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SPC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0554发布日期:2019-01-22 22:4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SPC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SPC板。



背景技术:

SPC地板(Stone plactic composite)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地板,具有零甲醛、防霉、防潮、防火、防虫、安装简单等优点。现有的SPC地板均通过铣槽设备进行铣槽塑性,铣出的公榫母槽结合紧密,彻底克服了地板受外界冷热干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离缝、翘曲起鼓等问题,在铺装过程中,彻底免钉、免胶、免龙骨。然而,现有的SPC地板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加工较难而导致SPC地板合格率不高和拼装高低差,且在不平整地面铺设SPC板极易导致SPC板断裂。此外,SPC板仅作为铺设地面的地板,未用于墙面铺设。

因此,提供一种易加工、不易断裂且可用于墙面铺装的SPC板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加工、不易断裂且可用于墙面铺装的SPC板。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SPC板包括主板和底垫,主板设置有嵌合口,嵌合口贯穿主板的底面,嵌合口贯穿主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至少一个,嵌合口的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均相对于底面倾斜;底垫设置有嵌合部,嵌合部嵌合于嵌合口内,嵌合部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均相对于底面倾斜。

由上述方案可见,嵌合部嵌合于嵌合口内而令主板和底垫嵌合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避免SPC板断裂,可适用于墙面铺装。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与底面形成的第一锐角均为30至60度。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内壁平行于第二内壁。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面、第二面与底面形成的第二锐角均为30至60度,第一锐角的角度值小于第二锐角的角度值。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面平行于第二面。

由此可见,第一锐角的角度值小于第二锐角的角度值,可减小嵌合部与嵌合口的接触面积,防止因主板和底垫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异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主板正投影于底面的投影的中心线与嵌合口正投影于底面的投影的中心线重合。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嵌合口沿主板的前后方向的开口长度为主板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十分之一。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嵌合口的内腔沿主板上下方向的高度为主板沿上下方向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主板的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面分别布置榫头和榫槽;沿主板的左右方向,嵌合口的内腔的长度为嵌合部的整数倍;在主板的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面布置平接榫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SPC板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SPC板实施例的主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SPC板实施例的底垫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SPC板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分体式SPC板10包括主板1和底垫2,主板1设置有嵌合口3,嵌合口3贯穿主板1的底面5,嵌合口3贯穿主板1的左侧面6和右侧面7的至少一个,嵌合口3的第一内壁8与第二内壁9均相对于底面5倾斜,主板1的顶面15平行于底面5,主板1的后端面17垂直于底面5。

主板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主板1的顶面5与底面15沿主板1的上下方向而相对设置,主板1的左侧面6和右侧面7沿主板1的左右方向而相对设置,主板1的前端面16与后端面17沿主板1的前后方向而相对设置,主板1正投影于底面5的投影的中心线与嵌合口3正投影于底面5的投影的中心线重合。嵌合口3沿主板1的前后方向的开口长度为主板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十分之一。嵌合口3的内腔18沿主板1上下方向的高度为主板1沿上下方向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内壁8、第二内壁9与底面5形成的第一锐角均为30至60度,第一锐角优选的取值范围为40至50度,第一内壁8平行于第二内壁9,嵌合口3正投影于左侧面6和右侧面7的投影均为平行四边形。在主板1的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面分别布置榫头19和榫槽20,榫头19自前端面16沿前方向凸出于主板1,榫槽20自后端面17凹入于主板1,主板1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分别为底垫2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在主板的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面布置平接榫槽以限制上线限位的位移,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面为左侧面6和右侧面7。

参见图3,底垫2设置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嵌合部11和基板21,基板21为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嵌合部11自基板21的顶面沿上方向凸出于基板21,嵌合部11嵌合于嵌合口3内,嵌合口3的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均相对于底面5倾斜。第一面12、第二面13与底面5形成的第二锐角均为30至60度,第二锐角优选的取值范围为40至50度,第一面12平行于第二面13,嵌合部11正投影于左侧面6和右侧面7的投影均为平行四边形。沿左右方向,嵌合口3的内腔18的长度可以是嵌合部11的长度的整数倍。沿左右方向,当嵌合口3的内腔18的长度不小于嵌合部11的长度的两倍时,可使不少于两个底垫2嵌合于一块主板1内。

表1是SPC材料常规配方。

表1

表2是仅对PVC复合材料和重质碳酸钙的配比进行调整。

表2

表3是对调整PVC复合材料和重质碳酸钙的配比后的SPC材料进行试验后的结果。

表3

尺寸稳定性是指在SPC材料位于干燥箱内且干燥温度为80℃的条件下所要求的尺寸变化范围,本实施例中的尺寸稳定性是指尺寸变化范围为3-5‰。

因PVC复合材料的含量提升,配料中适量加入PVC材质常用的ACR-401、硬酸脂、PE蜡,添加比例参照现PVC生产配料。

表4是配料中加入PVC材质常用的ACR-401、硬酸脂、PE蜡的重量比。

表4

表5是对按照表4所示调整材料重量比后的SPC材料经试验检测所得的结果。

表5

表5中的“40/50/60/70℃试验”是指分别在40℃、50℃、60℃、70℃的条件下加热SPC材料,实验序号为2-1的SPC材料对应的50℃是指经检测后得到的该材料的软化温度为50℃,实验序号为2-2的SPC材料对应的40℃是指经检测后得到的该材料的软化温度为40℃,实验序号为2-3的SPC材料对应的70℃是指经检测后得到的该材料的软化温度为70℃,实验序号为2-4的SPC材料对应的70℃是指经检测后得到的该材料的软化温度为70℃,实验序号为2-5的SPC材料对应的70℃是指经检测后得到的该材料的软化温度为70℃。表5中的抗冲击性检测项目和软化温度检测项目相互独立,其两者之间没有关联。

因此,得到下述的底垫2的SPC材料配方。

主板1和底垫2均为SPC材料,底垫2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130份重量比的PVC复合材料、260份重量比的重质碳酸钙、1-1.5份重量比的PE蜡、5份重量比的钙锌稳定剂、1.6份重量比的PVC内外润滑剂、1.2份重量比的聚乙烯蜡、5份重量比的改性剂氯化聚乙烯、3份重量比的型号为2B-20ZB-Z的改性剂ACR、1份重量比的型号为ZB-175ZB-101的PVC润滑改性剂、6份重量比的ACR-401、3份重量比的硬脂酸。具有上述比例的PVC复合材料与重质碳酸钙的底垫2的韧性得以增加,ACR-401更可提高底垫2的冲击韧性、强度、维卡软化温度,降低底垫2的加热后收缩率,保证了底垫2的尺寸稳定性,硬脂酸可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焦化”。上述的原料先经配料,配料后进行混料。对混料后的材料依次进行冷却、塑化,最终对材料进行挤出成型,从而得到底垫2。

参见图1至图4,多块主板1可通过榫头19和榫槽20而相互连接,第一锐角的角度值小于第二锐角的角度值,第一内壁8、第二内壁9与底面5形成的第一锐角均选为40度,第一面12、第二面13与底面5形成的第二锐角均选为45度,可减小嵌合部与嵌合口3的接触面积,防止因主板1和底垫2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异响。嵌合部嵌合于嵌合口3内而令主板1和底垫2嵌合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避免SPC板断裂,可适用于墙面铺装。分体式SPC板10安装拆卸更加简便,嵌合的结合力优于现有产品。地面和墙面均可整体铺装分体式SPC板,并免胶和免龙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