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159发布日期:2019-02-10 23: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形成一整套满足自重、地震力、风荷载等工况下的高效连接节点及满足保温、防火、装饰与建筑围护结构一体化的外墙板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是以普通混凝土作为内外叶墙板,且内叶墙板为一整块同厚度的板,为了达到一定的刚度,内叶板需要做加大厚度才能满足要求,因此造成了整块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自身重量较大,增大了主体结构的配筋,并加大了传递到基础的荷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以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外叶墙板材料,在减轻外挂墙板自重的同时,改善外挂墙板的热工性能,内叶板采用水平及竖向肋的方式来提高整体刚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整套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的高效节点,既满足受力、变形要求,又满足防水、节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包括三明治外挂墙板,用于限位和固定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

所述外挂墙板包括由内向外的内叶板、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和外叶板,所述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通过拉结件连接;所述内叶板上设置有呈网格状结构布置的水平肋梁和竖向肋梁,所述水平肋梁和所述竖向肋梁突出所述内叶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保温层相接触使得所述内叶板和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二保温层填充在所述空隙内;

所述连接节点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和竖向承重连接节点,所述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设置在所述外挂墙板的上部,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和竖向承重连接节点设置在所述外挂墙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拉结件在所述内叶板分别设置肋梁位置及非肋梁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包括: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平面外限位角钢、平面外限位螺栓,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或挑板的底部,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固定在所述内叶板的顶部水平肋梁内,所述平面外限位角钢的一边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平行、并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内叶板平行、并开设有竖向长圆孔,所述平面外限位螺栓穿过平面外限位角钢上的竖向长圆孔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包括: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预埋U形板,定位调节螺栓;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或挑板的顶部;所述预埋U形板固定在所述内叶板的底部水平肋梁内,所述预埋U形板的开口朝上、底板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平行;所述定位调节螺栓连接在所述预埋U形板的底板上,所述定位调节螺栓的底面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承重连接节点包括:竖向承重预埋钢板、竖向承重预埋锚栓、竖向承重用螺栓、竖向承重角钢,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梁挑板的顶部,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锚栓固定在所述内叶板的底部水平肋梁内,所述竖向承重角钢的一边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平行、并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内叶板平行、并开设有用于调节变形的竖直向长圆孔,所述竖向承重用螺栓穿过竖向承重角钢上的竖直向长圆孔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锚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结件采用高强玻璃纤维拉结件或不锈钢金属拉结件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外挂墙板之间形成水平缝,所述水平缝内处设置有用于防水的企口和排水的空腔,所述企口内、位于内叶板处设置有发泡氯丁橡胶气密条,所述企口内、位于外叶板处设置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左、右相邻的外挂墙板之间形成竖向缝处,所述竖向缝处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侧发泡聚乙烯棒、聚氨酯发泡、用于防水和排水的等压排水空腔、外侧发泡聚乙烯棒,所述内侧发泡聚乙烯棒和外侧发泡聚乙烯棒的外侧均采用耐候密封胶填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的总厚度为50~150mm;所述内叶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所述外叶板采用容重控制在1600Kg/m3的轻质混凝土,所述轻质混凝土为轻骨料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内叶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用于吊装外挂墙板的吊钉,所述吊钉固定在所述内叶板的顶部水平肋梁内;所述吊钉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位于同一竖线上,在所述竖线上布置有所述竖向肋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外叶板采用轻质混凝土,减轻了自重;

2、内叶板采用增设水平肋及竖向肋的方式来提高整体刚度,内外叶板连接件设置在内叶板肋梁处,解决了传统拉结件保温层厚度不能大于120mm的限制;

3、三明治外挂墙板通过螺栓与主体结构连接,现场无湿作业。

外墙围护系统是装配式建筑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我国目前围护结构体系中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减轻外墙板自重从而降低主体结构相关部位的造价,研究高效、快捷的节点连接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围护体系技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推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对推动建筑产业化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及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单块外挂墙板立面图;

图2:图1中A-A剖面图;

图3:图1中B-B剖面图;

图4:多块外挂墙板立面图;

图5:图4中C-C剖面图;

图6:图5中D局部放大图(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7:图5中E局部放大图(竖向承重连接节点及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8:竖向拼缝节点图。

附图标注:1、水平肋梁;2、竖向肋梁;3、吊钉;4、平面外限位螺栓;5、预埋U形板;6、定位调节螺栓;7、竖向承重用螺栓;8、内叶板;9、第二保温层;10、第一保温层;11、外叶板;12、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13、混凝土梁;14、挑板;15、密封胶;16、发泡氯丁橡胶气密条;17、竖向承重预埋钢板;18、竖向承重预埋锚栓;19、竖向承重角钢;20、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21、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22、平面外限位角钢;23、内侧发泡聚乙烯棒;24、聚氨酯发泡;25、等压排水空腔;26、外侧发泡聚乙烯棒;27、耐候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考虑不同气候地区的需求,提出相应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围护结构,综合考虑保温、防火、装饰与建筑围护结构一体化问题,可用在混凝土框架及钢结构框架的围护结构。

