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缝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139发布日期:2019-02-15 20:43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灰缝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灰缝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灰缝是指墙体砌筑时两块砖间的砂浆层。即砌墙时砖与砖之间用灰浆黏结后抹出的缝线。在二次结构施工阶段,住宅工程需要砌筑大量墙体,而灰缝的浇筑由工人手工操作,凭借工人经验对灰缝进行控制,导致砌筑水平不一,很容易造成水平灰缝高度不均匀,导致墙面整体外观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灰缝控制工具,可以解决手工操作下水平灰缝不均匀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灰缝控制工具,砌体具有四个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灰缝控制工具包括:

贴于所述砌体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顶部的一对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砌体的上表面一设定高度;

贴设于所述砌体第三侧面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砌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挡板;以及

设于所述砌体第四侧面处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砌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一对所述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合并在所述砌体之上形成灰缝的浇筑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侧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砌体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浇筑空间,从而在浇筑灰缝时,仅需将砂浆倒入浇筑空间,并利用工具沿着侧挡板,并沿着从第一挡板向第二挡板的方向,将砂浆上表面抹平即可,保证了灰缝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挡板靠近所述砌体的侧面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位于所述砌体之上,通过所述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砌体的上表面相贴,以使所述侧挡板限位于所述砌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挡板连接有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砌体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砌体的第四侧面之间留设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上对应一对所述侧挡板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适配于所述侧挡板的厚度,通过所述限位槽将所述第二挡板卡于一对所述侧挡板上,从而将一对所述侧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挡板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面与所述砌体的第三侧面齐平,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贴于两个所述侧挡板的端面,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侧挡板的上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挡板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面设有凸伸出该端面的螺纹杆,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两个所述侧挡板的螺纹杆开设有通孔,通过所述螺纹杆穿过对应的通孔并螺合一螺母从而将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所述侧挡板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为水平设置的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侧挡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把手。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侧挡板为L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中的一个侧挡板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右视图。

10-砌体;20-侧挡板;21-凸条;22-螺纹杆;30-第一挡板;31-条形孔;32-螺母;33-第一把手;40-第二挡板;41-限位槽;42-第二把手;4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灰缝控制工具,可帮助施工人员控制灰缝成型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便捷等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砌体10具有四个侧面,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包括:贴于砌体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顶部的一对侧挡板20、贴设于砌体第三侧面的第一挡板30以及设于砌体第四侧面处的第二挡板40。侧挡板20、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0围合并在砌体10之上形成灰缝的浇筑空间,通过将砂浆填充该浇筑空间,并利用抹子将砂浆上表面抹平,待砂浆凝固后即形成灰缝。

其中,侧挡板20的侧面紧贴于砌体1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侧挡板20的上表面高出砌体10的上表面一设定高度。侧挡板20的一端与砌体10的第三侧面齐平,且侧挡板20的另一端凸出于砌体10的第四侧面。侧挡板20高于砌体10的部分上设有凸条21,凸条21相对地设于侧挡板20靠近砌体的侧面,且凸条21位于砌体10之上,以使侧挡板20限位于砌体10顶部。较佳地,侧挡板20为L型件,且为L型角钢,使其具有较佳的侧向刚度,不易变形,保证四边形的控制工具平面稳定;凸条21的宽度为12mm,且其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由圆钢打磨后形成。

第一挡板30可拆卸地连接于侧挡板20靠近砌体第三侧面的端面。第一挡板30的表面贴于两个侧挡板20的端面,且第一挡板30的上表面与侧挡板20的上表面齐平,使得填充浇筑空间的砂浆无法从砌体10的第三侧面处漏出,并且便于抹子抹平该处的砂浆上表面。

具体地,侧挡板20靠近砌体第三侧面的端面设有垂直凸伸出该端面的螺纹杆22,第一挡板30上对应两个侧挡板20的螺纹杆22开设有通孔,通过螺纹杆22穿过对应的通孔并螺合一螺母32从而将第一挡板30固定于该端面上。较佳地,每个侧挡板20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杆31,而对应地,第一挡板30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均为水平设置的条形孔31,通过条形孔31以使第一挡板30可以适配于间距不同的一对侧挡板20,也就是可适配于宽度不同的砌体10。

第二挡板40可拆卸地连接于一对侧挡板20靠近砌体第四侧面处,通过第二挡板40将一对侧挡板20连接。第二挡板40上表面的标高高于侧挡板20上表面的标高,且第二挡板40与砌体10远离第一挡板的端面之间留设有一间隙43。该间隙43与浇筑空间连通,使得工人在从第一挡板处向第二挡板抹平砂浆上表面时,多余的砂浆可通过间隙43排出浇筑空间,防止在抹平砂浆上表面的过程中砂浆从侧挡板20处溢出。

具体地,第二挡板40上对应一对侧挡板20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41,限位槽41的宽度适配于侧挡板20的厚度,且限位槽41的长度与侧挡板20的高度相同,通过该限位槽41将第二挡板40从上方卡于一对侧挡板20上,从而使一对侧挡板20限位于限位槽41内,进而将一对侧挡板20连接。优选地,第二挡板40上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平行限位槽41,以使第二挡板40可以适配于间距不同的一对侧挡板20,也就是可适配于宽度不同的砌体10。

优选地,第一挡板30上设有第一把手33,第二挡板40上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把手42。通过第一把手33和第二把手42便于工人移动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2。

使用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进行灰缝施工,首先将一对侧挡板贴于砌体顶部两侧,并使凸条抵靠于砌体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于侧挡板的两端以围合形成浇筑空间;接着将砂浆倒入浇筑空间内,并利用铁抹子将砂浆上表面抹平和压实,且抹平工作沿从第一挡板向第二挡板的方向进行,以使多余的砂浆可通过间隙排出浇筑空间。完成上述步骤后,拆除该控制工具,并将其安装至下一块砌体上,并重复上述步骤以继续灰缝施工。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工具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侧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砌体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浇筑空间,从而在浇筑灰缝时,仅需将砂浆倒入浇筑空间,并利用工具沿着侧挡板,并沿着从第一挡板向第二挡板的方向,将砂浆上表面抹平即可,保证了灰缝成型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对该控制工具进行拆装。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