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088发布日期:2019-01-16 00:1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防倾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6亿辆,但城市停车难成为普遍现象,主要体现在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为此,机械式立体车库应运而生。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设置灵活的特点。但因技术复杂,尤其是防倾翻装置与吊篮的配合难度极高,所以很难实现标准化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可靠性高,便于标准化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吊篮上的防倾导向架,防倾导向架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上导轮和两个下导轮;它还包括导向轨,导向轨包括左上防倾导轨、右上防倾导轨、中间导轨、内导轨、左下防倾导轨和右下防倾导轨。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与导向轨匹配运转。

所述内导轨处于由左上防倾导轨、右上防倾导轨、中间导轨、左下防倾导轨和右下防倾导轨组成的环形轨道内侧,且只与下导轮匹配运转。

所述上导轮可在由左上防倾导轨、右上防倾导轨、中间导轨、左下防倾导轨和右下防倾导轨组成的环形轨道中匹配运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吊篮在任意停止位时,由于晃动所产生的冲击,均由两个导向轮承受,受力情况较好。防倾导向架为独立部件,可安装在任意形式的吊篮上,便于标准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左上防倾导轨(1)、中间导轨(2)、内导轨(3)、左下防倾导轨(4)、两个上导轮(5)和两个下导轮(6),还包括吊篮(7)、防倾导向架(8)、右下防倾导轨(9)和右上防倾导轨(10)。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吊篮(7)上的防倾导向架(8),防倾导向架(8)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上导轮(5)和两个下导轮(6),防倾导向架(8)为独立部件,可安装在任意形式的吊篮上,便于标准化推广;导向轨由左上防倾导轨(1)、右上防倾导轨(10)、中间导轨(2)、内导轨(3)、左下防倾导轨(4)和右下防倾导轨(9)组成。所述上导轮(5)和下导轮(6)与导向轨匹配设置。

当吊篮(7)在链条的带动下做循环运动时,所述上导轮(5)可在由左上防倾导轨(1)、右上防倾导轨(10)、中间导轨(2)、左下防倾导轨(4)和右下防倾导轨(9)组成的环形轨道中匹配运转,且运转过程中,保证随时都有一个上导轮(5)起作用,防止吊篮(7)倾翻。

内导轨(3)只与下导轮(6)匹配,在吊篮(7)垂直升降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增加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吊篮(7)在最低点时,两个上导轮(5)分别在左下防倾导轨(4)和右下防倾导轨(9)内,吊篮(7)由于晃动产生的冲击由两个上导轮(5)承受,受力状况较好。当吊篮(7)运转到两侧位置时,上导轮(5)中的其中一个运行到中间导轨位置,下导轮(6)中的其中一个运行到内导轨(3)位置,此时吊篮(7)由于晃动产生的冲击分别由一个上导轮(5)和一个下导轮(6)承受,实力状况较好。当吊篮(7)运行到最高点时,两个上导轮(5)分别在左上防倾轨道(1)和右上防倾轨道(10)内,吊篮(7)由于晃动产生的冲击由两个上导轮(5)承受,受力状况较好。吊篮(7)在运转过程中,任意位置都有一个上导轮(5)处于导向轨中,防止倾翻。该实用新型所述的垂直循环车库用防倾翻装置,其导向系统安全可靠,便于标准化推广。

上述实施例仅是优选的和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的精神做等同技术改进,这些都由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