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5179发布日期:2019-08-07 01:1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



背景技术:

在传统建筑领域,填充墙大多为砌块结构,先用水泥砂浆砌筑砌块,再用水泥砂浆抹面,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遗弃废料多,全流程均为湿作业,不可能做到文明施工。现在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对填充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非砌筑”,发展干法施工的装配式填充墙,实现自保温、免装饰、管线安装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在装配式建筑隔墙板上,应用最广泛的是蒸压加气条板(又称ALC板),加气混凝土板全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以铝粉为发气材料,配以经防腐处理的钢筋网片,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制成的多气孔板材,该种条板具有轻质、保温、免抹灰、安装快捷、造价低等优点,但也存在板与板的接缝容易开裂,水电管线需重新开槽安装,施工不方便等缺点。

硬质PVC材料具有硬度大、强度高、耐酸碱、耐老化、不吸水,不变形、表面光洁平整、可贴膜装饰(也可涂料装饰)、绝缘性能可靠、甲醛含量低(低于E0级)、加工性能好(可钉、可钻、可锯、可热塑成型)和可回收再利用等特点,是生产隔墙板的理想材料。目前,有部分厂家采用硬质PVC隔墙板拼装成隔墙,采用岩棉、隔音棉、或发泡胶等做作为隔墙板的填充物; 但存在以下缺点:(1)隔音性能差,特别是撞击声隔声性能差;(2)防火性能差,耐火极限达不到60分钟;(3)握钉力差,吊挂性能差。并且,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蓬勃发展,对隔墙板装配的墙体的抗剪及抗冲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硬质PVC隔墙板和蒸压加气条板均为设置预留安装竖向拉结筋的位置,不利于墙体的抗剪及抗冲击,而且对于蒸压加气条板来说还需要重新做装饰。

另外,对于转角墙而言,传统装配式建筑隔墙技术需要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将隔墙板拼装成转角墙,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整体性差,转角处应力大,容易出现装配失稳甚至开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性能、防火性能和吊挂性能好、结构稳定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包括泡沫混凝土和L型PVC骨架;

所述L型PVC骨架包括第一L型面板、第二L型面板、至少一个横筋板和至少一个纵筋板,第一L型面板包括相交的第一纵板和第一横板,第二L型面板包括相交的第二纵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均沿纵向方向y延伸且平行设置,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均沿横向方向x延伸且平行设置;横筋板连接于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之间;纵筋板连接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

横筋板和纵筋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流动汇集的对流孔;所述第一L型面板、第二L型面板、最外端的横筋板和最外端的纵筋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成型腔,所述混凝土成型腔内浇筑有第一泡沫混凝土而使第一泡沫混凝土和L型PVC骨架形成复合阳角墙板;

所述L型PVC骨架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或榫槽部,所述L型PVC骨架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或榫槽部,所述榫头部可与榫槽部配合。

由此,采用面板和筋板一体成型的L型PVC骨架,并通过在筋板上开设对流孔从而将离散的浇筑空腔连接成一个贯通的成型腔,浇筑泡沫混凝土后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不仅制备工艺简单,也大大简化了现场安装施工程序;而且整体性好,结构稳定,使用过程中不易开裂。并且,泡沫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1)流动性好(几乎象水一样),适合泵送,能够自密实,可塑性强;(2)自重轻:干密度为300Kg/m3~500Kg/m3;(3)强度高:抗压强度≥0.5MPa;(4)保温性好:导热系数为0.08W/m·k~0.12W/m·k;(5)隔音性能好:泡沫混凝土为多孔材料,并且其孔隙大多为闭孔结构,隔音性能好;(6)防火性能好:泡沫混凝土是无机不燃材料;(7)握钉力好,吊挂能力强:单点吊挂力≥0.3kN;(8)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不超过300元/m3。可见,L型PVC骨架内填充了泡沫混凝土后,其隔音性能、防火性能和吊挂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良。

L型PVC骨架优选硬质PVC,指的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等)组成,硬度在SHORE D 80以上。

优选最两端的筋板部不开设对流孔,以便于两端形成封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榫头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背向L型PVC骨架凸起形成榫头;所述榫槽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朝向L型PVC骨架凹陷形成与榫头配合的榫槽;

当所述L型PVC骨架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纵板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纵板的端部相连;

当所述L型PVC骨架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横板的端部相连;

