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0529发布日期:2019-01-22 22: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



背景技术:

幕墙氟碳铝单板常用于户外和室内装修,户外可适用于建筑外墙,户内可用于内墙装修,风格简洁大气,而且由于铝单板其整体质量较轻,因此在实际安装维修过程中非常便捷。铝单板为采用铝合金板材为基材,再经过数控折弯等技术成型,在铝单板表面喷涂有装饰性涂料。现如今大多数的建筑都是利用此种材料来做外墙或室内的装饰,并且由于铝单板耐用时间较长,回收率非常高,非常适合各种建筑使用。

例如一项专利号为20172024501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氟碳铝单板”的专利文件,其就公开了一种铝单板结构,铝单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插槽和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且铝单板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插接片,该插接片用于插接在上述插槽内,插接片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在插接片插接至插槽内时正好对接于第一安装孔内,最终利用螺钉安装在该对接好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从而实现两个铝单板的连接安装。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由于铝单板自身为通过板材切割折弯成型制作而成,加工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其次由于在铝单板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衔接的连接片和插接片,并且二者上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那么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就需要保证每一连接片和插接片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正好对中,这样才能保证两个相连接的铝单板的正常安装工作。因此就需要保证每个铝单板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生成成本,并且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也加大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该铝单板其结构简单,质量轻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能够快捷方便的实现安装和拆卸操作,并且通过其上设置有的散热孔可以加快整个铝单板的通风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包括有铝单板以及喷涂于所述铝单板顶端面上的氟碳涂层,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铝单板相对两长端面上的插片和插槽,所述铝单板相对两短端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插片和插槽,其中每一所述插片其上都设置有连接孔,在所述铝单板的长端面和短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其中所述散热孔贯穿于所述铝单板的端面。

进一步,所述插片为通过采用铆钉固定安装在所述铝单板上。

进一步,所述铝单板其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设置在所述氟碳涂层和铝单板之间,所述铝单板其底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层。

进一步,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铝单板与第二加强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插片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铝单板的底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的铝单板其在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片,插片上都设置有连接孔,并在铝单板另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槽,一对铝单板进行安装时,只需将铝单板对应的侧面与另一铝单板相对应的侧面进行配合安装即可,即一铝单板长侧面(或短侧面)上的插片(或插槽)与另一铝单板上的长侧面(或短侧面)上的插槽(或插片)进行相配合定位安装,随后利用螺钉进行二者的固定连接,由于本方案中两个铝单板连接只通过单一的插片和插槽进行配合定位安装,因此一方面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另一方面由于只通过单一的插片和插槽进行配合定位安装,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对整个铝单板的加工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铝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铝单板另一角度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铝单板,2-插片,3-铆钉,4-连接孔,5-散热孔,6-插槽,7-氟碳涂层,8-第一加强层,9-第二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方案是针对现有的幕墙铝单板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存在操作繁琐,并且由于现有的铝单板连接结构复杂导致铝单板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导致企业加工成本增加的问题,进而提出的一种带有散热孔的铝单板,该铝单板其结构简单,质量轻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能够快捷方便的实现安装和拆卸操作,并且通过其上设置有的散热孔可以加快整个铝单板的通风散热。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铝单板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铝单板包括有铝单板1以及喷涂在铝单板1顶端面上的氟碳涂层7,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铝单板1相对两长端面上的插片2和插槽6,铝单板1相对两短端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插片2和插槽6,其中每一插片2其上都设置有连接孔4,在铝单板1的长端面和短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5,其中散热孔5贯穿在铝单板1的端面。插片2为通过采用铆钉3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铝单板1上,之所以采用铆钉3进行连接的安装方式,主要是在能够保证安装连接强度的基础上,又能整体降低整个铝单板的加工制作成本。插片2和连接孔4设置在铝单板1的底端面上。在实际过程中一对铝单板进行安装时,只需将铝单板1对应的侧面与另一铝单板1相对应的侧面进行配合安装即可,即一铝单板1长侧面(或短侧面)上的插片2(或插槽6)与另一铝单板1上的长侧面(或短侧面)上的插槽6(或插片2)进行相配合定位安装,随后利用螺钉进行二者的固定连接,由于本方案中两个铝单板1连接只通过单一的插片2和插槽6进行配合定位安装,因此一方面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另一方面由于只通过单一的插片2和插槽6进行配合定位安装,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对整个铝单板1的加工精度要求。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孔5布置在铝单板1的长端面和短端面上,即散热孔5呈十字交叉布置在铝单板1上,本实施例之所以采用上述该种布置结构形式,是能够更好的保证铝单板1的散热效果。

结合参照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铝单板1其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层8,第一加强层8设置在氟碳涂层7和铝单板1之间,铝单板1其底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层9。之所以要在铝单板1上设置加强层,主要是为了增加铝单板1的使用强度,而本实施中的所增加的第一加强层8和第二加强层9分别设置在铝单板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是为了使得整个铝单板具有更好的整体强度。散热孔5设置在铝单板与第二加强层9之间,散热孔5设置在靠近铝单板中间位置,可以使得其整体散热效果更好,提高铝单板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