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混凝土运输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322发布日期:2019-01-25 16:4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混凝土运输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处理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混凝土运输罐。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储存在运输罐内,需要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会凝结,因此,运输罐需要通过旋转搅拌,来保持内部的混凝土的运动,尤其是长距离的运输,需要不断对混凝土干料进行搅拌。而现有的混凝土运输车是通过罐体的转动,把罐体稍微倾斜,以配合设于罐体内壁的搅拌叶片进行搅拌,但因为运输罐体积较大,在运输车中的质量占比也较大,如果整个罐体只向同一个方向旋转,在运输过程中旋转产生的偏向力容易导致整辆运输车侧翻,而且罐体也需要倾斜来让内部的混凝土得到充分搅拌,从而提高了重心,更加容易让运输车受力不均匀,造成各种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混凝土运输车不易侧翻、运输更加稳定的车载混凝土运输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载混凝土运输罐,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前罐体和后罐体,所述的前罐体和后罐体之间设有保护带,所述的保护带分别与前罐体和后罐体相套接,所述的保护带与前罐体和后罐体之间均设有轴承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带与前罐体和后罐体的套接处均形成曲折的通道,所述的密封圈设于所述的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罐体和后罐体远离保护带的端部均设有减速器安装法兰,所述的减速器安装法兰分别通过封头与前罐体和后罐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罐体和后罐体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一对旋向相错180°的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带上设有维修盖。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罐体和后罐体远离保护带的一端均设有三脚架,所述的三脚架下方通过液压杆与车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带下方设有减震弹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区别于现有技术中,车载运输罐整体向一个方向转动,容易产生偏向力而影响车辆的平衡性,本发明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前罐体和后罐体,平衡运输罐旋转产生的偏向力,减小运输车受到罐体转动的牵引,而且分开前罐体和后罐体分别搅拌混凝土,整个运输罐不需要通过倾斜来让混凝土充分搅拌,能够水平放置来降低重心,从而避免运输车的受力不均而侧翻;

2、为了保证整个罐体的密封性,本装置通过曲折的通道以及密封圈保证转动时的径向密封,而且有螺旋叶片保证混凝土的不断运动,防止混凝土静置而提前硬化或者泄漏出来;

3、本装置用三脚架支撑罐体两端,同时在支撑点上设有减震的装置,保证运输罐的相对平衡,以防止内部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为颠簸、振动等动力作用,混凝土中的集料失去平衡状态而形成分层离析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前罐体;2、后罐体;3、保护带;4、轴承;5、密封圈;6、减速器安装法兰;7、封头;8、螺旋叶片;9、维修盖;10、三脚架;11、液压杆;1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3所示,一种车载混凝土运输罐,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前罐体1和后罐体2,前罐体1和后罐体2之间设有保护带3,保护带3分别与前罐体1和后罐体2相套接,保护带3与前罐体1和后罐体2之间均设有轴承4和密封圈5。本发明安装在混凝土运输车上,由于运输罐较大,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行驶而运输罐需要不断转动以保证混凝土不易硬化,本装置能使运输罐分为前罐体1和后罐体2,前罐体1和后罐体2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分别对混凝土充分搅拌,它们产生的偏向力互相抵消,减少了对运输车带来的影响,避免运输车因为偏向力的作用而导致侧翻,整个运输罐也无需如现有技术的倾斜设置,降低了运输罐的重心,混凝土的运输也更加稳定,提高车载运输的安全系数。保护带3以及轴承4是用于给前罐体1和后罐体2定位的,保证转动时前罐体1和后罐体2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带3与前罐体1和后罐体2的套接处均形成曲折的通道,密封圈5设于通道内。匀质的混凝土混合物为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弹塑性体,而长途的混凝土运输,通常是配好干料,到达现场才加水搅拌,以避免长途运输引起的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因此,本装置通过曲折的通道,并在通道内设有密封圈5,足以对前罐体1 和后罐体2旋转时进行径向密封,有效防止了混凝土的渗漏。

在本实施例中,前罐体1和后罐体2远离保护带3的端部均设有减速器安装法兰6,减速器安装法兰6分别通过封头7与前罐体1和后罐体2相连接。减速器安装法兰6连接减速器,从而分别带动前罐体1和后罐体2向不同的方向旋转,而且有封头7密封,保证混凝土不会泄漏。前罐体1和后罐体2内侧壁上均设有一对旋向相错180°的螺旋叶片8。螺旋叶片8是让内部的混凝土不断的运动,入料时,螺旋叶片8引导混凝土向前罐体1注入;在卸料时,螺旋叶片8能把混凝土向后罐体2推进,使其从后罐体2上的出料口出料。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维修和养护,尤其是相对旋转的接合处,保护带3上设有维修盖9,以方便对保护带3两侧与前罐体1和后罐体2的套接处的维修。前罐体1和后罐体2远离保护带3的一端均设有三脚架10,三脚架10下方通过液压杆11与车体连接。保护带3 下方设有减震弹簧12。本装置两端用较为稳固的三脚架10固定,中间保护带3的位置也有支撑点,而这些支撑点上均设有减震装置。由于运输混凝土时,颠簸、振动等动力作用,会让混凝土的黏聚力和内摩阻力明显削弱,使集料失去平衡状态,在自重作用下向下沉落,质量越大,向下沉落的趋势越强。混凝土中粗。细集料和水泥浆的质量各异,因而各自聚集在一定深度,形成分层离析现象,这对混凝土质量是有害的。因此,混凝土运输罐需要防震,以应对尤其是长途运输的颠簸,避免混凝土分层离析。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后罐体2上设有的入料口进料,前罐体1 和后罐体2旋转,通过螺旋叶片8把混凝土推入前罐体1的方向。然后,在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前罐体1和后罐体2分别由减速器通过减速器安装法兰6和封头7连接控制,向不同方向旋转,以平衡对运输车造成的偏向力作用,整个运输罐能够水平布置,混凝土也能被充分搅拌,而这时,前罐体1和后罐体2相反方向的旋转,对运输车产生的牵引力互相抵消,车体不易侧翻。罐体旋转时,前罐体1和后罐体 2与保护带3是相对运动的,通过形成多段曲折的通道,通道内有密封圈5,以保证径向的密封。而对整个装置的支撑,通过三个支撑点保证整个罐体的稳定性,同时,支撑点上通过液压杆11和减震弹簧 12防震,以免罐内的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维修时,只需通过保护带3上的的维修盖9即可对内部的结构进行维修。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