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899发布日期:2019-08-16 21:3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楼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5178487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其包括预制底板和多个桁架,桁架的下端浇筑在预制底板内,桁架的上端预留在预制底板上方,其通过在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以将桁架的上端埋在混凝土叠合层中,从而形成整个楼板,施工方便。

但是,在实现生产预制底板的过程中,桁架的上端预留在预制底板上方,生产完成的预制底板将依次堆叠,从而桁架将直接受到上方预制底板的压力,导致桁架易变形,甚至被压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其具有可增大堆叠时预制底板的间距,避免桁架受到压力,从而可对桁架提供有效防护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板上设有桁架,所述预制底板上设有四个以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高于桁架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支撑块分置于预制底板上,优选的可置于四个角落,保证支撑块的顶端高于桁架的顶端,再堆叠下一预制底板,这样,支撑块将对预制底板进行支撑,桁架的顶端低于支撑块,因此桁架将不与其上方的预制底板接触,从而可对桁架进行有效的防护,桁架不会受压变形,整体上具有可增大堆叠时预制底板的间距,避免桁架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可对桁架提供有效防护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底板上开设有与支撑块相适配的支撑槽,所述支撑块插设在支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可较稳定的插设于支撑槽内,使得支撑块的底部不易滑动,此外,当取出支撑块进行实际浇筑时,支撑槽可提升浇筑层与预制底板的接触面积,使得预制底板与浇筑层连接更稳定,进一步提升了本案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插设在支撑槽内,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以上的插孔,所述活动块的底面与固定块的顶面相平行,所述活动块的底面上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插块插设在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块插入不同的插孔内可调节活动块顶面的高度,从而可调节相邻的预制底板堆叠的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桁架,提升了本案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底端设有磁铁一,所述插孔的槽底设有与磁铁一磁性相吸的磁铁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一和磁铁二可使得插块较稳定的抵接在插孔内,进一步提升了本案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一的底端设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插入插孔的过程中,导向面可抵着插孔的槽口滑动,使得插块插入插孔的过程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把手将固定块拔出支撑槽,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持握。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闲置时可将把手转动至与固定块的侧壁贴合,从而使得本案闲置时的空间占用率更低,便于支撑块闲置时的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把手转动连接在容置孔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闲置时,可将把手转动至收纳于容置孔中,进一步的减少本案闲置时的空间占用率,使得本案的支撑块存储时更紧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预制底板上设有四个以上的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高于桁架的顶端,先将支撑块分置于预制底板上,优选的可置于四个角落,再堆叠下一预制底板,这样,支撑块将对预制底板进行支撑,桁架不与其上方的预制底板接触,整体上具有可增大堆叠时预制底板的间距,避免桁架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可对桁架提供有效防护的优势;

2、采用了预制底板上开设有与支撑块相适配的支撑槽,支撑块插设在支撑槽内,支撑块可较稳定的插设于支撑槽内,使得支撑块的底部不易滑动,进一步提升了本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块与活动块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预制底板;10、支撑槽;11、桁架;2、支撑块;21、固定块;210、插孔;22、活动块;221、插块;31、磁铁一;311、导向面;32、磁铁二;4、把手;40、容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防护桁架11的叠合楼板,参照图1,其包括预制底板1,预制底板1上设有桁架11,预制底板1上开设有四个支撑槽10,支撑槽10内适配的插设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顶端高于桁架11的顶端,以使得支撑块2对堆叠的预制底板1提供支撑,从而有效防护桁架11,支撑块2包括固定块21和活动块22,固定块21的底端插设在支撑槽10内。

参照图2,固定块21的顶面倾斜设置,固定块21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以上的插孔210,插孔210槽口的高度依次递减,活动块22的底面与固定块21的顶面相平行,活动块22的底面粘连有与插孔210相适配的插块221,插块221插设在插孔210内,以调节活动块22顶端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桁架11。

参照图2,插块221的底端设有磁铁一31,插孔210的槽底设有与磁铁一31磁性相吸的磁铁二32,磁铁一31的底端设有导向面311,以便于磁铁一31插入插孔210内。

参照图3,固定块21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孔40,容置孔40内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有把手4,把手4可收纳于容置孔40内,减小占用空间,以便于收集、存储。

工作原理如下:先将固定块21置于支撑槽10内,再将活动块22的插块221插入所需的插孔210,使得活动块22的顶端高于桁架11的顶端,此后再堆叠下一预制底板1,支撑块2将对预制底板1进行支撑,桁架11的顶端低于支撑块2,因此桁架11将不与其上方的预制底板1接触,从而可对桁架11进行有效的防护,桁架11不会受压变形,整体上具有可增大堆叠时预制底板1的间距,避免桁架11受到压力,从而可对桁架11提供有效防护的优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