如附图1至图8所示,一种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包括三明治外挂墙板,以及用于限位和固定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

所述外挂墙板包括由内向外的内叶板8、第二保温层9、第一保温层10和外叶板11。所述内叶板8上设置有呈网格状结构布置的水平肋梁1和竖向肋梁2,所述水平肋梁1和所述竖向肋梁2突出所述内叶板8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保温层10相接触使得所述内叶板8和所述第一保温层10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二保温层9填充在所述空隙内。所述内叶板8和外叶板11之间通过拉结件连接,所述拉结件布置在所述内叶板8肋梁位置及非肋梁位置,增加结构体的刚度,并且解决了传统拉结件保温层厚度不能大于120mm的限制,能适合严寒地区的保温需求,并且可以应用于被动房。其中,所述拉结件采用高强玻璃纤维拉结件或不锈钢金属拉结件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一保温层10和所述第二保温层9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所述第一保温层10和所述第二保温层9的总厚度为50~150mm,不同气候地区的保温层厚度会有差异;为了减轻自重,所述外叶板11采用容重控制在1600Kg/m3的轻质混凝土,所述轻质混凝土为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质混凝土指轻骨料混凝土,它是由凝胶材料和陶粒为粗骨料,普通砂或陶砂为细骨料配制而成的;所述内叶板8采用普通混凝土增设水平肋梁1及竖向肋梁2的方式。

所述连接节点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和竖向承重连接节点,所述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设置在所述外挂墙板的上部,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和竖向承重连接节点设置在所述外挂墙板的底部。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平面外限位连接节点包括: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20、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21、平面外限位角钢22、平面外限位螺栓4,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20固定在混凝土梁13或挑板14的底部,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21固定在所述内叶板8的顶部水平肋梁1内,所述平面外限位角钢22的一边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20平行、并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钢板20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内叶板8平行、并开设有竖向长圆孔,所述平面外限位螺栓4穿过平面外限位角钢22上的竖向长圆孔与所述平面外限位预埋锚栓21固定连接。所述平面外限位螺栓4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包括: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12、预埋U形板5,定位调节螺栓6;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12固定在混凝土梁13或挑板14的顶部;所述预埋U形板5固定在所述内叶板8的底部水平肋梁1内,所述预埋U形板5的开口朝上、底板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12平行;所述定位调节螺栓6连接在所述预埋U形板5的底板上,所述定位调节螺栓6的底面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预埋钢板12相接触,通过定位调节螺栓6来调整墙板的竖向定位。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竖向承重连接节点包括:竖向承重预埋钢板17、竖向承重预埋锚栓18、竖向承重用螺栓7、竖向承重角钢19,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17固定在混凝土梁13挑板14的顶部,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锚栓18固定在所述内叶板8的底部水平肋梁1内,所述竖向承重角钢19的一边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17平行、并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钢板17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内叶板8平行、并开设有用于调节变形的竖直向长圆孔,所述竖向承重用螺栓7穿过竖向承重角钢19上的竖直向长圆孔与所述竖向承重预埋锚栓18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承重用螺栓7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

如图6和图7所示,上、下相邻的外挂墙板之间形成水平缝,所述水平缝内处设置有用于防水的企口和排水的空腔,所述企口内、位于内叶板8处设置有发泡氯丁橡胶气密条16,所述企口内、位于外叶板11处设置有密封胶15。

如图8所示,左、右相邻的外挂墙板之间形成竖向缝处,所述竖向缝处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侧发泡聚乙烯棒23、聚氨酯发泡24、用于防水和排水的等压排水空腔25、外侧发泡聚乙烯棒26,所述内侧发泡聚乙烯棒23和外侧发泡聚乙烯棒26的外侧均采用耐候密封胶27填缝。

此外,所述内叶板8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用于吊装外挂墙板的吊钉3,所述吊钉3固定在所述内叶板8的顶部水平肋梁1内。所述吊钉3与所述竖向定位调节连接节点几乎位于同一竖线上,在所述竖线上布置有所述竖向肋梁1。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轻质混凝土复合外墙板一体化围护结构的制作安装过程如下:

1.构件制作

在固定模台上进行制作,先浇筑外叶板11,待初凝之前在拉结件之间铺设保温板,保温板铺设两层,第一保温层10整面铺设,第二保温层9层仅在非水平肋梁1及竖向肋梁2处铺设,最后浇筑内叶板8。

2.构件安装

1)通过吊钉3起吊,先将底部通过预埋U形板5支撑在主体结构上,通过定位调节螺栓6来调节竖向及水平定位。

2)定位调整好之后,固定好上下各四个支撑点。

3)整栋楼外墙板安装完毕后,进行竖向缝耐候密封胶27及水平缝隙的密封胶15施工。

外墙围护系统是装配式建筑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我国目前围护结构体系中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减轻外墙板自重从而降低主体结构相关部位的造价,研究高效、快捷的节点连接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夹心保温复合外墙板围护体系技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推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对推动建筑产业化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及社会价值。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