当所述L型PVC骨架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一端具有榫槽部时,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纵板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纵板的端部相连;

当所述L型PVC骨架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一端具有榫槽部时,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第一横板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横板的端部相连。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阳角墙板与其他复合条型墙板装配成墙体前,可先在L型PVC骨架的榫头部和榫槽部上涂抹PVC专用胶,然后再通过榫槽配合将复合阳角墙板与其他复合条型墙板拼装在一起,待胶凝固后,两块条板即牢牢粘接在一起,不会开裂,解决了加气条板拼缝出现开裂的问题。

所述榫头的顶部朝向L型PVC骨架凹陷形成可容纳拉结筋的容纳槽。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阳角墙板与其他复合条型墙板装配成墙体时,可在上述容纳槽中安装竖向拉结筋,增加墙体转角处的抗剪抗冲击性能。在榫头中设置容纳拉结筋的容纳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设计巧妙,易于制造成型。

所述L型PVC骨架还包括斜筋板,所述斜筋板连接于第一纵板和第一横板的交点与第二纵板和第二横板的交点之间;所述斜筋板上也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流动汇集的对流孔。斜筋板可增加复合阳角墙板转角处空腔的刚度。

所述L型PVC骨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采用整体挤压成型。

所述第一L型面板和第二L型面板的外表面均附有装饰膜。可减少隔墙板现场装饰工序,节约工期及施工成本,实现墙体成型、保温、装饰施工一体化。

所述第一L型面板和/或第二L型面板安装线管的位置开设有线管槽。

所述线管槽中安装有线管盒,所述线管盒的底部位于泡沫混凝土中,所述线管盒中安装有线管。

制备复合阳角墙板的过程中,可通过先在L型PVC骨架上开设线管槽,再埋入线管盒及安装线管,最后浇筑泡沫混凝土使之成为一个复合整体,与传统技术相比,线盒安装更牢固,并且可省去现场开槽布线的工序,装配时,通过线管上下两端露出的线头与建筑主体的电路连接,安装方便,设计巧妙。

所述横筋板设有多个,多个横筋板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所述纵筋板设有多个,多个纵筋板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L型面板和第二L型面板的厚度均为2.5mm~5mm,所述斜筋板、横筋板和纵筋板的厚度均为2.0mm~4.0mm。

所述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的间距为90mm~150mm,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间距为90mm~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不仅制备工艺简单,也大大简化了现场安装施工程序;而且整体性好,结构稳定,使用过程中不易开裂。与复合条型墙板装配成墙体后,可大大提高墙体在转角处组装的便利性和整体性。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技术存在的隔音、防火和吊挂综合性能差的问题。

2、隔音性能好

泡沫混凝土是闭孔结构材料,其隔音性能要优于开孔结构的加气块或加气条板。

3、防火性能好

PVC骨架的防火等级为B1级,其空腔内浇注(无机不燃材料)泡沫混凝土后,其耐火极限显著提高。100mm厚的硬质PVC条板耐火极限可达1.5小时。

4、吊挂能力强

墙面任一点单点吊挂力≥0.3kN,特殊加强点单点吊挂力≥1.0kN。

5、污渍好清除,防潮,防霉,防蛀虫

PVC骨架吸水率极低(象塑料一样),不会受潮发霉,粘了污渍可以用水擦洗,很容易去除;对于蛀虫来说,PVC材料既无营养,也无味道,没有啃食的兴趣。

6、水电管线安装方便

PVC骨架制备完工,墙体的线管线盒也即制备完工,安装成墙体时只需在条板底下安装横向线管(如果横向线管布置在楼板上,则更利用跟墙体内的竖向线管更好连接)。

7、综合造价低

以100mm厚的墙体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阳角墙板的综合造价(含条板、两面贴装饰膜、条板安装和增值税)约为200元/m2,与传统的蒸压加气条板墙体的综合造价(含条板、条板安装、两面抹灰、两面涂装和增值税)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的结构示意图(线管槽未示出)。

图2为本发明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中的榫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中的榫槽部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泡沫混凝土)。

图例说明:1、L型PVC骨架;11、第一L型面板;111、第一纵板;112、第一横板;12、第二L型面板;121、第二纵板;122、第二横板;13、斜筋板;14、横筋板;15、纵筋板;2、泡沫混凝土;3、第一连接板;31、榫头;32、容纳槽;4、第二连接板;41、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硬质PVC骨架泡沫混凝土复合阳角墙板,包括泡沫混凝土2和L型PVC骨架1;

