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990发布日期:2019-01-02 22:1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涂刷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建筑物的外表面进行喷涂或其它装饰工作,这些喷涂和装饰工作不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貌,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总体面貌;目前,高层建筑物的喷涂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均是由人工完成;在高度和超高度建筑物的外墙施工中,人工喷涂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经常会遇到高温、大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喷涂的质量,甚至会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能够在室内进行建筑外墙的喷涂作业,有效减低了施工风险,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包括主支撑板,主支撑板采用“L”形板件,主支撑板的水平段设置在窗台上,主支撑板的竖直段设置在室内,主支撑板的竖直段下端与底板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支撑板水平段位于室外的部分的底面上设有气缸,气缸推杆的端头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铰接设有涂刷辊支撑件,涂刷辊支撑件上设有涂刷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水平段位于室外的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气缸底座,气缸固定设置在气缸底座的底面上,所述的气缸底座位于主支撑板上方的部分一侧与推杆连接固定,推杆水平设置在主支撑板顶面上方,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孔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气缸底座侧壁上设有凸条,凸条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顶面上设有至少两组推杆导向座,每组推杆导向座上设有水平的推杆导向杆,所述的推杆上设有条形孔,推杆导向杆穿设在推杆上的条形孔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设有涂料箱,涂料箱内设有输出泵,所述的底板以及主支撑板内部设有涂料输出管,涂料输出管一端与输出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涂刷辊正上方,位于涂刷辊正上方的涂料输出管一端上设有喷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竖直段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箱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气缸、输出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竖直段上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位于支撑板竖直段及墙体之间的一端上设有垫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缺口,缺口设置在固定块底部朝向墙体的一侧上,缺口为矩形体,涂刷辊支撑件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固定块的缺口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缺口底面为倾斜面,缺口底面由室内向室外方向倾斜向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涂刷辊支撑件与转轴之间设置扭转弹簧,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涂刷辊始终受到向外墙面方向的力,保证涂刷辊与墙面的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在室内进行建筑外墙喷涂作业的目的,相对于现有的外墙喷涂作业施工方式来说更加安全;

(2)装置适应于不同尺寸厚度的墙体,能够根据墙体尺寸进行相应的调节;

(3)涂刷辊始终与外墙面保持紧密贴合,能够有效保障喷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与涂刷辊支撑件连接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撑板上的通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底座与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支撑板1,底板2,气缸3,气缸底座4,推杆5,条形孔6,推杆导向座7,推杆导向杆8,把手9,固定块10,缺口101,涂刷辊支撑件11,涂刷辊12,控制箱13,控制面板14,控制器15,螺纹杆16,垫板17,涂料箱18,输出泵19,涂料输出管20,喷头21,转轴22,通孔23,滑槽24,凸条2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中,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喷涂装置,包括主支撑板1,主支撑板1采用“L”形板件,主支撑板1的水平段设置在窗台上,主支撑板1的竖直段设置在室内,主支撑板1的竖直段下端与底板2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支撑板1水平段位于室外的部分的底面上设有气缸3,气缸3推杆的端头上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铰接设有涂刷辊支撑件11,涂刷辊支撑件11上设有涂刷辊1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1水平段位于室外的部分上设有通孔23,所述的通孔23内设有气缸底座4,气缸3固定设置在气缸底座4的底面上,所述的气缸底座4位于主支撑板1上方的部分一侧与推杆5连接固定,推杆5水平设置在主支撑板1顶面上方,推杆5远离气缸3的一端上设有把手9。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孔23侧壁上设有滑槽24,所述的气缸底座4侧壁上设有凸条25,凸条25设置在滑槽24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1顶面上设有至少两组推杆导向座7,每组推杆导向座7上设有水平的推杆导向杆8,所述的推杆5上设有条形孔6,推杆导向杆8穿设在推杆5上的条形孔6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气缸3水平方向的调节,从而达到根据不同尺寸墙体,均能够保证涂刷辊12贴合外墙面的目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2上设有涂料箱18,涂料箱18内设有输出泵19,所述的底板2以及主支撑板1内部设有涂料输出管20,涂料输出管20一端与输出泵19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涂刷辊12正上方,位于涂刷辊12正上方的涂料输出管20一端上设有喷头2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1竖直段上设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设有控制器15,控制箱13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与气缸3、输出泵19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1竖直段上穿设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位于支撑板1竖直段及墙体之间的一端上设有垫板17。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螺纹杆16的调节,能够保证装置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从而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装置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10上设有缺口101,缺口101设置在固定块10底部朝向墙体的一侧上,缺口101为矩形体,涂刷辊支撑件11一端通过转轴22铰接设置在固定块10的缺口101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缺口101底面为倾斜面,缺口101底面由室内向室外方向倾斜向上。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涂刷辊支撑件11与气缸3推杆之间的夹角在90°-180°之间,避免小于90°时,涂刷辊12在挤压过程中与气缸3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导致的损坏,也避免了大于180°导致的无法正常进行喷涂作业的情况。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在室内进行建筑外墙喷涂作业的目的,相对于现有的外墙喷涂作业施工方式来说更加安全;装置适应于不同尺寸厚度的墙体,能够根据墙体尺寸进行相应的调节;涂刷辊始终与外墙面保持紧密贴合,能够有效保障喷涂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