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453发布日期:2019-01-13 16:2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传统的阳光房多为固定的结构,只有阳光房的门可以打开。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可以开合、折叠的阳光房渐渐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然而许多阳光房中的一面墙体靠近建筑物的墙体,阳光房自身只有三面墙。因此,需要依托于建筑物的墙体实现承重。在建造传统的固定的阳光房时,只需要将阳光房的房顶直接与墙体进行固定就可以完成。然而,建造可开合、折叠的阳光房时,现有的技术中没有相应的滑动连接结构来实现墙体与阳光房直接的滑动连接。而在传统的铝合金窗等领域所用的结构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弱,在阳光房质量大重力大的压力下滑动时,尤其容易导致连接部位的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光房靠墙侧的连接组件;该组件通过设置了限位件、限位槽;使得横梁在沿墙轨滑动的时候不会从墙轨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包括墙轨、横梁、承重梁、承重轮;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承重梁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安装玻璃的框架结构;所述墙轨上设置有限位槽和承重导向槽;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槽上设置有限位边条,所述限位边条与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件嵌装在限位槽内使得横梁与墙轨滑动连接;所述承重轮固定安装在承重梁上;所述承重轮嵌装在承重导向槽内且与承重导向槽抵接使得承重轮沿承重导向槽滚动。

优选地,所述承重导向槽的开口口径小于承重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承重轮包括至少两个并排安装的轮子;且相邻的两个轮子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承重导向槽内与承重轮抵接的一侧和/或对立的一侧沿墙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嵌插在两个相邻的轮子之间的间隙内。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件;所述承重梁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安装件固定插装在承重梁内,且与承重梁紧密配合;所述承重轮与安装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边条的内侧沿墙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件上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的限位肩台;所述限位肩台嵌插在限位滑槽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限位件、限位槽;使得横梁在沿墙轨滑动的时候不会从墙轨中脱落。进一步地,还设置了双轮结构的承重轮,能够提升承载的重量并且还有防止脱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图;

图中:1、墙轨;11、限位槽;111、限位边条;112、限位滑槽;12、承重导向槽;121、限位凸棱;2、横梁;21、限位件;211、限位肩台;3、承重梁;4、玻璃;5、承重轮;6、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阳光房靠墙侧连接组件,包括墙轨1、横梁2、承重梁3、承重轮5;所述横梁2的端部与承重梁3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安装玻璃4的框架结构;所述墙轨1上设置有限位槽11和承重导向槽12;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限位件21,所述限位槽11上设置有限位边条111,所述限位边条111与限位件21抵接;所述限位件21嵌装在限位槽11内使得横梁2与墙轨1滑动连接;所述承重轮5固定安装在承重梁3上;所述承重轮5嵌装在承重导向槽12内且与承重导向槽12抵接使得承重轮5沿承重导向槽12滚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重导向槽12的开口口径小于承重轮5的直径。如此设置能够防止承重轮5从承重导向槽12的开口处脱落,进一步增强该组件的防脱落性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重轮5包括至少两个并排安装的轮子;且相邻的两个轮子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承重导向槽12内与承重轮5抵接的一侧和/或对立的一侧沿墙轨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凸棱121;所述限位凸棱121嵌插在两个相邻的轮子之间的间隙内。该设置能进一步的增强该组件防脱落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安装件6;所述承重梁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安装件6固定插装在承重梁3内,且与承重梁3紧密配合;所述承重轮5与安装件6固定连接。设置了安装件6,能够增强承重轮5与承重梁3之间连接位点的承重抗压能力,使得该位点能够承担更大的重量,适配于更大规格的阳光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边条111的内侧沿墙轨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112;所述限位件21上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的限位肩台211;所述限位肩台211嵌插在限位滑槽112内。该设置能够防止限位件21从限位槽11中脱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横梁2、承重梁3、承重轮5等部分组装好后,将墙轨1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再进一步的将限位件21、承重轮5从墙轨1的一端嵌插入相应的轨道内,实现安装。安装完毕后;横梁2能够沿墙轨1滑动,由于设置了限位件21、限位肩台211等部件,整个横梁2、承重梁3等结构不容易从墙轨1上脱落,均有稳定运行的优点。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