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5800发布日期:2019-07-19 23:25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制件,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



背景技术:

围墙在建筑学上是指那些垂直于路面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一般在其所围城的空间内部是所想要的保护的主体。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是一块块砖堆垒上去的,砖与砖之间通过混凝土进行连接,这种一块块砖进行堆垒的方式非常耗费时间,并且在混凝土彻底凝固所需的时间也较长,从而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组合,无须等待混凝土凝固即可投入使用,缩短了施工周期,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包括至少两根预制柱、安装于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的预制板,所述预制柱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插接槽,相邻两块预制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位于边缘的两块预制板分别插设于相邻两根预制柱上的插接槽内,且在预制柱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预制板从插接槽内脱出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修建围墙时,首先在施工地点挖坑,然后将预制柱的一端放入坑内,再浇筑上混凝土,接着将预制板插接于预制柱上,再通过固定组件与预制柱进行固定即可,这种拼接式的围墙能够在现场快速拼接,并且需要用混凝土浇筑的也只有预制柱位于坑内的部分,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也不需要人工一块块对砖石进行堆垒,因此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预制柱上且与插接槽相交叉的插板槽、开设于预制板位于插接槽内的一端上的固定槽、插设于插板槽内且带有与固定槽相配合的对接槽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插设于插板槽内后,固定槽和对接槽相配合,且固定板与预制板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插板槽和插接槽相交叉,固定板插设于插板槽内,且固定板与预制板相互插接,因此当预制板具有朝向远离预制柱一侧运动的趋势时,会先拉动固定板,固定板又被预制柱所阻挡,使得预制板不容易与预制柱产生分离,从而使得预制板能够与预制柱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位于插板槽外的一端上还固定有拉板块,所述拉板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人手嵌入后方便将固定板从预制柱上拉出的拉板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对预制板和预制柱进行拆卸时,需要先将固定板从预制柱上取出,此时拉板块以及拉板块上的拉板槽就起到了作用,拉板槽能够供人手嵌入,方便安装人员将固定板从预制柱上拉出,从而达到方便拆卸围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其中一块预制板上的插块、固定于相邻预制板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插设于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插块与连接块相互插接后,能够限制两块预制板产生分离,从而使得相邻预制板能够连接形成围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与预制板相连后使预制板的截面呈T字状,且插槽的截面呈与插块相匹配的T字状。

对于插块或插槽来说,只要能够限制插块从插槽内脱出,任何形状都能够实现连接的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插块与插槽的截面弄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方便制作模具,减小预制成型模具的制造难度,从而达到方便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柱的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围绕预制柱分布的增稳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稳肋板能够增大预制柱与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预制柱在浇筑后不容易产生晃动,从而使得预制柱与底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柱的底部还设置有增稳底座,所述增稳底座的面积大于预制柱的横截面,且增稳底座与预制柱之间通过卡接组件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稳底座能够进一步加强预制柱与底面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使得预制柱更加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从而使得围墙的结构更加牢固;并且将预制柱与增稳底座设置为可拆卸后,能够减小预制柱运输时的体积,从而达到方便运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于增稳底座上的卡接块、一体化设置于预制柱上且与增稳肋板同端的卡接环,所述卡接块在增稳底座的表面上呈回行分布,其内部围绕形成有用于供预制柱嵌入的装柱空间,所述卡接块位于装柱空间内的侧壁上且靠近增稳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卡接环嵌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块在分布的过程中其一侧空设形成有用于供卡接环插入卡接槽内的卡接口,且卡接环与卡接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卡接环嵌入卡接槽内时,卡接块能够限制预制柱与增稳底座产生分离,再将卡接块与卡接环相固定后,就能够对预制柱和增稳底座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预制柱能够和增稳底座形成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预制式的围墙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拼接,省去人工一块块堆垒砖石的过程,也省去等待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 固定组件能够对预制板和预制柱进行固定,使得围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解体,从而达到提高预制围墙结构强度的目的;

3.预制柱上的增稳肋板和增稳底座能够增加预制柱与底面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从而使得预制柱围墙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倒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预制柱和预制板连接关系的爆炸视图。

图中:1、预制柱;11、插接槽;12、增稳肋板;13、增稳底座;2、预制板;3、卡接组件;31、卡接块;311、卡接槽;32、卡接环;33、装柱空间;34、卡接口;4、连接组件;41、插块;42、连接块;43、插槽;5、固定组件;51、插板槽;52、固定槽;53、固定板;531、对接槽;6、拉板块;61、拉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预制围墙,包括预制柱1、预制板2、固定组件5,预制柱1呈四边形柱状,每两个预制柱1为一组,在预制柱1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插接槽11,在预制柱1用于与底面进行连接的一端上固定有多个围绕预制柱1分布的增稳肋板12,在预制柱1的该端上还固定有增稳底座13,且增稳底座13与预制柱1之间通过卡接组件3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卡接组件3包括卡接块31、卡接环32,卡接块31呈回行分布固定于增稳底座13上,卡接块31在增稳底座13上三面包围形成有装柱空间33,另一面空设形成有卡接口34;在卡接块31位于装置空间内的侧壁上且靠近增稳底座13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311,从卡接口34向装柱空间33内看去,卡接槽311和装柱空间33所形成的截面呈倒T字形。

卡接环32一体化设置于预制柱1的侧壁上,且与增稳肋板12位于同一端;在安装预制柱1和增稳底座13时,将卡接环32对准卡接口34,然后将预制柱1推入装柱空间33内,使卡接环32嵌入卡接槽311内,最后再用螺栓将卡接块31和卡接环32进行固定。

相邻两个预制柱1之间至少设置有两块预制板2,相邻两块预制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进行连接,位于边沿处的预制板2嵌设于插接槽11内,且预制柱1与预制板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5进行固定。

固定组件5包括插板槽51、固定槽52、固定板53,插板槽51开设于预制柱1上,其深度方向与插接槽11相平行,且插板槽51与插接槽11垂直交叉;固定槽52开设于预制板2位于插接槽11内的一端上,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插板槽51的深度方向;固定板53的宽度与插板槽51的宽度相等,在固定板53上开设有用于与固定槽52配合的对接槽531,固定板53插设于插板槽51内时,固定板53与预制板2相垂直。

在固定板53位于插板槽51外的一端上还固定有拉板块6,拉板块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人手嵌入的拉板槽61。

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4包括插块41、连接块42、插槽43,插块41固定于其中一块预制板2上,插块41与预制板2相结合后使得预制板2的截面呈T字状;连接块42固定于另一块预制板2上;插槽43的截面也呈T字状,开设于连接块42上,且平行于连接块42的长度方向,插块41嵌设于插槽43内,从而使相邻两块预制板2形成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在需要修建围墙时,首先在施工地点挖坑,然后将预制柱1的一端放入坑内,再浇筑上混凝土,接着将预制板2插接于预制柱1上,再通过固定组件5与预制柱1进行固定即可,这种拼接式的围墙能够在现场快速拼接,并且需要用混凝土浇筑的也只有预制柱1位于坑内的部分,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也不需要人工一块块对砖石进行堆垒,因此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