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469发布日期:2019-05-07 22:3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T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



背景技术:

双T板是板、梁结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承载构件,由宽大的板和两根窄而高的肋组成。双T板的肋是双T板的主要的承重部位。

跨度超过30米的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为满足承载力的需求,其肋的配筋结构往往采用梁筋做法,即由梁主筋、矩形箍筋和按一定间距挂设在箍筋两侧段之间的拉筋组成,在制作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时,需要先将制作与双T板的肋的长度适配的梁筋,然后沿梁筋的长度方向往梁筋内穿入多根钢绞线,然后将梁筋连同穿入梁筋内的钢绞线一起吊装入双T板模具,在梁筋内穿入钢绞线难度大,制作困难;梁筋的长度大,吊装困难,且在吊装过程中梁筋容易变形弯曲,影响肋筋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沿双T板的肋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钢筋笼,每个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开口向上的开口箍筋和两块钢筋网片,所述开口箍筋沿左右方向设置,若干所述开口箍筋在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距平行排布,每个所述开口箍筋均包括第一水平段和位于第一水平段的两端向上弯起的两个弯折段,两块所述钢筋网片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两块所述钢筋网片均位于两个弯折段之间,两个所述弯折段分别绑扎或焊接固定在两块钢筋网片上,两块所述钢筋网片的上端之间拉设有若干拉筋,若干所述拉筋在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距排布,针对相邻的两个钢筋笼,每个钢筋笼上的两个钢筋网片上均设有朝向另一个钢筋笼的延伸段,每个钢筋笼上的两个延伸段和另一个钢筋笼上的延伸段一一对应且采用叠搭法相互搭接。

在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双T板配筋结构时,首先使用焊网机焊接制作若干钢筋网片,使用钢筋弯曲机制作钢筋笼的若干开口箍筋和若干拉筋,将两块第一钢筋平行直立放置,将若干开口箍筋倒扣在两块钢筋网片之间,使若干开口箍筋相隔一定间距排布,使开口箍筋的两个弯折段分别位于两个钢筋网片的外侧,将每个开口箍筋上的两个弯折段绑扎或焊接固定在两块钢筋网片上,在钢筋网片上留出没有绑扎或焊接固定开口箍筋的延伸段,即完成钢筋笼的制作,按照上述步骤制作若干钢筋笼,将若干钢筋笼依次吊装入双T板模具的肋槽中,使开口箍筋位于肋槽底部,使相邻两个钢筋笼中的其中一个钢筋笼上的两块钢筋网片的延伸段与另一个钢筋笼上的两块钢筋网片一一对应叠搭在一起,将每两块叠合在一起的延伸段的上部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在一起,此时多个钢筋笼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然后将多条钢绞线平行于双T板模具的肋槽放入多个钢筋笼形成的槽形结构中,然后将若干拉筋相隔一定间距拉设在每个钢筋笼的两个钢筋网片的上部之间。此时即完成了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直接就可以从多个钢筋笼组成的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的开口放入将钢绞线,制作起来十分方便;在吊装时,只需要逐个钢筋笼的吊装,每个钢筋笼的长度相对于使用梁筋做法的梁筋的长度短很多,吊装起来更加轻松,其不容易发生弯曲和形变;由两块钢筋网片和若干开口箍筋组成的钢筋笼与若干拉筋共同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相邻两个钢筋笼通过钢筋网片上的延伸段搭接在一起,进而若干钢筋笼组成的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也呈一个筒状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能与使用梁筋做法时的梁筋媲美,且其制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钢筋网片包括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纵横交叉排布,若干所述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之间形成的每个交叉点均焊接固定。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能通过焊网机焊接成钢筋网片,制作起来十分方便;且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交叉点通过焊接连接,结构强度好。

进一步,每个所述钢筋笼上的两块钢筋网片上的纵向钢筋一一正对设置,每两个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之间设置一个开口箍筋和一个拉筋,所述纵向钢筋绑扎或焊接固定在开口箍筋的弯折段上,所述拉筋紧靠所述纵向钢筋设置,所述拉筋拉设在钢筋网片的最上部的横向钢筋上。每两根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之间的下端连接一个开口箍筋,每两根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的上端连接一个拉筋,一个开口箍筋、一个拉筋和两根纵向钢筋则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矩形箍筋,使其结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每个所述开口箍筋的弯折段的上端均向开口箍筋的内侧设有第二弯勾。在双T板的砼浇筑完成并凝固后,使开口箍筋与混凝土的拉结强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钢筋笼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钢筋笼的右视图;

