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937发布日期:2019-09-06 20:3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网架,属于钢结构网架结构领域,是对网架加工制作、物流、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进度控制的应用技术,同时也是BIM技术的一个实际应用扩展。



背景技术:

网架是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的空间结构形式。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加油站顶部、水立方的框架结构、大型机库、体育馆、煤场封闭、天眼的框架结构等等,从小到大应用广泛,所以结构安全控制极其重要。过去的控制根本无法集体到每个环节,所以极易在零部件采购、半成品制作、成品制作、运输、现场组装等方面出现问题,而且由于控制资料是按批进行的事后检验纸质资料,无法有效追责和提高责任心。同时现场挑选构件过程繁琐,极易出错,一旦安装错误,改正的成本巨大。另一方面,过去物流信息不可控,发出构件种类、数量及路程信息,均受人为影响巨大且不可控。经常是运到现场的时间靠估计,运到现场构件的种类是否正确靠运气。再者,过去的网架加工方式由于自动焊固定方式的原因,需要将螺栓等附件塞入网架钢管中,安装时再用人工使用特殊工具将其从钢管中掏出,非常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网架,不需要将螺栓塞入筒体内,同时能够通过RFID卡对整个网架的加工制作、物流运输以及安装施工状态进行全过程监控,真正做到有效的控制管理,问题追溯无死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用网架,其包括架体和RFID卡,所述架体包括筒体、锥头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所示筒体、锥头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均为中空结构,锥头的底部与筒体焊接固定,锥头中部侧壁上均布有四个有内置凹槽的凸起的台阶,RFID卡插在其中的一个台阶内,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套在锥头的顶部并与台阶接触,用于焊接时的定位固定。

所述架体材质为钢构件。

所述RFID卡为被动式抗金属RFID射频卡。

所述四个有内置凹槽的凸起的台阶处于同一平面上,此平面与锥头的底部以及顶部所处的平面平行。

本专利具有以下优势:1、将传统的监督管理变为更加有效地控制管理,在网架加工制作、物流、施工全过程应用被动式抗金属RFID射频卡,可以使每个工人在源头上更加有动机去保证质量,使每个监督人员实时监控每一环节,使BIM等技术应用有支撑点等技术优点。2、现场可以使用射频读卡器读出每一个构件的设计、加工、安装等信息,提高现场选件效率和准确度,并能杜绝安装错误。3、物流全程受控,RFID卡也可应用于物联网,构件运输的数量、种类、每天的行程路线等一切物流信息都能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各个控制点。4、使用三点一面的焊接固定方式替代过去的一点式固定焊接方式,更能控制自动焊口缝隙,保证焊接质量。同时可以免去将螺栓塞入再取出的费时费力的无效劳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需要在网架管体自动焊接时将高强螺栓塞入筒体内,减少安装前二次将螺栓从罐体内取出的巨大劳动量,同时能够通过RFID卡对整个网架的加工制作、物流运输以及安装施工状态进行全过程监控,真正做到有效的控制管理,问题追溯无死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头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头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网架,其包括架体1和RFID卡2,所述架体1包括筒体3、锥头4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所示筒体3、锥头4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均为中空结构,锥头4的底部与筒体3焊接固定,锥头4中部侧壁上均布有四个有内置凹槽的凸起的台阶6,RFID卡2插在其中的一个台阶6内,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套在锥头4的顶部并与台阶6接触,用于焊接时的定位固定。

所述架体材质为钢构件。

所述RFID卡2为被动式抗金属RFID射频卡。

所述四个台阶6处于同一平面上,此平面与锥头4的底部以及顶部所处的平面平行。

其包括架体和RFID卡,所述架体包括筒体、锥头和网架自动焊固定端套筒(网架自动焊固定端),所述筒体、锥头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网架自动焊固定端)均为中空结构,锥头的底部与筒体焊接固定,锥头中部侧壁上均布有四个凸起台阶(内置凹槽用于放置RFID卡),RFID卡插在其中的一个凸起台阶内,套筒是改进后的网架自动焊接机上的用于固定的有机组件(之前为圆锥体,需将高强螺栓顶入锥头及筒体内),自动焊接时套在锥头的顶部并与台阶接触,起到固定和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RFID卡部分:

1、首先依据管件数量确定RFID卡的相应数量,并将工程名称,钢管、椎头等相应的信息代码分别写入全部的RFID卡。

2、对管材进行分组切割打坡口,每一组领取与管件数量相当的RFID卡并写入加工人员等相关信息。

3、与切割组对应分组进行椎头和管体的组装,组装前将RFID卡装入规定一端的锥头上的台阶的凹槽内,并将组装人员的信息写入RFID卡后进行点焊组装。

4、把组装好的半成品,通过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固定在网架自动焊设备上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将焊接人员信息写入RFID卡中。

5、喷砂及喷涂作业,并将相关人员信息写入RFID卡中。

6、打包作业,首先将管件成品信息收集后形成打包单据,并将相关信息制作二维码,贴于外包装上。

7、物流运输,此间将打包信息与物流公司的GPS关联,进行位置信息控制,实时掌控货物的位置信息。

8、现场安装,安装过程中的相应安装人员信息,通过便携手持式设备将其信息写入RFID卡,并有设备自动统计已安装的部分的RFID卡信息,反馈到三维模型上,已安装的部分被点亮,其余灰色,已便于实时掌握工程进度。

最后,在发生质量问题及事故时,读取问题部位的RFID卡信息,以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把这个过程让所有人员熟知,并知晓利害,使这些人员自觉的认真对待,以避免自己的责任和后果,真正起到管理控制有效落地。

二、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

过去的固定件是锥形,以其顶部尖端顶入椎头的圆孔中,这样做的缺点如下:(1)是高强螺栓被顶入管体内,安装时需二次人工取出;(2)是固定不牢靠,自动焊接时会跑偏产生焊接质量缺陷,二次修补费工费时,且质量不佳。使用网架自动焊固定套筒5固定,就可完美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改动虽小,但是革命性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