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6169发布日期:2019-09-17 19:4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也由之前单一的外形与配合变成了现有的高灵活性及多样性,使得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装配式建筑在方便的同时也需要保证强度,以装配式管廊顶板安装为例,安装管廊顶板需要用到叠合板,而为了提高顶板结构的强度,就需要提高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目前,提高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对叠合板的相接面进行粗糙化处理,若在未完成的楼面、屋面架空处对叠合板进行现场施工粗糙化处理,一方面危险性较大,另一方面粗糙化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叠合板在未完成的楼面、屋顶架空处进行粗糙化处理危险性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预制构件的相接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安全且高效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装置。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及连接件;

所述第二成型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件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成型件相对置;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成型件;

所述第一成型件远离所述第二成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和/或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成型件远离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和/或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侧表面及所述第二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和/或第二凹陷部的一侧表面均用于成型预制构件的侧表面。

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先将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通常固定在模台上,然后在成型模具围成的成型区域内进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以生产预制构件,可以在浇筑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在预制构件的侧表面形成对应的凹槽或凸起,以成型预制构件的粗糙面,而预制构件的侧表面是预制构件周侧在应用时与其他构件的相接面,从而提高预制构件与其他构件相接时的连接强度。如此,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就可以对预制构件的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保证了施工安全。而且成型模具第一凸起用于一预制构件的浇筑的同时,该成型模具的第二凸起可以用于相邻的另一预制构件的浇筑。一个成型模具的两侧可同时用于两个预制构件的浇筑,节约了生产空间,有效的提高了预制构件相接面粗糙化处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此外,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标准化加工制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相邻所述第一凸起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一所述第一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及所述第一凸起所在侧的相对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与所述第二成型件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件相邻所述第二凸起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每一所述第二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二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及所述第二凸起所在侧的相对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件及所述第二成型件相对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多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以进行预制构件的浇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成型件及所述第二成型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表面的相对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呈角度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一侧;

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连接件及锁紧件;

所述第二成型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件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成型件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成型件远离所述第二成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成型件远离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用于形成预制构件对应侧表面的凹孔;

所述第一成型件相邻所述第一凸起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一所述第一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及所述第一凸起所在侧的相对侧,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成型件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

所述第二成型件相邻所述第二凸起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每一所述第二凹槽均贯穿所述第二成型件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及所述第二凸起所在侧的相对侧,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成型件纵长方向间隔布设;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成型件及所述第二成型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表面的相对两端;

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呈角度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一侧;

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将所述成型模具固定于工作台面,以进行预制构件的浇筑。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如上所述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至少两组所述成型模具围设形成用以成型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成型模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制作预制构件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20的成型模具10,包括第一成型件12、第二成型件14及连接件16。

请同时参阅图3,第二成型件14位于第一成型件12一侧,且与第一成型件12相对设置,连接件16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成型件1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成型件14,以使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相对固定。

第一成型件12远离第二成型件1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22和/或第一凹陷部(图未示),第二成型件14远离第一成型件1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142和/或第二凹陷部(图未示),第一成型件12设置第一凸起和/或第一凹陷部的一侧表面及第二成型件14设置第二凸起142和/或第二凹陷部的一侧表面均用于成型预制构件20的侧表面。

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预制构件20的成型模具,先将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通常固定在模台上,然后在成型模具围成的成型区域内进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以生产预制构件20,可以在浇筑生产预制构件20的过程中在预制构件20的侧表面形成对应的凹槽或凸起,以成型预制构件20的粗糙面,而预制构件20的侧表面是预制构件20周侧在应用时与其他构件的相接面,从而提高预制构件20与其他构件相接时的连接强度。如此,在预制构件20生产阶段就可以对预制构件的侧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保证了施工安全。而且成型模具第一凸起122用于一预制构件20的浇筑的同时,该成型模具的第二凸起142可以用于相邻的另一预制构件20的浇筑。一个成型模具的两侧可同时用于两个预制构件20的浇筑,节约了生产空间,有效的提高了预制构件20相接面粗糙化处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预制构件20的生产效率。此外,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标准化加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与凹陷部的设置只是为了使得第一成型件12和第二成型件14的一侧表面凹凸不平,进而使得预制构件20的侧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凸起与凹陷部可以是只设置凸起,也可以只设置凹陷部,还可以都设置。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因此以凸起为例,但并不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凹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平行设置,且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两端均平齐。进一步地,连接件16包括两个,两个连接件16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相对的两端,以使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连接更加稳定。实际应用中,连接件16包括第一连接板162,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62一侧表面的相对两端,呈板状的第一连接板162用于使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保持固定,节约了空间。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62对应的数量也是两个,每一第一连接板16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其中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6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64,第二连接板16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62远离第一成型件12的一侧,且与第一连接板162呈角度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62与第二连接板164垂直。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62与第二连接板164一体成型,且其横向截面呈L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型模具还包括多个锁紧件18,锁紧件18穿设于连接件16,以将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从而进行预制构件20的浇筑。进一步地,锁紧件18穿设于第二连接板164。实际应用中,第二连接板164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42,锁紧件18穿设于连接孔。具体地,锁紧件18为锁紧螺丝,工作台面的地面上设置有与锁紧螺丝相配合的带有螺纹孔的底座。

