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702发布日期:2019-02-10 23:1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架空线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以惊人的速度大量建设,受地形、交通、距离、人员密集程度等因素的限制,架空线路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叉情况十分普遍。对于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架空线路,新建、运检与改造均会影响下方铁路与公路安全,为确保安全,交通部门甚至会将暂时停运铁路与公路,影响巨大。

对于需要在已建双回线路跨越档内引下的工程,传统方案将电缆引下点转移至跨越档外,同时注意控制与跨越档两侧耐张塔的距离,避免耐张塔因不平衡张力变化而超出使用范围,但会大幅增加电缆敷设敷设的距离,导致建设成本、建设时间、民事协调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利用已建线路跨越档两侧的耐张塔,降低电缆引下对跨越线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适合在已建线路跨越档两侧耐张塔引下,避免了因电缆引下点位置而导致不必要的电缆敷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它包括杆身、上层横担、中层横担、下层横担、支柱避雷器、电缆终端和电缆;

所述上层横担位于杆身的顶端,平行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与线路方向呈逆时针60度角布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

所述中层横担位于上层横担下方,平行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与线路方向呈顺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

所述下层横担位于中层横担下方,与线路方向呈逆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与线路方向呈顺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适合紧贴已建线路跨越档耐张塔建设;2)杆塔建设对已建线路影响小;2)可实现双回路T接、开断及改接等多种功能;3)同新建直线、耐张塔相比,大幅降低建设费用,减小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已建双回耐张铁塔配合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引下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已建跨越线路的双回电缆引下设施,它包括杆身1、上层横担2、中层横担3、下层横担4、支柱避雷器5、电缆终端6和电缆7。

所述上层横担2位于杆身1的顶端,平行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5,与线路方向呈逆时针60度角布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6。

所述中层横担3位于上层横担下方,平行线路方向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6,与线路方向呈顺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5。

所述下层横担4位于中层横担下方,与线路方向呈逆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支柱避雷器5,与线路方向呈顺时针60度角设置两边横担,于横担稍部设置电缆终端6。

所述支柱避雷器5所在横担呈60度角,电缆终端6所在横担呈60度角,确保电缆终端6下方的电缆不在同一垂面。

所述架空线路利用跳线将耐张塔处的导线连接至同层横担相邻的支柱避雷器5与电缆终端6,形成电缆位于电缆终端6所在横担下方,沿杆身1布置,实现电缆引下。

所述上层横担2、中层横担3、下层横担4中固定电缆终端6的横担互呈60度且不在同一垂面,所述上层横担2、中层横担3、下层横担4中固定支柱避雷器5的横担互呈60度且不再同一垂面,为电缆引下时确保电力电缆与带电部分的距离。

同一层横担呈“X”布置,有利于横担在杆身1上固定便于安装,有利于确保横担稍部支柱避雷器5、电缆终端6、杆身1之间的电气距离,有利于有效压缩整体高度。

所述上层横担2、中层横担3、下层横担4的长度及间距需满足电气间隙、防雷保护的要求;既有线路导线与所述横担均满足电气间隙、防雷保护的要求。

实施例1

对于与已建线路跨越档耐张铁塔配合T接引下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紧贴双回路线路耐张塔7新建一处电缆引下设施,上层导线分别接入上层横担2梢部的座式避雷器5与电缆终端6处,转接成电缆沿电缆缆终端6所在横担的垂面引入地下,中层导线分别接入中层横担3梢部的座式避雷器5与电缆终端6处,转接成电缆沿电缆缆终端6所在横担的垂面引入地下;下层导线分别接入下层横担4梢部的座式避雷器5与电缆终端6处,转接成电缆沿电缆缆终端6所在横担的垂面引入地下。

实施例2

对于与已建线路跨越档耐张铁塔配合开断引下的情况,于已建线路跨越档耐张铁塔两侧分别新建一处电缆引下设施,电缆引下设施接线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同时将既有耐张塔的跳线全部解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