述容置口内以致使所述门板33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311上的锁钩35,所述门板33上紧固有一与所述锁钩35相配合的锁柱34,所述罩壳32上还成型有一连通所述容置口和所述安装区域使得所述锁柱34的一端进入所述安装区域内与所述锁钩35实现卡合的缺口322,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还设置有一用于驱使所述锁钩35旋转的锁钩驱动单元37。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罩壳32包括一紧固在所述库门31上且成型有第二开口321的面框323、一围设在所述第二开口321的边沿上且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11设置的第一框体324、一紧固在所述面框323上且围设在所述第一框体324外围的第二框体325以及一与所述面框323相向而设且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开口321相对应的第三开口的隔板326,其中,所述第一框体32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321的边沿上,所述隔板326紧固在所述第二框体325上,所述第二开口321、所述第一框体324和所述第三开口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罩壳32的容置口,所述面框323、所述第一框体324、所述第二框体325和所述隔板326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33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324上,其中,所述转轴331的两端部分别延伸进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所述转轴331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6包括一通过第一电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第一电机361、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361的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电机361的输出轴旋转的第一主动带轮362、一紧固在所述转轴331端部的第一从动带轮363以及一套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362和所述第一从动带轮363上的第一传动带364。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罩壳32上还安装有一第一限位传感器40和一第二限位传感器41,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40和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41贴近所述转轴331设置,其中,当所述门板33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311上时,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40的弹性接触端与所述门板33相抵靠,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40发出信号至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61停止转动同时驱使所述锁钩35旋转以使所述锁柱34与所述锁钩35相锁合,当所述门板33打开时,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41的弹性接触端与所述门板33相抵靠,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41发出信号至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61停止转动。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所述锁钩35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锁钩35紧固在所述销轴上,所述销轴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罩壳32的安装区域内,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二轴承。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安装区域内还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传感器42和一第四限位传感器43,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42和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43贴近所述锁钩35设置,当所述锁柱34与所述锁钩35相锁合时,所述锁钩35与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42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当所述锁柱34与所述锁钩35解除锁合时,所述锁钩35与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43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锁钩35上成型有一供所述锁柱34卡入的弧形槽351,所述锁钩35上还成型有一与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42的弹性接触端相配合的第一抵块352和一与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43的弹性接触端相配合的第二抵块353。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锁钩驱动单元37包括一紧固在所述销轴上的第二从动带轮373、一通过第二电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第二电机371、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371的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电机371的输出轴旋转的第二主动带轮372以及一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带轮372和所述第二从动带轮373上的第二传动带374。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缺口开设在所述面框323和所述第一框体324上,所述缺口呈“L”型。

该智能可锁式样品库的工作原理如下:复位状态下,锁钩35与锁柱34处于锁合状态;取放样品时,先通过锁钩驱动单元37驱使锁钩35旋转以使所述锁钩35与所述锁柱34脱离,当所述锁钩35的第二抵块353与第四限位传感器43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时,所述锁钩35停止转动,同时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43发出信号给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驱使旋转驱动单元36工作,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6驱使门板33打开,当所述门板33与第二限位传感器41的弹性接触端相抵靠时,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41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单元使得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6停止工作进而使得所述门板33停止转动,以实现样品的拿取或是放置。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