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298发布日期:2019-04-03 00:0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养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生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养生时间的长短以及养生时的温湿度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传统的混凝土养生方法,主要有:机械配合人工喷(洒)水养生、薄膜覆盖保湿养生、织物保水覆盖养生、蒸汽养生及喷洒化学养护剂等,各种养生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较为显著的缺点,主要如下:

一、机械配合人工喷(洒)水养生:洒水量大,蒸发速度快,耗费大量水资源;较高位置或复杂部位机械或工人难以到达,不便洒水;需要频繁洒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费时费力费工费机械。

二、薄膜覆盖保湿养生:薄膜多为一次性产品,造成环境污染;薄膜包裹、缠绕工艺繁琐且后期需要多次补水,薄膜极易刺破损坏,养生效果差。

三、织物保水养生:织物覆盖不易固定位置,容易受风吹、人为等因素掀起织物边角而影响局部养生效果,需要大量辅助设施固定织物,养生方法繁琐;织物外层没有防蒸发措施,蒸发量大,需要频繁补水。

四、蒸汽养生:需要搭设专门的蒸汽锅炉,蒸汽锅炉需要专人看管使用,养生成本高;锅炉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条件要求极高,一旦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五、喷洒化学养护剂:成本极高,不经济;化学制剂会使用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污渍,清晰难度大,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上述五种养生方法为当前主要采用的,但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耗费时间、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养生质量不易保证,长期困扰着工程建设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水资源、环境污染、保水保湿效果差、养生难度大、养生效果差、安全条件严格、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内层为吸水性纺织布,所述外层和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

进一步,在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内层为吸水性纺织布,所述夹层由第一夹层、电热丝和第二夹层构成,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设置电热丝,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与第一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夹层由多条车缝线或防水胶线构成多道间隔通道,所述电热丝依次穿过多条间隔通道后与设置在所述夹层一角的插接头相连接构成导电回路,所述插接头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回路为防水电路。

进一步,所述防水布为帆布、无纺布或蜡膜;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第一夹层为棉布,第二夹层为帆布或无纺布。

进一步,所述外层还设置有湿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还设置有湿度探测器,所述湿度探测器与湿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温度显示窗、设定温度显示窗和升温时间设定窗;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湿度显示窗、设定湿度显示窗和供水开关;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与供水系统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的分供水管,每根分供水管都穿插在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子扣。

进一步,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暗扣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暗扣子扣。

进一步,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还连接一段用于固定夹层和外层的布料;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的边长大于外层的边长。

进一步,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棉布设为内层,因为棉布吸水能力强,经久耐用,在外层设置防水布,能有效避免水分散发,起到节水保湿作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能够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3)本实用新型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使用及回收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在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探测器,能够设置温度和湿度,并可以通过供水系统给复合膜供水,使其保持设定湿度,更智能化控制混凝土养生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5)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适用于立面、平面、曲面或斜面的混凝土结构,或各种尺寸桥墩、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接头,2间隔通道,3电热丝,11外层,12第一夹层, 13第二夹层,14内层,15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湿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后期收集处理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帆布,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外层和内层通过车缝连接,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子扣,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连接。使用时根据需要截取长度,然后围在建筑物外围,通过魔术贴将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连接,然后在建筑物顶部浇灌水,外层防水布可以减少水分流失,内层棉布有超强吸水性能,具有保湿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图1,包括外层、内层和夹层,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还连接一段用于固定夹层和外层的布料;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的边长大于外层的边长,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帆布、无纺布或蜡膜,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夹层由第一夹层、电热丝和第二夹层构成,所述第一夹层为棉布,第二夹层为帆布或无纺布,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设置电热丝,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夹层由多条车缝线或防水胶线构成多道间隔通道,所述电热丝依次穿过多条间隔通道后与设置在所述夹层一角的插接头相连接构成导电回路(见图2),所述插接头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回路为防水电路,所述外层与第一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温度显示窗、设定温度显示窗和升温时间设定窗。

进一步,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具体是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暗扣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暗扣子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图1,包括外层、内层和夹层,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还连接一段用于固定夹层和外层的布料;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的边长大于外层的边长,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帆布、无纺布或蜡膜,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夹层由第一夹层、电热丝和第二夹层构成,所述第一夹层为棉布,第二夹层为帆布或无纺布,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设置电热丝,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夹层由多条车缝线或防水胶线构成多道间隔通道,所述电热丝依次穿过多条间隔通道后与设置在所述夹层一角的插接头相连接构成导电回路(见图2),所述插接头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回路为防水电路,所述外层与第一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探测器,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湿度探测器与湿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温度显示窗、设定温度显示窗和升温时间设定窗;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湿度显示窗、设定湿度显示窗和供水开关;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与供水系统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的分供水管,每根分供水管都穿插在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

进一步,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具体是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暗扣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暗扣子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包括外层、内层和夹层,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还连接一段用于固定夹层和外层的布料;所述内层的任意一边的边长大于外层的边长,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帆布,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夹层由第一夹层、电热丝和第二夹层构成,所述第一夹层为棉布,第二夹层为帆布或无纺布,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设置电热丝,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夹层由多条车缝线或防水胶线构成多道间隔通道,所述电热丝依次穿过多条间隔通道后与设置在所述夹层一角的插接头相连接构成导电回路(见图2),所述插接头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回路为防水电路,所述外层与第一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探测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湿度探测器与湿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温度显示窗、设定温度显示窗和升温时间设定窗;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湿度显示窗、设定湿度显示窗和供水开关;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与供水系统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的分供水管,每根分供水管都穿插在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

进一步,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具体是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子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包括外层、内层和夹层,所述外层为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无纺布,所述内层为棉布,所述夹层由第一夹层、电热丝和第二夹层构成,所述第一夹层为棉布,第二夹层为帆布,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设置电热丝,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夹层由多条车缝线或防水胶线构成多道间隔通道,所述电热丝依次穿过多条间隔通道后与设置在所述夹层一角的插接头相连接构成导电回路(见图2),所述插接头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导电回路为防水电路,所述外层与第一夹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通过车缝或防水胶连接,所述外层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探测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湿度探测器与湿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温度显示窗、设定温度显示窗和升温时间设定窗;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实测湿度显示窗、设定湿度显示窗和供水开关;所述湿度控制装置与供水系统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的分供水管,每根分供水管都穿插在所述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

进一步,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所述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具体是所述外层的外围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所述内层的内侧间断性设置有魔术贴子扣。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养生膜结构不仅有效节水保湿,而且设置了加热丝,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电热丝加热,避免保湿剂水凝固,使得混凝土养生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主要适用于立面、平面、曲面或斜面的混凝土结构,或各种尺寸桥墩、路面的混凝土养生,并可以根据施工需求加工成任意形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市政、水利、房建、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行业,具有使用方便、养生效果好、成本低、保护环境、节水、抗低温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的内层浸水或保湿剂后紧贴混凝土面,将需要养生的混凝土面覆盖,复合养生膜的首端和末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

(2)检查第二夹层与内层之间插放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探测器是否偏移,主供水管和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的分供水管是否连接正常,然后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设定湿度、温度;

(3)复合养生膜的连接处交叉放,即第一块复合膜压放在第二块复合膜的内层上,使得保湿性更好,复合养生膜的外层连接处通过防水胶粘接,起到保水作用;

(4)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将温度控制装置自动连通电热丝的电源,通过电热丝发热,达到预设养生温度;当内层的湿度达不到预设值时,湿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主供水管的开关,来保持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建筑构造物养生的保水保湿保温复合养生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生产不同规格。本实用新型的保湿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市售其他保湿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该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