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5077发布日期:2019-06-11 22:3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的塞缝体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十分频繁,但是传统的后浇带技术会增加工程降水成本、长期暴露产生裂缝、遗留工程安全隐患和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时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增加一道钢筋混凝土底板或导墙,增加混凝土底板或导墙中间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挤塑聚苯板等柔性材料。该结构既可以起到防水目的又可以保证后浇带的伸缩、沉降等功能,但是目前施工时该柔性材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会发生上浮或位置偏移等问题。

鉴于此,为了改善一般施工方法柔性塞缝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上浮或位置偏移等问题,亟待一种简单有效的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提高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一个公开号为CN203668975U、公开日为2014-06-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抗渗混凝土结构,其包括持力层(106),设置在持 力层(106)上方的混凝土垫层(105),基坑上设置的筏板(1),内部设有倒梯 形加强区受力钢筋(11),设置在筏板(1)内侧的沉降后浇带(4)及沉降后浇 带(4)下方的倒梯形加强区(5),筏板(1)下方、倒梯形加强区(5)上方为混凝 土加强浇筑区(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筏板(1)内部为筏板混凝土浇筑区 (101),筏板混凝土浇筑区(101)外侧分别设有筏板(1)的下部受力钢筋Ⅰ (2)及筏板(1)的上部受力钢筋Ⅱ(3),受力钢筋Ⅱ(3)上方为混凝土表面 Ⅰ(103),受力钢筋Ⅰ(2)下方为混凝土表面Ⅱ(104);所述的筏板混凝土浇 筑区(101)下方设有倒梯形加强区(5),倒梯形加强区(5)下侧设有防水层 (10);所述的混凝土表面Ⅰ(103)上方设有高层区(6),低层区(7),且高 层区(6)与低层区(7)之间设有沉降后浇带(4),所述的低层区(7)右下侧,沉降后浇带(4)左下侧的筏板(1)下部的受力钢筋Ⅰ(2)处设有抗裂加强构 造钢筋(8),高层区(6)、低层区(7)中间设置的沉降后浇带(4)厚度中间 部位安装止水钢板(9)。该结构是为了解决后浇带设计为柔性连接时,所存在的问题,显然,该结构虽然与本申请的应用相近,但是结构上并不能达到本申请所要求的上述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具体如下:

一种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基础底板底部设置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内设置柔性防水层;基础底板内部设置两侧拉筋,基础底板中间位置于两侧拉筋之间具有伸缩缝,且伸缩缝内设置柔性塞缝体,柔性塞缝体两侧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柔性塞缝体底部设有框格式不锈钢底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上于柔性塞缝体两侧分别设置塞缝体导槽,竖向不锈钢夹片下部设置在塞缝体导槽内。

优选的,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底部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优选的,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不锈钢粘剂。

优选的,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上设置底片固定钉,并通过底片固定钉穿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深入至素混凝土垫层内将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固定于素混凝土垫层上。

优选的,竖向不锈钢夹片上外侧设置不锈钢挂耳,并通过不锈钢挂耳将竖向不锈钢夹片固定于两侧拉筋上。

优选的,竖向不锈钢夹片上部设置对夹夹片,对夹夹片穿过两个竖向不锈钢夹片并将二者固定。

优选的,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0mm。

优选的,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45mm。

优选的,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厚度为10mm,宽为300mm。

优选的,塞缝体导槽为不锈钢片,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柔性塞缝体两侧设置塞缝体导槽,并在导槽上部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可保证柔性塞缝体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在槽钢加强型基础侧模外侧设置单元式钢管架,可提高杯口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素混凝土垫层、2柔性防水层、3外贴式橡胶止水带、4柔性塞缝体、5基础底板、6两侧拉筋、7框格式不锈钢底片、8底片固定钉、9不锈钢粘剂、10塞缝体导槽、11竖向不锈钢夹片、12不锈钢挂耳、13对夹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装置和常规方法。

一种柔性塞缝体固定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具体包括基础底板5,基础底板5底部设置素混凝土垫层1,素混凝土垫层1的厚度为100mm,素混凝土垫层1内设置柔性防水层2,柔性防水层2的厚度为45mm;基础底板5内部设置两侧拉筋6,两侧拉筋6的直径为10mm,布置一道基础底板5中间位置于两侧拉筋6之间具有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也就是左右的两侧拉筋6的间距为450mm;且伸缩缝内设置柔性塞缝体4,柔性塞缝体4为聚苯板,其宽度为40mm。

柔性塞缝体4两侧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不锈钢夹片11的厚度为4mm,柔性塞缝体4底部设有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厚度为10mm,宽为300mm,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上于柔性塞缝体4两侧分别设置塞缝体导槽10,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下部设置在塞缝体导槽10内,塞缝体导槽10也为不锈钢片,厚度为5mm。

如图2所示,在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的底部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橡胶止水带3的宽度为100mm,同时在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设置不锈钢粘剂9,不锈钢粘剂9将不锈钢底片7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粘结。

如图2所示,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上设置底片固定钉8,底片固定钉8的直径12mm,长度视情况而定,通过底片固定钉8穿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深入至素混凝土垫层1内将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固定于素混凝土垫层1上。

如图2所示,在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上外侧设置不锈钢挂耳12,不锈钢挂耳12的厚度为4mm,宽为50mm,不锈钢挂耳12位于竖向不锈钢夹片11的中部,通过不锈钢挂耳12将竖向不锈钢夹片11固定于两侧拉筋6上。

如图2所示,在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上部设置对夹夹片13,对夹夹片13穿过两个竖向不锈钢夹片11并将二者固定。具体的,对夹夹片13布置于竖向不锈钢夹片11顶部,用于将不锈钢夹片11的顶端固定。对夹夹片13的厚度为4mm,宽度为10cm,在不锈钢夹片11每隔40cm布置一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