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节点网架小单元地面焊接抓拼胎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317发布日期:2019-06-05 22:1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节点网架小单元地面焊接抓拼胎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球节点网架小单元地面焊接抓拼胎模,属于网架焊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架结构具有空间受力小、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其中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具有大跨距,强度大,重量轻,造型美观,无需支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体育馆,大宾馆,大饭店及娱乐场馆。但是网架结构是空间结构,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目前网架结构的拼装方法有:高空散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提升法、整体吊装法等。高空操作风险高、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而在整体提升或整体吊装是在地面拼装,比高空作业要安全,但是由于网架为空间结构,确定各球节点及杆件的空间位置也比较麻烦,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支撑网架各球节点和杆件,方便地面焊接的抓拼胎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节点网架小单元地面焊接抓拼胎模,包括底架、底球座、顶球撑杆、杆件斜撑和钢丝绳;

所述底架为四根长杆首尾相接构成的一个方形或矩形框架;

所述底球座的结构为:底球托为竖直设置的圆管,定位板中部开有内径与底球托外径相适应的通孔,安装板水平设置,定位板由多个撑板支撑在安装板的上方,底球托的下端插入定位板中部的通孔中触及安装板;

所述顶球撑杆的结构为:固定杆和活动杆均竖直设置,固定杆上固定有一上一下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通孔,活动杆插装在两个连接板上的通孔内,固定杆上固定有改向支撑,活动杆上固定有吊耳,所述改向支撑和吊耳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且改向支撑的位置高于吊耳,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有顶球托,顶球托为平板上固定一竖直圆管的结构;

所述杆件斜撑的结构为:导向螺纹管固定在支撑杆的顶部,螺杆套装在导向螺纹管内,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把手,另一端固定有杆件托板;

所述底架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一个底球座,底架内部具有多个加强杆,底架中央的加强杆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顶球撑杆中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每个底球座旁均设置有一个杆件斜撑,杆件斜撑中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底球座的安装板上,杆件托板的位置、角度与杆件的位置、角度相适应;

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顶球撑杆中活动杆上的吊耳上,另一端经过固定杆上的改向支撑后活动连接到底架上。

所述顶球撑杆中还包括一根或多根顶杆,顶杆倾斜设置,顶端固定在固定杆的上部,底端固定在底架上。

所述顶球撑杆中固定杆上的改向支撑为具有通孔的板,或为定滑轮。

所述杆件斜撑中的把手为手柄,或为手轮。

所述长杆为圆管,或为型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网架结构小单元中的每个球节点和杆件均进行可靠的定位、支撑,使得地面焊接时方便、快捷,降低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保证了焊接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顶球撑杆中设计了固定杆和活动杆两根杆,活动杆可上下调整,从而使得顶球高度可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的杆件斜撑可调节,可满足不同角度杆件的可靠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球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球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杆件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架,2为底球座,3为顶球撑杆,4为杆件斜撑,5为钢丝绳,6为长杆,7为底球托,8为定位板,9为安装板,10为撑板,11为固定杆,12为活动杆,13为连接板,14为改向支撑,15为吊耳,16为顶球托,17为导向螺纹管,18为支撑杆,19为螺杆,20为把手,21为杆件托板,22为加强杆,23为支撑板,24为杆件,25为球节点,26为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节点网架小单元地面焊接抓拼胎模,包括底架1、底球座2、顶球撑杆3、杆件斜撑4和钢丝绳5;

所述底架1为四根长杆6首尾相接构成的一个方形或矩形框架;

所述底球座2的结构为:底球托7为竖直设置的圆管,定位板8中部开有内径与底球托7外径相适应的通孔,安装板9水平设置,定位板8由多个撑板10支撑在安装板9的上方,底球托7的下端插入定位板8中部的通孔中触及安装板9;

所述顶球撑杆3的结构为:固定杆11和活动杆12均竖直设置,固定杆11上固定有一上一下两个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开有通孔,活动杆12插装在两个连接板13上的通孔内,固定杆11上固定有改向支撑14,活动杆12上固定有吊耳15,所述改向支撑14和吊耳15位于两个连接板13之间,且改向支撑14的位置高于吊耳15,所述活动杆12的顶部固定有顶球托16,顶球托16为平板上固定一竖直圆管的结构;

所述杆件斜撑4的结构为:导向螺纹管17固定在支撑杆18的顶部,螺杆19套装在导向螺纹管17内,螺杆19的一端固定有把手20,另一端固定有杆件托板21;

所述底架1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一个底球座2,底架1内部具有多个加强杆22,底架1中央的加强杆22上固定有支撑板23,所述顶球撑杆3中固定杆11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板23上;每个底球座2旁均设置有一个杆件斜撑4,杆件斜撑4中支撑杆18的底端固定在底球座2的安装板9上,杆件托板21的位置、角度与杆件24的位置、角度相适应;

所述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在顶球撑杆3中活动杆12上的吊耳15上,另一端经过固定杆11上的改向支撑14后活动连接到底架1上。

所述顶球撑杆3中还包括一根或多根顶杆26,顶杆26倾斜设置,顶端固定在固定杆11的上部,底端固定在底架1上。

所述顶球撑杆3中固定杆11上的改向支撑14为具有通孔的板,或为定滑轮。

所述杆件斜撑4中的把手20为手柄,或为手轮。

所述长杆6为圆管,或为型钢。

使用时,先调节活动杆12的高度,调节时,放松和拉紧钢丝绳5即可,调节好后,将钢丝绳5固定到底架1上,即固定了活动杆12的高度,将四个球节点25放置在四个底球托7上,一个球节点25放置在顶球托16上,用吊车吊来杆件24,调节杆件斜撑4,定位杆件24的下端,调整吊车吊钩的位置定位杆件24的上端,将杆件24的上端与顶球托16上的球节点25点焊在一起后即可撤走吊车,定位好四个杆件后,统一完成焊接,方便、快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