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562发布日期:2019-02-15 20: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砌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楼体建筑中,剪力墙完工后在剪力墙之间砌筑墙体,墙体砌筑过程中总是产生墙体中间起拱、凹陷以及垂直度和平整度难以控制的质量通病,给后期业主自己装修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砌筑辅助装置,有效的控制了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也为抹灰的平整度提供了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底座上固定连接电动升降立柱,电动升降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支杆,支杆与滑座板铰接,并用锁紧螺栓紧固,滑座板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沿滑槽滑动的基准靠尺,基准靠尺通过紧固螺栓与滑座板固定,基准靠尺的上方及背面均设有水平柱,基准靠尺两端通过公母槽与1个或多个备用靠尺插接,插接后的靠尺形成具有同一垂直面的整体靠尺,车体底座下方设有滚轮及调节顶脚。

所述的基准靠尺包括直尺及与直尺固定连接的滑板架。

所述的备用靠尺为多种规格。

所述的调节顶脚包括地脚、地脚套、锁紧套,地脚套与车体底座固定连接,地脚与地脚套螺纹连接,锁紧套设置在地脚与地脚套之间,并与地脚螺纹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方便调节,方便施工,按尺砌筑即可,有效的控制了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为抹灰的平整度提供了保障。给业主后期装修墙体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基准靠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图。

图5为调节顶脚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动升降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体1、电动升降立柱2、支杆3、滑座板4、基准靠尺5、水平柱6、车体底座7、滚轮8、调节顶脚9、滑槽10、滑板架11、紧固螺栓12、锁紧螺栓13、手把14、备用靠尺15、直尺16、地脚17、地脚套18、锁紧套19、公母槽20、电机21、一级螺杆23、二级螺杆套24、三级螺杆套25、壳体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手把14,车体底座7上固定连接电动升降立柱2,电动升降立柱2为三级,包括壳体26、电机21、一级螺杆23、二级螺杆套24、三级螺杆套25,电机21通过蜗轮蜗杆机构22与一级螺杆23连接。

电动升降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支杆3,支杆3与滑座板4铰接,并用锁紧螺栓13紧固,滑座板4上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设有可沿滑槽10滑动的基准靠尺5,基准靠尺5包括直尺16及与直尺固定连接的滑板架11。滑板架11在滑座板4的滑槽10内滑动,并通过紧固螺栓12与滑座板4固定在所需位置。

基准靠尺5的上方及背面均设有水平柱6,用于调整靠尺的垂直度。

基准靠尺5采用铝合金制作,基准靠尺5两端通过公母槽20与1个或多个备用靠尺15插接,插接后的靠尺形成具有同一平面的整体靠尺。整体靠尺的高度为200-300mm。

车体底座7下方设有滚轮8及调节顶脚9。调节顶脚9包括地脚17、地脚套18、锁紧套19,地脚套18与车体底座7固定连接,地脚17与地脚套18螺纹连接,锁紧套19设置在地脚17与地脚套18之间,并与地脚17螺纹连接。

在砌筑内墙时,将砌筑辅助装置按砌筑距离安装适合规格的备用靠尺,将备用靠尺两端靠在剪力墙上,固定车体。调整靠尺高度,调整靠尺垂直度。沿调整好的靠尺砌筑即可,砌筑高度达到靠尺高度后,提升靠尺继续砌筑。本装置采用滑座板及电动升降立柱组合升降方式,保证砌筑高度要求,保证砌筑质量。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