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7440发布日期:2019-08-20 23:26阅读:2055来源:国知局
古建筑外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古建筑外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古建筑外墙表面使用装配板进行装饰,将装配板的外表面雕刻成古建筑纹路的样式,使得外墙美观,可观赏性高。

现有的相邻的装饰板之间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时,先将其中一块装饰板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在另外一块装饰板的侧面涂上粘胶然后将其与与已经固定在墙面的装饰板的侧面贴合,使得相邻两块装饰板之间实现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外墙在受到雨淋时雨水容易沿着缝隙渗入内部,导致内部的胶体软化,从而导致装饰板容易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古建筑外墙,具有相邻两块装饰板连接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古建筑外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依次安装有若干装饰板,装饰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呈燕尾状设置的卡块,与其相邻的装饰板的一侧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壁设有插接件,卡槽内凹陷有容纳所述插接件的滑槽,所述插接件与所在卡槽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插接配合,当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时,所述插接件遮挡在所述卡块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装饰板时,先将一块装饰板贴合放置在墙面的一侧,然后拿起另一块装饰板,使得装饰板的有卡块的侧面与另一块装饰板的卡槽的侧壁对准,然后往卡槽方向按压卡块,使得卡块沿着卡槽的侧壁滑动,直到卡块与卡槽完全卡接。使用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使得在垂直卡接的方向上,卡块与卡槽之间存在相互的拉力,使得相邻两块装饰板之间不易发生相互脱离。当装饰板板产生震动时,容易造成卡接处出现松动,卡块与卡槽在卡接方向上容易发生相互脱离,朝滑槽开口方向拉动插接件,将插接件插接在卡槽的侧壁上,插接件遮挡在卡块的外侧,使得插接件在相邻两块装饰板卡接的方向上产生阻挡作用,使得卡块和卡槽不易沿着卡入的方向发生相互脱离,相邻装饰板之间可以实现稳固连接。将插接件放置在滑槽内,使得在安装装饰板时,插接件不易对卡块产生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与插接件之间连接有朝远离或靠近滑槽开口方向伸缩的弹性的牵引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饰板未拼接时,牵引件将插接件固定在滑槽内,使得插接件不易对装饰板的拼接产生干扰;当需要将插接件与卡槽卡接时拉动插接件,插接件伸出滑槽,插接于插槽,使得插接件与卡槽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槽从装饰板的顶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装饰板,所述卡块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厚度与所述装饰板的厚度一致,第二卡块的厚度小于装饰板的厚度,第二卡块的内侧到装饰板外侧的距离小于装饰板内侧到外侧的距离,第二卡块外侧到装饰板外侧的距离小于装饰板内侧到外侧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与卡槽卡接时,第一卡块靠近卡槽的侧边先与相对应的卡槽的侧壁接触,使得第一卡块与卡槽对准,第二卡块的侧面在相对应的卡槽的侧壁的上方与卡槽对准,第一卡块的侧面沿着卡槽的侧壁缓慢滑动,当第一卡块滑动一段距离后,第二卡块的侧面开始沿着其余的卡槽的侧壁开始滑动,直到第一卡块与卡槽完全卡接。通过设置厚度不一的卡块,将第一卡块与卡槽对准,便可使得第二卡块与相对应的卡槽对准,从而无需在安装装饰板时,将第二卡块与卡槽一一对准,使得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对准时间,提高了安装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件为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滑槽底壁的一端凸设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伸出于所述滑槽,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手持杆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卡块的侧边与所述手持杆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住手持杆,方便将挡板从滑槽内拉出;设置通槽,当卡块与卡槽插接时,露在滑槽外的手持杆可以从通槽处通过,使得卡块可以沿着卡槽的侧壁进行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件包括拉簧,当所述拉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拉簧,拉动挡板,使得挡板在克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插接在卡槽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挡板与卡槽固定。拉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挡板固定在滑槽内。当对装饰板进行拆卸或者进行维修时,拉动挡板,使得挡板在插接处与卡槽脱离,挡板在拉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以便下次的卡接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挡板插接配合,当盖板与所述挡板插接配合后,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卡槽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装饰板的外侧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挡板插接在卡槽的侧壁上后,盖上盖板,使得盖板封堵在挡板的上方,保持了相邻装饰板的连接处的完整性,使得装饰板的表面看起来美观,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挡板的一面上设有凸条,所述盖板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盖板时,将挡板上的凸条与凹槽对准后进行插接,使得盖板可以稳定的放置在挡板上方,当需要拿起盖板对相邻两块装饰板的连接处进行检修或者更换装饰板时,将凸条与凹槽脱离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盖板的开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下盖板时,检修者使用开启工具,如开启杆,撬动开启槽,进而使得盖板与挡板脱离,便可将盖板取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开启槽,使得盖板的平面保持平整,不易被过往的行人碰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使得两块之间安装稳定,使用挡板与卡槽插接,使得卡块与卡槽在卡接方向上不易发生相互脱离;