L型PVC骨架1包括第一L型面板11、第二L型面板12、两个横筋板14和两个纵筋板15,第一L型面板11包括相交的第一纵板111和第一横板112,第二L型面板12包括相交的第二纵板121和第二横板122,第一纵板111和第二纵板121均沿纵向方向y延伸且平行设置,第一横板112和第二横板122均沿横向方向x延伸且平行设置;横筋板14连接于第一纵板111和第二纵板121之间且垂直于第一纵板111和第二纵板121;纵筋板15连接于第一横板112和第二横板122之间且垂直于第一横板112和第二横板122;

最里端的横筋板14和最里端的纵筋板15上均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流动汇集的对流孔;第一L型面板11、第二L型面板12、最外端的横筋板14和最外端的纵筋板15之间形成混凝土成型腔,混凝土成型腔内浇筑有泡沫混凝土2而使泡沫混凝土2和L型PVC骨架1形成复合阳角墙板。

第一L型面板11和第二L型面板12的厚度均优选为2.5mm~5mm,斜筋板13、横筋板14和纵筋板15的厚度均优选为2.0mm~4.0mm。

第一纵板111和第二纵板121的间距优选为90mm~150mm,第一横板112和第二横板122的间距优选为90mm~150mm。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L型PVC骨架1的纵端和横端均设置榫头部,榫头部包括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的中部背向L型PVC骨架1凸起形成榫头31。榫头31的顶部朝向L型PVC骨架1凹陷形成可容纳拉结筋的容纳槽32。相应地,榫头31的四周形成了中空的环形凸台,由于PVC具有一定的弹性,安装拉结筋时,环形凸台可以适当收缩以便拉结筋顺利安装,提高了复合条型墙板的装配适应性。

竖向拉结筋优选采用20mmx20mm热镀锌方管,竖向拉结筋上下两端和建筑主体梁连接。容纳槽的宽度优选为20.2mm,深度优选为25mm。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在L型PVC骨架1的纵端和横端均设置榫槽部,该榫槽部可与其他复合条型墙板上的榫头部配合;如图3所示,榫槽部包括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的中部朝向L型PVC骨架1凹陷形成与榫头31配合的榫槽41。相应地,第二连接板4的四周形成中空的环形凸台,由于PVC具有一定的弹性,榫头31插入榫槽41时,环形凸台可以适当收缩以便榫头31的顺利插入,提高了复合条型墙板的装配适应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L型PVC骨架1的一端设置榫头部,另一端设置可与之配合的榫槽部。

当L型PVC骨架1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时,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与第一纵板111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纵板121的端部相连;

当L型PVC骨架1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一端具有榫头部时,第一连接板3的一端与第一横板112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横板122的端部相连;

当L型PVC骨架1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一端具有榫槽部时,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与第一纵板111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纵板121的端部相连;

当L型PVC骨架1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一端具有榫槽部时,第二连接板4一端与第一横板112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横板122的端部相连。

本实施例中,榫头31的顶部朝向L型PVC骨架1凹陷形成可容纳拉结筋的容纳槽32。

本实施例中,L型PVC骨架1还包括斜筋板13,斜筋板13连接于第一纵板111和第一横板112的交点与第二纵板121和第二横板122的交点之间;斜筋板13上也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流动汇集的对流孔。斜筋板13上也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流动汇集的对流孔。

本实施例中,L型PVC骨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整体挤压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L型面板11和第二L型面板12的外表面均附有装饰膜5。可减少隔墙板现场装饰工序,节约工期及施工成本,实现墙体成型、保温、装饰施工一体化。

本实施例中,第一L型面板11和/或第二L型面板12安装线管的位置开设有线管槽(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线管槽中安装有线管盒(图中未示出),线管盒的底部位于泡沫混凝土中,线管盒中安装有线管(图中未示出)。

在工厂生产带线管槽的复合阳角墙板时,先要根据建筑物电线安装图计算出线管盒的具体安装位置,通过先在L型PVC骨架上开设线管槽,再埋入线管盒及安装线管,最后浇筑泡沫混凝土使之成为一个复合整体,与传统技术相比,线盒安装更牢固,并且可省去现场开槽布线的工序,装配时,通过线管上下两端露出的线头与建筑主体的电路连接,安装方便,设计巧妙。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