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474发布日期:2019-01-08 21: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



背景技术:

钢结构剪力墙是现有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个方式,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传统的钢结构剪力墙需要内外墙进行接缝焊接,致使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且存在较大的安装风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采用工厂设计预制,及钢厂一次性铸造成型,现场组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及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沿剪力墙长度方向,包括依次对接连接的左连柱件、若干中间件和右连柱件,左连柱件、中间件和右连柱件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长方体型结构,在左连柱件、中间件和右连柱件依次对接连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均对应均匀开设有至少开设三个窗口,从左连柱件对接侧面起,每个对应的窗口下部内交替安装有舌件和配合的类“c”的扣件,舌件可插入到扣件内使得两个相邻的对接侧面贴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上大下窄,采用圆弧过渡,所述舌件位于窗口所在平面内,下端与窗口下端内侧连接,上端位于窗口圆弧过渡处并呈圆弧形,所述扣件凸出朝向窗口外侧,两端与窗口两侧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左连柱件、中间件和右连柱件依次对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两组凹槽和凸起,并位于窗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左连柱件、中间件和右连柱件顶部内侧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右连柱件由对接连接的过渡单元和右连柱单元组成,过渡单元与中间件对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单元和右连柱单元对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均对应均匀开设有至少开设三个窗口以及对应的两组凹槽和凸起,并位于窗口的两侧;过渡单元边缘处设有一块固定板,在右连柱单元同侧侧设有一个与固定板尺寸一致的平面凹陷,固定板嵌入平面凹陷内,开孔并采用沉头螺钉固定后过渡单元、右连柱单元和固定板朝向建筑室内的一面齐平。

进一步地,在与过渡单元连接的中间件对接侧面上,每个窗口上部开有一个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涉及了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由左连柱件、若干中间件和右连柱件对接连接组成,采用工厂设计预制,现场组装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二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中左连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中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1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5所示,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沿剪力墙长度方向,包括依次对接连接的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件3分别与两边的柱子连接。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长方体型结构,由一片2~3mm厚的钢板整体折弯焊接组成或者四片2~3mm厚的钢板拼接焊接组成。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依次对接连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均对应均匀开设有至少开设三个窗口4,由于窗口4作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之间相互导通。从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依次对接连接侧面上交替设置有于窗口4数量一致舌件5或者类“C”形状的扣件6。舌件5和扣件6可采用后期焊接安装或者随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体强度。每个窗口4下部安装有一个舌件5或者扣件6,舌件5位于窗口4所在平面内,下端与窗口4下端内侧连接,扣件6凸出朝向窗口4外侧,两端与窗口4两侧边缘连接。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上安装是舌件5,对应的中间件2与左连柱件1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上安装是扣件6。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对接时,舌件5插入到扣件6内,两侧的窗口4对应导通,侧面其余部分贴合。剩余3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依次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的舌件5和扣件6交替设置,组装方式与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相同。为保证固定的牢靠性,扣件6的内部宽度和厚度与舌件5的宽度和厚度一致,扣件6的高度小于舌件5个高度。为了便于舌件5能快速插入扣件6内,窗口4设置为上宽下窄,采用圆弧过渡,舌件5的上端位于窗口4圆弧过渡处,呈圆弧形状,扣件6内侧下端采用斜面过渡。为了便于吊装,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顶端内部焊接安装有吊耳。为提高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依次对接连接面的密封性、辅助进行快速定位以及辅助限制垂直剪力墙面的晃动,在对应的对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两组凹槽7和凸起8,并位于窗口4的两侧。为保证整体强度,亦可以组装完成后,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全焊接或者点焊接的方式,进行辅助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根据剪力墙的宽度对左连柱件1、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的宽度进行设计和工厂预制。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一块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一块右连柱件3。左连柱件1先与一侧的柱子连接,比如采用柱子预埋固定件的方式通过螺栓穿过左连柱件1侧壁与柱子连接,或者左连柱件1与柱子浇铸模板内钢筋架焊接连接。或者左连柱件1直接与钢柱采用螺栓或者焊接连接。然后逐个对接安装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最后将组装另一侧柱子并使其与右连柱件3。组装完成后,进行缓凝土浇铸。剪力墙组装结构中亦可根据需要浇铸轻质高强的混凝土。成型后,只需要拆除柱子的模板。由于采用工厂预制定制,可以实现快速安装,缩短其施工周期,且施工表面平整。

