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269发布日期:2019-05-07 22:2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轻型木结构建筑主要是由木构架墙、木楼盖和木屋盖系统构成的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木产品建造而成的,承担并传递作用于结构上的各类载荷。目前,轻型木结构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地区的住宅以及商业和工业项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亚洲的日本,欧洲的芬兰、瑞典,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民居建筑中已普遍推广了现代木结构住宅,已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无论是建筑风格、结构体系、营造方式均有各自特色,是目前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先进代表。

参照图1,现有的轻型木结构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基墙1、固定于混凝土基墙1上的防腐木3以及通过防腐木3固定于墙体上方的桁架4。桁架4外部最终会用屋面板、防水卷材以及屋面瓦封闭起来,但是其位于房檐的位置处要留有通风孔,通风孔上设置望板7。

现有的轻型木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雨水和水雾会通过通风孔进入防腐木3和混凝土基墙1形成的间隙中;同时雨水也可以通过渗透找平砂浆层6进入上述间隙中,两种情况都会对防腐木3的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其通过结构改进,有效保护了防腐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墙、设置于混凝土基墙外侧的找平砂浆层、固定于混凝土基墙上的防腐木以及固定于防腐木上的桁架,还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基墙上并靠防腐木设置的挡木,所述挡木位于防腐木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木的设置延长了渗水进入防腐木和混凝土基墙之间间隙的路径,保护更为完全,使得渗水不易对防腐木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砂浆层覆盖所述挡木以及防腐木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找平砂浆层能对挡木和防腐木的底部间隙和顶部间隙起到保护作用,使得渗水进入更为不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木的顶部与所述防腐木的顶部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找平砂浆层的覆盖,降低其后期开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找平砂浆层和混凝土基墙之间的保温一体化结构以及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防腐木布置方向设置且其上侧嵌入防腐木中下侧插入保温一体化结构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木底部嵌入有挡水板,挡水板插入保温一体化结构中间的柔软部位,这样渗水要走一个曲折的渗水路径,路径基本被阻断,防腐木被充分保护了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板的横截面呈T字型,其包括竖向板和横向板,所述挡木下侧开设有用于嵌入挡水板的T型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安装中,工作人员采用直接下压挡木的方式将挡水板插入保温一体化结构中,但是由于挡木本身厚度不大,加至挡水板较为锋利,常常出现挡木开裂的问题。

为此我们将挡水板设置为包括竖向板和横向板两部分的结构,在挡木上开设有配合挡水板的T型嵌槽。改进挡水板的结构后,使其对挡木的线作用力变成了对挡木的面作用力,使得挡木在安装中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防腐木和混凝土基墙之间的防水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混凝土墙体湿气上传影响防腐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木和防水垫通过预埋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腐木和防水垫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挡木的设置延长了渗水进入上述间隙的路径,同时找平砂浆层的包覆也超过了保温一体化结构的顶部,保护更为完全,两方面的改进使得渗水不易对防腐木造成影响;

2.挡水板的设置使得渗水要走一个曲折的渗水路径,路径基本被阻断,防腐木被充分保护了起来;

3.T字型挡水板的设置使得挡木不易被损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剪力墙配合轻型木结构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混凝土剪力墙配合轻型木结构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墙;2、防水垫;3、防腐木;4、桁架;5、保温一体化结构;6、找平砂浆层;7、望板;8、防虫网;9、挡木;10、挡水板;100、竖向板;101、横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基墙与木结构屋架的混合式安装结构,参照图2,主要包括位于下部的现浇混凝土基墙1以及位于墙体上方且与混凝土基墙1固定的桁架4。现浇混凝土基墙1的综合建造成本较低,而桁架4韧性大,结构轻,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性,对于瞬间冲击载荷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发生位移时可由自身的弹性复位而不致发生倒塌,相比现有建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具体的,在混凝土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一体化结构5,在保温一体化结构5的外侧设置有找平砂浆层6。保温一体化结构5可以选用保温板。

在混凝土基墙1的顶部间隔设置有预埋螺栓,同时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水垫2,在防水垫2上面设置有防腐木3。预埋螺栓的端部穿入防腐木3且配合有螺帽,以此将防水垫2和防腐木3连接为一体。

桁架4通过“人”字形角板固定在防腐木3上。桁架4伸出混凝土基墙1外的部分为屋檐,其底部开设有通风孔,用于室外和桁架4内部的通风。桁架4位于室内部分的底部后期会安装石膏板进行封闭,同时其顶部后期也会进行密封,整体形成空腔结构,通过通风孔能较为流畅的和室外交换空气,使得室内较为干燥且冬暖夏凉。

桁架4上的通风孔由望板7遮挡,在望板7的中部设置有防虫网8,在保持通风的同时阻止蚊虫进入。

在实际使用中,雨水和水雾会通过防虫网8进入防腐木3、防水垫2以及混凝土基墙1三者形成的间隙中;同时雨水也可以通过渗透找平砂浆层6进入上述间隙中,两种情况都会对防腐木3的寿命造成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保温一体化结构5的顶部设置挡木9,挡木9紧靠防腐木3设置,其顶部和防腐木3平齐;同时找平砂浆层6包覆挡木9。挡木9的设置延长了渗水进入上述间隙的路径,同时找平砂浆层6的包覆也超过了保温一体化结构5的顶部,保护更为完全,两方面的改进使得渗水不易对防腐木3造成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防腐木3的保护,我们在挡木9底部插接有挡水板10,挡水板10插入保温一体化结构5中间的柔软部位,这样渗水要走一个曲折的渗水路径,路径基本被阻断,防腐木3被充分保护了起来。

实际安装中,工作人员采用直接下压挡木9的方式将挡水板10插入保温一体化结构5中,但是由于挡木9本身厚度不大,加至挡水板10较为锋利,常常出现挡木9开裂的问题。

结合图3 ,为此我们将挡水板10设置为包括竖向板100和横向板101两部分的结构,竖向板100和横向板101形成结构的横截面呈T字型。使用时,横向板101保持水平,竖向板100位于横向板101下方。在挡木9上开设有配合挡水板10的T型嵌槽。改进挡水板10的结构后,使其对挡木9的线作用力变成了对挡木9的面作用力,使得挡木9在安装中不易损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