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7408发布日期:2019-06-13 09:3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楼梯的扶手组件,特别是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



背景技术:

木楼梯的扶手主要包括首尾的端部、中间的直段和连接相邻两直段的转角段。木楼梯的安装顺序一般是,先装一排小立柱,将直段扶手安装在小立柱上,然后安装扶手转角段和端部。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小立柱的数量较多,直段扶手在安装完后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现有的转角段扶手都是预先做好的整个部件,无法调整,这就导致转角段在和直段拼合时产生较大的段差,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转角段和直段的贴合。因此,现有的木楼梯扶手转角部存在无法调整、美观程度不高和不易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调整、美观程度高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包括第一衔接件和第二衔接件;所述的第一衔接件上设有圆柱状的第一拼合部,第一拼合部的端面上设有螺柱;所述的第二衔接件上设有圆柱状且直径与第一拼合部相同的第二拼合部,第二拼合部的端面上设有与螺柱配合的光孔,第二衔接件上还设有与光孔连通的操作仓,操作仓内设有与螺柱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螺纹具有轴向的缺口;所述光孔的内壁设有轴向的流道;所述第二拼合部或/和第一拼合部的端面上设有与流道连通的流槽。

前述的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中,所述的流槽包括至少两道环槽,环槽之间经直槽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中,所述的光孔为阶梯孔,且靠近操作仓的一侧为阶梯孔的大孔。

前述的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中,所述的阶梯孔的大孔和小孔之间经锥孔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的连接衔接件来适应直段的扶手,由此有效减少甚至消除直段安装误差引起的直段与转角段之间的段差。由此,扶手的美观程度更好,而且只需要转动螺母即可锁紧两个衔接件,使直段和转角段之间的贴合更容易。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流槽结构便于胶水流进拼合部的端面,由此完全紧固转动连接处,保证结构强度。由于拼合部是圆柱状的,因此两衔接件之间的转动不会产生段差。

更进一步地,流槽的结构便于胶水流通,使紧固效果更好。

更进一步地,光孔是阶梯孔结构,而且大小孔经锥孔连接,便于胶水的流动,保证紧固效果,保证结构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调整、美观程度高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衔接件的仰视图;

图5是图4在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第一衔接件,11-第一拼合部,12-螺柱,20-第二衔接件,21-第二拼合部,22-光孔,23-操作仓,24-流道,25-流槽,30-螺母,3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易贴合的木楼梯弯角,包括第一衔接件10和第二衔接件20;所述的第一衔接件10上设有圆柱状的第一拼合部11,第一拼合部的端面上设有螺柱12;所述的第二衔接件20上设有圆柱状且直径与第一拼合部11相同的第二拼合部21,第二拼合部21的端面上设有与螺柱12配合的光孔22,第二衔接件20上还设有与光孔22连通的操作仓23,操作仓23内设有与螺柱12配合的螺母30;所述螺母30的螺纹具有轴向的缺口31;所述光孔22的内壁设有轴向的流道24;所述第二拼合部21或/和第一拼合部11的端面上设有与流道24连通的流槽25。

所述的流槽25包括至少两道环槽,环槽之间经直槽相连接。

所述的光孔22为阶梯孔,且靠近操作仓23的一侧为阶梯孔的大孔。

所述的阶梯孔的大孔和小孔之间经锥孔相连接。

工作原理:

第一衔接件10的螺柱12穿过第二衔接件20的光孔22,并与螺母30相连接。该螺母30同为木质的螺母30。此时,螺母30并没有拧紧,第一衔接件10和第二衔接件20之间还可以相对转动。

在将两个衔接件分别对好两个直段扶手后,拧紧螺母30即可实现两个衔接件的预紧。然后将整个弯角竖放,通过操作仓23,向螺母30灌胶水。胶水经由螺母30上的缺口31、光孔22上的流道24至流槽25,实现两个衔接件的粘合。进一步拧紧螺母30,等待胶水干涸即可实现两衔接件以及螺母30之间的完全固定,保证结构强度,进而与直段扶手粘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