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抹灰收面用可方便校准平整度的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164发布日期:2019-02-15 20:43阅读:1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抹灰收面用可方便校准平整度的抹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抹灰收面用可方便校准平整度的抹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的质量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质量过硬,同时要美观大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板面收面、室内地坪面层施工、楼梯踏步收面、楼梯踏步面层施工等工序施工中对表面平整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常规施工中对平整度控制较为不便,往往由工人操作水平的高低、经验是否丰富来决定,特别是楼梯踏步收面、预埋件(钢筋、管道、套管等)密集的部位更不利于控制平整度。

由于单纯的靠工作经验来对平整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操作;施工速度受经验工人的施工速度和人数的限制,而为了赶工期,许多时候需要夜间进行作业,夜晚工人的精神状态及灯光照射下的视线,都对于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对于施工工人经验依赖少,且能够全天候实现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精准抹平的工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通过水平设备实现精准测量施工作业面平整度的抹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抹灰收面用可方便校准平整度的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抹子本体,以及设置在抹子本体上的带有水平装置7的手柄装置;

所述的抹子本体包括平面抹板1,通过铆钉5固定在平面抹板1上表面居中位置的加强筋板2;

所述的手柄装置包括手柄杆4,所述的手柄杆4平行于平面抹板1,并通过纵杆3与抹子本体固定;

所述的纵杆3上端与手柄杆4固定,下端与加强筋板2居中位置固定;

所述的纵杆3上端与手柄杆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的手柄杆4前端上表面切削有平台6,平台6上嵌入有水平装置7;

所述的水平装置7为水准炮,在水准泡的旁边的平台6上设置有光源灯8;所述的光源灯连接设置在手柄杆4内的电源;

所述的水准炮为两个垂直分布的长条形状。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在传统的抹子手柄的前端嵌入水准泡,并在水准泡旁边设置光源灯,便于工人能够通过水准泡实时观察到地面平整情况以及抹子是否水平面工作;大大将低于了对于整理平面建筑混凝土对于工人经验的要求。大大提供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平面抹板1、加强筋板2、纵杆3、手柄杆4、铆钉5、平台6、水平装置7、光源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抹灰收面用可方便校准平整度的抹子,包括抹子本体,以及设置在抹子本体上的带有水平装置7的手柄装置;

所述的抹子本体包括平面抹板1,通过铆钉5固定在平面抹板1上表面居中位置的加强筋板2;加强筋板2即可以起到对于大面积的平面抹板加强面积平整的筋板作用,同时也为手柄装置的固定提供连接座作用;

所述的手柄装置包括手柄杆4,所述的手柄杆4平行于平面抹板1,并通过纵杆3与抹子本体固定;

所述的纵杆3上端与手柄杆4固定,下端与加强筋板2居中位置固定;

所述的纵杆3上端与手柄杆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这样便于手柄的更好维修或者抹子本体磨损后的及时更换;

所述的手柄杆4前端上表面切削有平台6,平台6上嵌入有水平装置7;

所述的水平装置7为水准炮,在水准泡的旁边的平台6上设置有光源灯8;所述的光源灯连接设置在手柄杆4内的电源;光源灯的使用,可以让工人即便是在光线不充足的施工环境下,依然能够禽清楚的看清楚水准泡的水平现实情况,大大提供夜间或关系不足情况下的施工质量。

所述的水准炮为两个垂直分布的长条形状,包括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水平,准确定位抹子本体的全面平整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板面收面、室内地坪面层施工、楼梯踏步收面、楼梯踏步面层施工等工序施工中对表面平整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常规施工中对平整度控制较为不便,往往由工人操作水平的高低、经验是否丰富来决定,特别是楼梯踏步收面、预埋件(钢筋、管道、套管等)密集的部位更不利于控制平整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通过在传统的抹子手柄的前端嵌入水准泡,并在水准泡旁边设置光源灯,便于工人能够通过水准泡实时观察到地面平整情况以及抹子是否水平面工作;大大将低于了对于整理平面建筑混凝土对于工人经验的要求。大大提供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