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064发布日期:2019-04-03 00:0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



背景技术:

由于预制厂房、办公楼以及桥梁结构的需要,现有的双T板的跨度及宽度增加,从而造成双T板的重量不断增加,影响实际使用。为了达到重量减小的目的,双T板的顶板通常采用薄壁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薄壁结构的双T板容易产生裂缝,部分裂缝是由于浇筑过程中存在温度应力而形成,同时,这种薄壁顶板在吊装及运输过程中因为受到不均匀扭转力及集中力的作用,端部会发生贯穿性裂缝,影响双T板使用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有必要对双T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应用在预制厂房楼板、大跨度办公楼以及预制桥梁结构中,该双T板通过加厚端部的厚度,并设置加固钢筋,从而在不增加双T板的重量的同时解决薄壁顶板结构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顶板和两个T型板,所述T型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顶板的底部并沿所述水平顶板纵向通长设置;所述水平顶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端部加厚段,在所述端部加厚段内沿纵向至少设置有两组加固钢筋,每组所述加固钢筋包括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的水平加固筋和斜加固筋。

所述水平顶板与所述T型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水平顶板内沿其纵向布置有水平钢筋网,所述T型板内布置有竖向钢筋网。

所述斜加固筋呈倾斜姿态设置于所述T型板与所述水平顶板的连接转角处,所述斜加固筋的下端同所述竖向钢筋网相连接、上端同所述水平钢筋网以及所述水平加固筋相连接。

所述斜加固筋的上端指向所述水平顶板的中心线方向。

所述水平加固筋包括上水平加固筋和下水平加固筋,所述上水平加固筋与所述下水平加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钢筋网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水平顶板的上表面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吊装预埋件。

所述水平顶板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端部加厚段的厚度呈线性加厚,所述端部加厚段靠近所述水平顶板的端部的一侧为加厚最大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水平顶板端部加厚提高端部抗剪力及扭转的能力,防止双T板端部发生裂缝的能力;通过加固钢筋进一步提高端部抗剪力及扭转的能力,减少浇筑过程中应力的影响;构造简单、加工方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的端部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图中标记1-10分别为: 双T板1、水平顶板2、T型板3、端部加厚段4、水平加固筋5、竖向钢筋网6、斜加固筋7、水平钢筋网8、预应力筋9、吊装预埋件10。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1,对端部进行加厚和设置加固钢筋,在不增加双T板1重量的同时解决薄壁顶板结构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如图1-4所示,一种抗裂缝型预应力双T板1,包括水平顶板2和两个T型板3,T型板3垂直对称的设置于水平顶板2的底部,且T型板3沿所述水平顶板纵向通长设置,形成呈“π”状的结构。水平顶板2的两个端部设置加厚的端部加厚段4,端部加厚段4和T型板3内设置有加固钢筋。水平顶板2的上表面呈水平状,端部加厚段4的厚度呈线性加厚,端部加厚段4靠近水平顶板2的端部的一侧为加厚最大处,水平顶板2在端部加厚段4以外的区域可采用薄壁结构。两个T型板3长度与水平顶板2相同,且设置方向与T型板3的侧边平行。水平顶板2与T型板3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结构。水平顶板2的上表面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吊装预埋件10,机械设备通过连接吊装预埋件10实现双T板1的运输和移动作业。端部加厚段4的厚度由双T板1的长度确定。端部加厚段4采用线性加厚的方式从水平顶板2内侧逐步加厚至边缘最厚处,能够在实现端部抗应力的同时,减小一部分的重量,同时其变化幅度较小的力学结构也能够防止裂缝的产生。水平顶板2在两个端部设置端部加厚段4,加大了两个端部的厚度,在浇筑过程中能够有效克服温度应力的影响。

如图1-4所示,水平顶板2内沿其纵向布置有水平钢筋网8,T型板3内布置有竖向钢筋网6。在每个端部加厚段4内沿纵向设置有两组加固钢筋,每组加固钢筋包括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加固筋5和斜加固筋7。

斜加固筋7呈倾斜姿态设置于T型板3与水平顶板2的连接转角处,斜加固筋7的下端同竖向钢筋网6相连接、上端同水平钢筋网8以及水平加固筋5相连接。斜加固筋7的上端指向水平顶板2的中心线方向。水平加固筋5包括上水平加固筋5和下水平加固筋5,上水平加固筋5与下水平加固筋5分别设置于水平钢筋网8的上方和下方。水平加固筋5不限于两个,应依据实际双T板1的厚度进行增加。

水平钢筋网8和竖向钢筋网6是构成双T板1的主体骨架,对双T板1整体结构进行支撑,进一步通过斜加固筋7和水平加固筋5提供额外的辅助力克服吊装运输过程和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在T型板3与水平顶板2之间的端部裂缝以及水平顶板2中部的裂缝的问题。在T型板3的下部设置预应力筋9,对T型板3结构存在预加压力,从而提高双T板1的承载力。水平加固筋5对水平顶板2的端部加厚段4进行加固,提高端部抗剪力及扭转的能力,避免应力对端部加厚段4的影响,减少了水平顶板2中部产生的裂缝的可能性。斜加固筋7将水平加固筋5、竖向钢筋网6、水平钢筋网8依次连接避免浇筑和运输过程中应力导致的撕扯作用对于双T板1的影响,减少了双T板1端部产生的裂缝的可能性。斜加固筋7的倾斜角度控制在30°至50°之间,适宜采用40°的倾斜角度,存在较好的稳定性。斜加固筋7的长度与端部加厚段4的厚度关联,也与端部加厚段4与水平顶板2倾斜角度关联。加固钢筋中涉及的每个钢筋的直径与上述端部加厚段4的厚度相关联,一般情况下,厚度越大钢筋的直径相应增大。上述的水平钢筋网8、竖向钢筋网6,以及斜加固筋7、水平加固筋5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实现相互的连接状态。

本实施例的优点为:通过对水平顶板2端部加厚提高端部抗剪力及扭转的能力,防止双T板1端部发生裂缝的能力;通过加固钢筋进一步提高端部抗剪力及扭转的能力,较少浇筑过程中应力的影响;构造简单、加工方便,适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