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9310发布日期:2019-01-22 22:3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连接件。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外墙体保温的三种方式按照在墙中的位置不同划分为内保温、外保温和夹心保温。由于外保温的耐火性能较差、内保温较少室内使用面积以及容易发霉等缺点,限制了这两种保温方式的推广与使用。夹心保温墙体不仅具有沉重、围护和保温功能,又能起到防火和抗腐的作用,因而,夹心保温墙体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预制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十由内外叶板和保温层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成整体的墙体。保温连接件通过自身的连接构造,将外叶板、内叶板、保温层三者连接成一体,对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性能和提高起止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保温连接件件需具备低导热系数和较好的力学性能,通常采用不锈钢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保温连接件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而形成的连接件,其不仅导热系数低、耐腐蚀性好、抗拉强度高、自重轻等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现有的保温连接件采用不锈钢或者FRP复合材料或者不锈钢与树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其作用主要是连接内、外叶板形成整体,并且形成断桥,由于现有的保温连接件的端头均为柱状,在装入外叶板或内页板的过程中,阻力偏大,影响施工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其内外叶板厚度的限制,其锚固能力相对较差,造成单位面积使用数量较多,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保温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和限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成锥形端头,所述锥形端头包括端头本体,所述端头本体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相连,另一端设成锥状尖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锥状尖端为两个斜切面交汇而成。

按上述技术方案,两斜切面呈对称设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两斜切面相对连接件本体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15°~60°。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头本体为柱状,其外径大于连接本体外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头本体与连接件本体通过锥形过渡段相连,所述锥形过渡段的外径从连接件本体的外径逐渐扩大过渡到端头本体的外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为环状限位轮。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轮的下端设有定位齿。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齿沿限位轮的下端表面周向设置,构成一圈定位齿,在限位轮径向方向设置有多圈定位齿。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锥形端头。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保温连接件是浇筑外叶板之后安装的,通过在保温连接件的至少一端设置一个锥状尖端,一方面减少了其装入外叶板时,外叶板混凝土对其的阻力,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其锥状尖端可以防止保温连接件在外叶板上外露。

2、通过设置外径逐渐扩大的锥形过渡段,当嵌入混凝土的深度一定时,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角所对应的面积越大,即破坏面积越大,使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的抗拉力越大,从而减少单位面积保温连接件的分布个数。

3、保温连接件中的限位轮,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限制保温连接件插入混凝土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其表面设置定位齿,插入时定位齿嵌入保温层中,保证保温连接件插入混凝土时,其与内叶板连接时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置于外叶板8与保温层7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过渡段与外叶板混凝土受力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3和环状限位轮4,所述连接件本体3的两端一端设置成锥形端头,所述锥形端头包括端头本体2,所述端头本体2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3相连,另一端设成锥状尖端1。其中,所述锥状尖端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斜切面交汇而成。两斜切面相对连接件本体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15°~60°,优选45°。如图2所示,其为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8与保温层7时的状态示意图。由于保温连接件是浇筑外叶板8之后安装的,通过在保温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一个锥状尖端,一方面减少了其装入外叶板时,外叶板混凝土对其的阻力,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其锥状尖端可以防止保温连接件在外叶板上外露。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头本体2为柱状,其外径大于连接本体3外径。端头本体2与连接件本体3通过锥形过渡段6相连,所述锥形过渡段6的外径从连接件本体的外径逐渐扩大过渡到端头本体的外径。锥形过渡段6的锥度范围为15°~60°。从受力形式,如图2所示,嵌入混凝土越深、剪切角度α所对应的混凝土面积越大(也即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握箍力越大),也即保温连接件的拉拔力越大。当嵌入混凝土的深度一定时,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破坏面积越大,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的抗拉力越大,从而减少单位面积保温连接件的分布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限位轮4的下端设有定位齿5。所述定位齿5沿限位轮4 的下端表面周向设置,构成一圈定位齿,在限位轮径向方向设置有多圈定位齿。其中,限位轮4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限制保温连接件插入混凝土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其表面设置定位齿5,插入时定位齿5嵌入保温层7中,保证其插入混凝土时与内叶板连接时的垂直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