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7846发布日期:2019-07-10 09:20阅读:3276来源:国知局
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消防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城市旧小区中居住老人比例较高,老年人体力弱,居住于二至七楼,上下楼不便,尤为腿脚不便老人,因此四至七层以下楼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老化是指对老年人或有身体障碍人士,为实现能够进行自立生活,对现有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和改建。

目前,旧楼小区加装电梯改造项目均采用小区楼层外部安装独立电梯钢结构井道,其结构四周封闭,井道内上下运行电梯,并为每层留有进出入电梯口层站,便于人员搭乘外部电梯上下。

现有四至七层楼房,特别是顶层建造加装房屋楼房,而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并未充分考虑顶层一旦发生火灾,顶层人员如何安全逃生问题;因为,现有改造方式只将外部电梯最上层进出口延伸至六层与五层之间的走廊窗户上(或者说外部电梯只能到达第六层),并没为顶层建筑物设置除电梯外其它进出口;同时,顶层一旦发生火灾,外部电梯立即处于关停状态,顶层以下居住人员可从原步行梯逃生通道逃离至安全区域,而处于顶层建筑物或滞留人员则不能通过原楼内步行梯逃离,只能留守等待救援,这很易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因此设计一款针对旧楼房顶层(特别是顶层加装建造物的)发生火灾可迅速方便从下一层步行梯逃生的老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它可预防顶层发生火灾逃生危险,一旦楼房发生火灾,顶层加装建筑物内滞留人员可通过本逃生通道迅速从顶层徒步至下一层楼内步行梯进行逃生至安全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包括电梯井钢结构,所述电梯井钢结构四周封闭,内部安装能上下运行电梯,并连接每一层层站;每一层居住者能通过层站自由进出电梯进行上下;所述电梯井钢结构由原有楼房高度向上延长一层,即所述电梯能够提升至顶层;位于所述顶层上设有与所述电梯对应连接的顶层平台连廊,所述顶层平台连廊位于所述电梯井钢结构外部,连廊的逃生出口连通外向斜梯,所述外向斜梯连接水平连廊,所述水平连廊接至内向斜梯,所述内向斜梯出口至顶层下方楼层步行梯连廊上;由所述外向斜梯、水平走廊和内向斜梯组成的直角旋转扶梯结构,结构旋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梯井钢结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旋转扶梯结构宽度为不小于九十厘米(优选九十厘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逃生通道是在原有电梯井钢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连接顶层平台的顶层平台连廊和便于逃生至下一层步行梯的直角形旋转扶梯;其中顶层平台连廊是用于连接顶层平台与外部电梯井结构部的;若顶层一旦发生火灾,电梯是处于关闭状态情况的,顶层人员能轻松快速地通过顶层平台连廊和直角旋转扶梯下至位于顶层下方楼层之间的走廊步行梯内,并接着通过原老旧楼房内的自有逃生步行梯进行逃离至安全区;由于顶层平台连廊和直角旋转扶梯机构全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钢结构外部,保证美观同时还无需对原有老旧楼层结构进行改造,节约了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的成本和降低施工难度,大大保证了处于顶层或顶层建筑物内滞留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逃生通道整体机构简单、维护和安装成本低、提供了一种新的顶层逃生通道构思,值得推广和借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电梯井钢结构,2.电梯,3.内向斜梯,4.水平走廊,5.顶层平台连廊,6.每一层层站,7.外向斜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结合说明书附图一至五所示,一种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包括电梯井钢结构1,所述电梯井钢结构1四周封闭,内部安装能上下运行的电梯2,并连接每一层层站6;每一层居住者能通过层站6自由进出电梯2进行上下;所述电梯井钢结构1由原有的楼层高度向上延长一层高度,即所述电梯2能够提升至顶层;位于所述顶层上设有与所述电梯2对应连接的顶层平台连廊5,所述顶层平台连廊5位于所述电梯井钢结构1外部,连廊5的逃生出口连通外向斜梯7,所述外向斜梯7连接水平走廊4,所述水平走廊4连接内向斜梯3,所述内向斜梯3出口至顶层下方的楼层间步行梯走廊上;由所述外向斜梯7、水平走廊4和内向斜梯3组成的直角形旋转扶梯结构,该结构直角旋转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梯井钢结构1外壁上。

为节约施工成本和避免逃生期间发生踩踏拥挤事件发生,将所述直角旋转扶梯结构的宽度设为九十厘米。

顶层一旦发生火灾时,请按照如下指示逃离,结合说明书附图五所示,首先,位于顶层平台上的人员请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有序通过顶层平台连廊5,向逃生人员右手边方向,下外向斜梯7,接着向左手边水平走廊4前行,最后向左手边的内向斜梯3下去至顶楼下一层之间的走廊(安装前窗户已经拆除打通的)上,并沿着该层内原有的步行梯向下层步行梯逐一逃生至安全区域。(需要说明是,一旦顶层发生火灾或者其他楼层发生火灾电梯2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