锁紧件18除了能将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还能实现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连接,即如图3所示,锁紧件18同时穿过两个成型模具的第二连接板164,这样使得成型模具围设形成一封闭框架,而且可以通过改变锁紧件18穿设的连接孔1642来调整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此,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便于理解,标号不变),也可以是直接将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抵接在一起,或者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之间存在连接,以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但是为了避免两个预制构件20在生产时相互影响,优选的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之间间隔开来。

结合图1及图5,需要说明的是,预制构件20的生产是比较常见的,以叠合板的生产为例,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四边形的封闭框架,在该封闭框架中浇筑形成叠合板,而上述的成型模具则是在叠合板的浇筑过程中作为框架的一条边。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需要叠合板的相对两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将框架的相对两条边用成型模具代替。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多组成型模具,以将整个框架都用成型模具代替,即多组成型模具围设形成封闭框架,在该封闭框架中浇筑形成叠合板,以将叠合板的周向任意一侧的表面均进行粗糙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2相邻第一凸起122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24,每一第一凹槽124均贯穿第一成型件12设置第一凸起122的一侧及第一凸起122所在侧的相对侧。为了增强预制构件20的强度,需要在预制构件20中设置多根钢筋,而第一凹槽124的设置是为了放置钢筋,放置在预制构件20的生产过程中钢筋移动。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凹槽124沿第一成型件12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且均匀间隔布设。具体地,第一凹槽124沿第一成型件12的横向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成型件14相邻第二凸起142的另一侧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44,每一第二凹槽144均贯穿第二成型件14设置第二凸起142的一侧及第二凸起142所在侧的相对侧。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凹槽144沿第二成型件14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实际应用中,第二凹槽144是对应第一凹槽124设置的,即每一第一凹槽124横向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144,如此,每一预制构件20中的钢筋所处的位置是相同的,从而保证了每一预制构件20的具有相同的强度。在采取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结构时,可以是每一第二凹槽144均与一对应的第一凹槽12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的结构及大小是相同的,也可以说第二成型件14与第一成型件12是以一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的。当该基准位于第一成型件12远离第一凸起122一侧表面时,则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是相贴合的,当该基准位于第一成型件12远离第一凸起122的一侧,且与第一成型件12存在间隔时,则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是间隔开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均为硬橡胶棒,即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由硬橡胶制成。进一步地,连接件16由材料制成。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62及第二连接板164均为钢制板。如此,材料易与取得,结合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其加工制造。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的结构及用于预制构件20浇筑时的生产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两个第一连接板164与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围设形成一矩形结构,且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分别是该矩形结构相对的两边。第一成型件12及第二成型件14的两相背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22及第二凸起142,且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的上部均开设有多个凹槽,第一成型件12上的凹槽与第二成型件14上的凹槽相对应,且第一成型件12与第二成型件14上的多个凹槽均沿第一成型件12纵长方向均匀间隔布设。第二连接板16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62,第二连接板164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42。

如图5所示,七个成型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且两两相邻的成型模具是通过锁紧件18穿过两个第二连接板164上的连接孔1642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日字形。将钢筋一端放在中间位置成型模具的凹槽中,另一端其相对一端成型模具的凹槽中,然后可以直接往成型模具围设形成的封闭框架结构中浇筑制作预制构件20的材料。需要解释的是,图示的只是制作两块预制构件20时的情况,为了说明该成型模具的两侧面可以同时用于两个预制构件20的粗糙化处理。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20的成型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如上所述的成型模具10,至少两组成型模具10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围设形成用以成型预制构件20的成型空间,从而在预制构件20多侧成型粗糙面。成型空间即上述的封闭框架,可以是由成型模具10围设形成,也可以由成型模具10配合其他工件形成,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已说明,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产品结构简单,材料易得,便于加工制造;

2)可直接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进行粗糙化处理,保证了施工安全;

3)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的两相背侧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使得一个成型模具可同时用于两个预制构件的粗糙化处理,节约了生产空间,提高了预制构件相接面粗糙化处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

4)第一成型件及第二成型件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可将钢筋摆放在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内,以防止在预制构件浇筑成型时钢筋移动,以确保预制构件的强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