实施例二

如附图6~9所示,一种钢结构模块化组合舌扣式剪力墙,沿剪力墙长度方向,包括依次对接连接的左连柱件(柱可分为:混凝土柱和钢结构柱)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件3分别与两边的柱子连接。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件3均为上下贯通的中空长方体型结构,由一片2~3mm厚的钢板整体折弯焊接组成或者四片2~3mm厚的钢板拼接焊接组成。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依次对接连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均对应均匀开设有至少开设三个窗口4,由于窗口4作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之间相互导通。从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和过渡单元依次对接连接侧面上交替设置有于窗口4数量一致舌件5或者类“C”形状的扣件6。舌件5和扣件6可采用后期焊接安装或者随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体强度。每个窗口4下部安装有一个舌件5或者扣件6,舌件5位于窗口4所在平面内,下端与窗口4下端内侧连接,扣件6凸出朝向窗口4外侧,两端与窗口4两侧边缘连接。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上安装是舌件5,对应的中间件2与左连柱件1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上安装是扣件6。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对接时,舌件5插入到扣件6内,两侧的窗口4对应导通,侧面其余部分贴合。剩余3块中间件2和过渡单元9依次对接的侧面上窗口4的舌件5和扣件6交替设置,组装方式与左连柱件1与中间件2相同。中间件2与过渡单元9对接的侧面上,每个窗口4上部一侧沿中间件2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豁口10,豁口10高度和深度略大于扣件6的高度和厚度。在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连接处设有一块固定板11,固定板11表面与过渡单元9表面齐平,两者高度相等。固定板11表面与过渡单元9采用焊接连接或者一体加工而成。在右连柱单元3`朝向建筑室内的一侧设有一个与固定板11尺寸一致的平面凹陷1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件3组装时,固定板11嵌入平面凹陷12内,开孔并采用沉头螺钉固定。装配完成后过渡单元9、右连柱单元3`和固定板11朝向建筑室内的一面齐平。为保证固定的牢靠性,扣件6的内部宽度和厚度与舌件5的宽度和厚度一致,扣件6的高度小于舌件5个高度。为了便于舌件5能快速插入扣件6内,窗口4设置为上宽下窄,采用圆弧过渡,舌件5的上端位于窗口4圆弧过渡处,呈圆弧形状,扣件6内侧下端采用斜面过渡。为了便于吊装,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顶端内部焊接安装有吊耳。为提高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依次对接连接面的密封性、辅助进行快速定位以及辅助限制垂直剪力墙面的晃动,在对应的对接侧面上沿剪力墙高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两组凹槽7和凸起8,并位于窗口4的两侧。为保证整体强度,亦可以组装完成后,在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单元3`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全焊接或者点焊接的方式,进行辅助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根据剪力墙的宽度对左连柱件1、中间件2、过渡单元9和右连柱件3的宽度进行设计和工厂预制。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一块左连柱件1、四块中间件2、一块过渡单元9和一块右连柱单元3`。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单元3`分别与两侧的柱子连接,比如采用柱子预埋固定件的方式通过螺栓穿过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单元3`侧壁与柱子连接,或者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件3与柱子浇铸模板内钢筋架焊接连接,或者直接与钢柱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然后逐个吊装中间2,最后安装时过渡单元9时,采用平推方式,使得扣件6先插入豁口10内,然后下方使得,舌件5插入扣件6内。固定板11嵌入平面凹陷12内然后采用沉头螺钉固定。组装完成后,进行缓凝土浇铸。剪力墙组装结构中亦可根据需要浇铸轻质高强的混凝土或自由选择腔体填充材料。由于采用工厂预制定制,可以实现快速安装,缩短其施工周期及减少人工成本,且施工表面平整。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沿剪力墙高度方向,在左连柱件1、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对接侧面上从上自下对应开设有辅助窗口13。如附图10所示,在左连柱件1对接侧面上开设有四个辅助窗口13,利于后期浇铸混凝土或者其他轻质高强材料时,左连柱件1、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可通过对应的辅助窗口13进行导通,加快材料相互流动。材料成型后,相当于增加了连接点,提高了组合剪力墙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左连柱件1、中间件2和右连柱件3均采用两部分插接组合而成。如附图11和12所示,中间件2由中间件左片2-1和中间件右片2-2插接组装而成。中间件左片2-1朝向中间件右片2-2一侧沿高度方向设有一个U形的插槽2-3,中间2-2呈U形,两端弯折后插入插槽2-3内。插入组装后中间件左片2-1和中间件右片2-2两侧面构成一个平整的面。在工厂制备过程中,可以单独制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组合,提高效率。在中间件右片2-2插入插槽2-3内的端部以及对应的插槽2-3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2-4,组合完成后防止其脱出。两个插槽2-3之间相邻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5,灌浆时,利用浆料对插槽2-3内空余位置进行填充,提高了组合剪力墙的连接稳定性。其余左连柱件1和右连柱件3采用类似的组装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