2.通过设置厚度不一的卡块,使得卡块与卡槽在卡接时,只需将第一卡块与相应的卡槽对准,便可使得第二卡块与相应的卡槽对准,使得相邻装饰板之间卡接对准方便;

3.通过设置手持杆,方便将挡板从滑槽内拉出;

4.通过设置通槽,方便相邻两块装饰板卡接时,手持杆可以从通槽处穿过,从而使得手持杆不易影响卡块与卡槽的卡接;

5.通过设置盖板,可以保持相邻装饰板连接处的完整性,保持装饰板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相邻两块装饰板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墙体;2、装饰板;4、卡块;41、第一卡块;42、第二卡块;5、卡槽;6、挡板;7、手持杆;8、插槽;9、滑槽;10、拉簧;11、通槽;12、盖板;13、凸条;14、凹槽;15、开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古建筑外墙,包括墙体1,墙体1上安装有若干呈正方形设置装饰板2,若干相邻装饰板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

装饰板2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若干呈燕尾状设置的的卡块4,与其相邻的装饰板2相对的侧面凹陷有与卡块4卡接配合的卡槽5。

参照图1和图2,卡块4设置有三块,包括一块第一卡块41和两块第二卡块42,第一卡块41的厚度与卡槽5的深度一致,装饰板2靠近墙体1的一侧为内侧,远离墙体1的一侧为外侧,第二卡块42内侧到装饰板2的外侧小于装饰板2内侧到其外侧的高度,第二卡块42外侧到装饰板2的内侧的高度小于装饰板2外侧到其内侧的高度。

参照图2和图3,第二卡块42相对应的卡槽5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插接件,插接件为挡板6。卡槽5侧壁上凹陷有容纳挡板6的滑槽9,挡板6与滑槽9滑动连接。挡板6呈燕尾状设置。

挡板6靠近滑槽9开口的一端凸设有呈圆形设置的手持杆7,手持杆7伸出于滑槽9放置,手持杆7远离挡板6的一端绕其周向凸设有半圆形的凸圈,卡槽5上与设置有滑槽9的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供手持杆7插入的插槽8。

第二卡块42靠近滑槽9的一侧并在与手持杆7相对的位置上沿第二卡块42的厚度方向贯通有通槽11,当第二卡块42沿着卡槽5的内侧壁滑动并滑动到手持杆7位置处时,手持杆7从相对应的通槽11处穿过。

卡槽5内设有盖板12,盖板12呈燕尾状设置,盖板12朝向第二卡块42的一面的中部凸设有凸条13,挡板6上凹陷有与凸条13插接配合的凹槽14。当盖板12插接在挡板6上时,盖板12的侧面与相应的第二卡槽5侧壁间隙配合,盖板12的外侧与装饰板2的外侧齐平。盖板12的外侧凹陷有开启槽15,开启槽15开设在盖板12的侧边,并沿盖板12的侧边的凹陷,开启槽15呈条形设置。

挡板6可朝与挡板6所在侧壁相对的卡槽5的侧壁靠近或者远离。挡板6靠近滑槽9底壁的一端与滑槽9底壁之间固定有弹性的牵引件。

牵引件为拉簧10,当拉簧10呈自然伸长状态时,挡板6完全收放在滑槽9内。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为:

将其中一块装饰板2固定在墙体1上,拿起另一块装饰板2,将第一卡块41的侧面对准卡槽5的内侧壁,使得第一卡块41沿着第一卡槽5的侧壁滑动,直到将第一卡块41与第一卡槽5完全卡接,第一卡块41的外侧和内侧分别与装饰板2的外侧、内侧齐平,往第一卡块41的方向分别拉动两块第二卡块42上相对应的挡板6,使得挡板6插在插槽8内,然后第二卡块42对应的挡板6上插接一盖板12,以此,安装完毕。

通过设置卡块4和卡槽5,使得两块装饰板2之间安装稳定,使用挡板6与卡槽5插接,使得卡块4与卡槽5在卡接方向上不易发生相互脱离。

通过设置厚度不一的卡块4,使得卡块4与卡槽5在卡接时,只需将第一卡块41与相应的卡槽对5准,便可使得若干的第二卡块42与相应的卡槽5对准,使得相邻装饰板2之间卡接对准方便。

通过设置通槽11,方便相邻两块装饰板2卡接时,手持杆7可以从通槽11处穿过,从而使得手持杆7不易影响卡块4与卡槽5的卡接。

通过设置盖板12,可以保持相邻装饰板2连接处的完整性,保持装饰板2的美观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