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9398发布日期:2019-02-12 21:2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属于混凝土存放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在成型后需要存放和运输,然而混凝土无法在静止状态下存放太长时间,会很快粘结成块,一般的混凝土存放装置对混凝土的存放时间有限,不能长时间存放,更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粘结成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解决了混凝土存放装置存放时间不长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包括存放装置本体,所述存放装置本体设有底架和存放罐,所述底架前端设有固定托架,所述底架后端设有升降架,所述存放罐设于固定托架和升降架上端,所述存放罐后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升降架上端的轴承,所述转轴后端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存放罐设为空腔结构,所述存放罐外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连接的通风管连通空腔结构,所述存放罐外侧设有两个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连接的转杆伸入存放罐内,且所述转杆上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存放罐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处均设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架上设有控制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托架设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上的叶片设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罐前端设为圆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和一般的混凝土存放装置比起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存放罐以及罐内的搅拌叶片,对存放罐内的混凝土进行转动的同时实现搅拌,避免静止存放很快粘结成块,同时通过在空腔结构内吹入热风,增高存放罐内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减慢混凝土凝结的时间,从而解决了混凝土存放时容易结块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放装置本体;2-底架;3-存放罐;4-固定托架;5-升降架;6- 转轴;7-轴承;8-传动带;9-第一电机;10-空腔结构;11-加热器;12-鼓风机; 13-通风管;14-第二电机;15-转杆;16-搅拌叶片;17-出料口;18-进料口; 19-密封盖;20-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包括存放装置本体1,存放装置本体1 设有底架2和存放罐3,底架2前端设有固定托架4,底架2后端设有升降架5,存放罐3设于固定托架4和升降架5上端,存放罐3后端连接有转轴6,转轴6 一端穿过升降架5上端的轴承7,转轴6后端通过传动带8连接有第一电机9,存放罐3设为空腔结构10,存放罐3外侧设有加热器11,加热器11上连接有鼓风机12,鼓风机12连接的通风管13连通空腔结构10,存放罐3外侧设有两个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上连接的转杆15伸入存放罐3内,且转杆15上连接有搅拌叶片16,存放罐3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出料口17和进料口18,出料口17和进料口18处均设有密封盖19。

升降架5上设有控制按钮20,便于控制升降架5的上升和下降。固定托架 4设为弧形结构,便于存放罐3在固定托架4上进行转动。转杆15上的叶片16 设有四个,便于搅拌到更多的混凝土。存放罐3前端设为圆台结构。

具体的,一种混凝土存放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口18把混合好的混凝土存放进存放罐3内,密封好密封盖19,然后启动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4,实现存放罐3自己的转动和存放罐3内部转杆15的转动,从而使得存放罐3内的混凝土在转动下翻滚,也能通过搅拌叶片16实现搅拌,避免混凝土粘结成块,同时启动加热器11,使得热风通过鼓风机12作用进入空腔结构10内,保证存放罐3的温度,同样起到减缓混凝土粘结成块的速度,若需要释放出存放罐3 内的混凝土,通过控制升降架5升起,打开出料口17处的密封盖19即可,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的存放并且不易于粘结成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