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598发布日期:2019-02-15 20:4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



背景技术:

作为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建筑工地临边洞口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以减少意外发生,防止施工人员坠落,施工现场处于未完工状态,建筑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坠落是建筑施工的第一大危险源,所以为了杜绝危险源,对临边护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施工护栏基本不具备调节性,无法适应不同大小建筑洞口的使用,给实际使用过程带来局限性,同时现有的施工护栏需要与结构体进行锚固,而护栏自重较重,锚固时需要多人配合,由于锚固时护栏并未固定,安装人员站在建筑临边极易发生意外,同时现有的建筑护栏安装完成后都难以拆卸,拆卸时易变形,折旧率高,增加了使用成本,所以缺乏一种适用于建筑临边的护栏,能够降低锚固安装时的难度,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的临边洞口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易被破坏倾倒并且易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护栏的展开面,安装时不需要与结构体进行开凿锚固,降低安装时的危险性,同时便于拆卸,且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

(2)技术方案

具体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包括护栏网一,护栏网二,所述护栏网一与护栏网二的高度相同,所述护栏网一与护栏网二的形式可以为栏杆或拦网组成,达到防护作用,其栏杆或拦网围出的洞眼足够人手伸入,方便固定操作,所述护栏网一的背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长度与所述护栏网一的长度相同,卡槽可以采用金属板折弯制作,所述护栏网二的背面设置有插入板,所述插入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护栏网二的一侧端,所述插入板的长度也与所述护栏网二的长度相同,所述插入板与护栏网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空间足够护栏网一及卡槽的固定面插入,所述插入板可以插入到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外侧边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套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可以通过旋转在固定孔上移动,所述插入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各个调节孔在随插入板插入卡槽内移动时可以与固定孔位置对应,所述固定螺杆可以插入到所述调节孔内,这样将插入板插入到卡槽内,调整好位置,使得其中一个调节孔与固定孔对应,旋转插入固定螺杆,则此调节孔被卡柱,插入板与护栏网二即被固定,通过调整插入板的插入程度可以控制护栏网一与护栏网二的重叠位置宽度,这样可以调整整体形成的防护网的宽度,用以适应不同内口宽度的洞口,如施工现场的电梯洞口与管井洞口等。

另外,所述卡槽的外侧边的外侧面与插入板的外侧面上都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上分别套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内侧端上设置有旋转柄,通过旋转调节紧固螺杆可以使得紧固螺杆相对固定块移动,而旋转柄方便工人手动旋转调节,所述紧固螺杆可以通过调节紧靠到洞口两侧边上,这样处于两侧的紧固螺杆可以相对旋转紧靠到洞口内侧边上,形成抵压效果,使得整个结构体紧固在洞口内侧边,此过程并不需要开凿锚固。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护栏的优势是,宽度可调节,适应不同洞口,可以紧固到洞口上,不易倾倒,提高防护的安全效果,并且操作流程简单,不需要通过钉钉,绑钢丝等简单形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上套入的固定螺杆的内侧端头上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槽的外侧边上固定孔的内径,这样可以避免在旋转调整时固定螺杆脱离固定孔,并且所述固定螺杆上限位圈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入板上调节孔的内径,这样固定螺杆依然可以插入到调节孔内对插入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网一的上下端外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护栏网二的上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护栏网二上下端的限位板可以卡入到所述护栏网一上下端的插槽中并可以相对滑动,这样在护栏网二相对护栏网一左右滑动时上下位置被限制,易于插入板上插入孔与卡槽上固定孔的对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截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栏网一与护栏网二处于分离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栏,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护栏网一1,护栏网二2,所述护栏网一1与护栏网二2的高度相同,所述护栏网一1与护栏网二2的形式可以为栏杆或拦网组成,达到防护作用,其栏杆或拦网围出的洞眼足够人手伸入,方便固定操作,所述护栏网一1的背面设置有卡槽3,如图2俯视图所示,所述卡槽3的长度与所述护栏网一1的长度相同,卡槽3可以采用金属板折弯制作,所述护栏网二2的背面设置有插入板4,所述插入板4通过连接板41固定在护栏网二2的一侧端,所述插入板4的长度也与所述护栏网二2的长度相同,所述插入板4与护栏网二2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空间足够护栏网一1及卡槽3的固定面插入,如图2俯视示意图所示,所述插入板4可以插入到所述卡槽3内,所述卡槽3的外侧边31上设置有固定孔32,所述固定孔32上套入有固定螺杆33,所述固定螺杆33可以通过旋转在固定孔32上移动,所述插入板4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调节孔42,所述各个调节孔42在随插入板4插入卡槽3内移动时可以与固定孔32位置对应,所述固定螺杆33可以插入到所述调节孔42内,这样将插入板4插入到卡槽3内,调整好位置,使得其中一个调节孔42与固定孔32对应,旋转插入固定螺杆33,则此调节孔42被卡柱,插入板4与护栏网二2即被固定,通过调整插入板4的插入程度可以控制护栏网一1与护栏网二2的重叠位置宽度,这样可以调整整体形成的防护网的宽度,用以适应不同内口宽度的洞口,如施工现场的电梯洞口与管井洞口等。

另外,所述卡槽3的外侧边31的外侧面与插入板4的外侧面上都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51,所述固定螺孔51上分别套入有紧固螺杆6,所述紧固螺杆6的内侧端上设置有旋转柄61,通过旋转调节紧固螺杆6可以使得紧固螺杆6相对固定块5移动,而旋转柄61方便工人手动旋转调节,所述紧固螺杆6可以通过调节紧靠到洞口两侧边上,如图2的俯视图所示,这样处于两侧的紧固螺杆6可以相对旋转紧靠到洞口内侧边上,形成抵压效果,使得整个结构体紧固在洞口内侧边,此过程并不需要开凿锚固。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护栏的优势是,宽度可调节,适应不同洞口,可以紧固到洞口上,不易倾倒,提高防护的安全效果,并且操作流程简单,不需要通过钉钉,绑钢丝等简单形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3上套入的固定螺杆33的内侧端头上设置有限位圈331,如图2俯视图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限位圈331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槽3的外侧边31上固定孔32的内径,这样可以避免在旋转调整时固定螺杆33脱离固定孔32,并且所述固定螺杆33上限位圈331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入板4上调节孔42的内径,这样固定螺杆33依然可以插入到调节孔42内对插入板4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3中侧视图所示,所述护栏网一1的上下端外侧设置有插槽11,所述护栏网二2的上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板21,所述护栏网二2上下端的限位板21可以卡入到所述护栏网一1上下端的插槽11中并可以相对滑动,这样在护栏网二2相对护栏网一1左右滑动时上下位置被限制,易于插入板4上调节孔42与卡槽3上固定孔32的对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