图4是图1中钢筋笼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中开口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中拉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笼;2、开口箍筋;3、钢筋网片;4、第一水平段;5、弯折段;6、拉筋;7、第二水平段;8、第一弯勾;9、延伸段;10、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第二弯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沿双T板的肋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钢筋笼1,每个钢筋笼1包括若干开口向上的开口箍筋2和两块钢筋网片3,开口箍筋2沿左右方向设置,若干开口箍筋2在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距平行排布,每个开口箍筋2均包括第一水平段4和位于第一水平段4的两端向上弯起的两个弯折段5,两块钢筋网片3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两块钢筋网片3均位于两个弯折段5之间,两个弯折段5分别焊接固定在两块钢筋网片3上,两块钢筋网片3的上端之间拉设有若干拉筋6,拉筋6由中部的第二水平段7和第二水平段7两端向下弯折的第一弯勾8组成,拉筋6两端的第一弯勾8分别勾在左右两侧的钢筋网片3上,以此将拉筋6拉设在两块钢筋网片3之间,若干拉筋6在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距排布,针对相邻的两个钢筋笼1,每个钢筋笼1上的两个钢筋网片3上均设有朝向另一个钢筋笼1的延伸段9,每个钢筋笼1上的两个延伸段9和另一个钢筋笼1上的延伸段9一一对应且采用叠搭法相互搭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弯折段5还可以通过绑扎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两块钢筋网片3上。

在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双T板配筋结构时,首先使用焊网机焊接制作若干钢筋网片3,使用钢筋弯曲机制作钢筋笼1的若干开口箍筋2和若干拉筋6,将两块第一钢筋平行直立放置,将若干开口箍筋2倒扣在两块钢筋网片3之间,使若干开口箍筋2相隔一定间距排布,使开口箍筋2的两个弯折段5分别位于两个钢筋网片3的外侧,将每个开口箍筋2上的两个弯折段5绑扎或焊接固定在两块钢筋网片3上,在钢筋网片3上留出没有绑扎或焊接固定开口箍筋2的延伸段9,即完成钢筋笼1的制作,按照上述步骤制作若干钢筋笼1,将若干钢筋笼1依次吊装入双T板模具的肋槽中,使开口箍筋2位于肋槽底部,使相邻两个钢筋笼1中的其中一个钢筋笼1上的两块钢筋网片3的延伸段9与另一个钢筋笼1上的两块钢筋网片3一一对应叠搭在一起,将每两块叠合在一起的延伸段9的上部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在一起,此时多个钢筋笼1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然后将多条钢绞线平行于双T板模具的肋槽放入多个钢筋笼1形成的槽形结构中,然后将若干拉筋6相隔一定间距拉设在每个钢筋笼1的两个钢筋网片3的上部之间。此时即完成了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直接就可以从多个钢筋笼1组成的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的开口放入将钢绞线,制作起来十分方便;在吊装时,只需要逐个钢筋笼1的吊装,每个钢筋笼1的长度相对于使用梁筋做法的梁筋的长度短很多,吊装起来更加轻松,其不容易发生弯曲和形变;由两块钢筋网片3和若干开口箍筋2组成的钢筋笼1与若干拉筋6共同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相邻两个钢筋笼1通过钢筋网片3上的延伸段9搭接在一起,进而若干钢筋笼1组成的双T板的肋的配筋结构也呈一个筒状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能与使用梁筋做法时的梁筋媲美,且其制作更加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钢筋网片3包括若干横向钢筋10和若干纵向钢筋11,若干横向钢筋10和若干纵向钢筋11纵横交叉排布,若干横向钢筋10和若干纵向钢筋11之间形成的每个交叉点均焊接固定。横向钢筋10和纵向钢筋11能通过焊网机焊接成钢筋网片3,制作起来十分方便;且横向钢筋10和纵向钢筋11的交叉点通过焊接连接,结构强度好。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每个钢筋笼1上的两块钢筋网片3上的纵向钢筋11一一正对设置,每两个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11之间设置一个开口箍筋2和一个拉筋6,纵向钢筋11绑扎或焊接固定在开口箍筋2的弯折段5上,拉筋6紧靠纵向钢筋11设置,拉筋6拉设在钢筋网片3的最上部的横向钢筋10上。每两根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11之间的下端连接一个开口箍筋2,每两根一一对应的纵向钢筋11的上端连接一个拉筋6,一个开口箍筋2、一个拉筋6和两根纵向钢筋11则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矩形箍筋,使其结构稳定性更好。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每个开口箍筋2的弯折段5的上端均向开口箍筋2的内侧设有第二弯勾12。在双T板的砼浇筑完成并凝固后,使开口箍筋2与混凝土的拉结强度更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