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定的夹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952发布日期:2019-07-19 23:2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结构稳定的夹层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是结构稳定的夹层板。



背景技术:

夹层板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夹层板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楼房建造的越来越多,因此夹层板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夹层板还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容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稳定的夹层板,以解决目前所使用的夹层板还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在运输时受到外力的挤压而使夹层板本体容易向夹层区域内陷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稳定的夹层板,包括夹层板本体,所述夹层板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呈圆柱形,所述支撑套管的上端与空腔的上侧面相连,下端与空腔的下侧面相连;

所述夹层板本体的一端设有卡槽,另一端设有卡块,相邻两块夹层板本体连接时,所述卡块卡设在卡槽内。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卡槽的槽口设置在相对于夹层板本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槽的槽底设有磁铁,所述卡块在与槽底相连的一端设有铁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卡槽的上侧壁设有上下通透的连接孔,所述卡槽的下侧壁设有螺母槽,所述螺母槽内固定有螺母,所述卡块内竖向设有连接通道,在卡块卡设在卡槽内后,有螺栓依次插进连接孔、连接通道和螺母槽内,并且所述螺栓的插入端拧紧在螺母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圆柱形的支撑套管的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支撑套管的内部相适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套管的外壁与空腔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降噪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套管在空腔内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相互外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夹层板本体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便可形成夹层,空腔内设置支撑套管,对夹层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支撑套管呈圆柱形,圆柱形的支撑套管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夹层板本体的稳定性,而在相邻的两个夹层板本体需要连接时,可以通过将卡块卡设在卡槽内,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夹层板本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稳定的夹层板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结构稳定的夹层板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层板本体;2、空腔;3、支撑套管;4、卡槽;5、卡块;6、磁铁;7、铁块;8、连接孔;9、螺母槽;10、螺母;11、连接通道;12、隔热层;13、降噪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2示出了结构稳定的夹层板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夹层板,包括夹层板本体1,所述夹层板本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有支撑套管3,所述支撑套管3呈圆柱形,所述支撑套管3的上端与空腔2的上侧面相连,下端与空腔2的下侧面相连;所述夹层板本体1的一端设有卡槽4,另一端设有卡块5,相邻两块夹层板本体1连接时,所述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

参见附图1和附图2,夹层板本体1内部的空腔2便可形成夹层区域,空腔2呈立方体形状,空腔2在夹层板本体1内部为封闭的区域,空腔2内设置有支撑套管3可以对空腔2起到支撑作用,即是对夹层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套管3呈圆柱形,支撑套管3可以竖向设置,此时支撑套管3的上端(此时为上侧的圆环平面端)与空腔2的上侧相连,支撑套管3的下侧(此时为下侧的圆环平面端)与空腔2的下侧相连,能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当承受到上下方向的受力或是挤压时,支撑套管3便可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夹层板本体1朝夹层区域(空腔2内)凹陷而产生变形;支撑套管3也可以横向放置,此时支撑套管3的上端(上侧的弧形端)与空腔2上侧的内壁相切,支撑套管3的下端(下侧的弧形端)与空腔2下侧的内壁相切,当受到上下方向的受力或是挤压时,支撑套管3便可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夹层板本体1朝夹层区域(空腔2内)凹陷而产生变形。

夹层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槽4,另一端设置有卡块5,当相邻的两个夹层板本体1之间需要连接时,将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便可以实现相邻的两块夹层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在夹层板本体1的左侧可以设置有卡槽4,右侧设置有卡块5,将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以此实现左右两侧相邻的两块夹层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夹层板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卡槽4,后侧设置有卡块5,将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以此实现前后两侧相邻的两块夹层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

参见附图1和附图2,进一步的,所述卡槽4的槽口设置在相对于夹层板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卡槽4的槽底设有磁铁6,所述卡块5在与槽底相连的一端设有铁块7。在将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时,首先通过卡块5余卡槽4之间的卡设连接实现相邻两块夹层板本体1之间初步的连接,然后在通过磁铁6和铁块7之间的磁力连接,实现相邻两块夹层板本体1之间进一步的连接。

卡槽4的槽底区域可以设置有小型凹槽,磁铁6卡设在凹槽内,实现磁铁6余卡槽4槽底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槽,在磁铁6的外壁上设置有齿形凸起,在磁铁6卡设在凹槽内时,齿形凸起卡设在齿形槽内,避免磁铁6在凹槽内放置不稳定。

卡块5在插进槽底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卡口,卡口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一螺纹孔,铁块7卡设在卡孔内,并且在铁块7上设置有通透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首先是内螺纹的型号相同,其次是内径相同,在铁块7卡设在卡孔内后,通过一个连接螺钉依次拧进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内,实现铁块7与卡块5之间进一步的连接。

参见附图1和附图2,进一步的,所述卡槽4的上侧壁设有上下通透的连接孔8,所述卡槽4的下侧壁设有螺母槽9,所述螺母槽9内固定有螺母10,所述卡块5内竖向设有连接通道11,在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后,有螺栓依次插进连接孔8、连接通道11和螺母槽9内,并且所述螺栓的插入端拧紧在螺母10内。

在卡块5内竖向设置上下通透的连接通道11,并在卡槽4的上侧壁设置上下通透的连接孔8,卡槽4的下侧壁设置螺母槽9,在将卡块5卡设在卡槽4内后,连接通道11的上端与连接孔8相连通,连接通道11的下端与螺母槽9相连通,在螺母槽9内固定有螺母10,此时通过一螺栓依次插进连接孔8、连接通道11和螺母槽9内,并将螺栓的插入端拧紧在螺母10内,从而实现卡块5与卡槽4之间进一步的连接。

螺母槽9包括上端的连通区域和下端的卡设区域,连通区域的上端在卡槽4的下侧壁的上端形成进出口,连通区域的下端与卡设区域的上端相连通,螺母10固定于卡设区域内。

参见附图1和附图2,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的支撑套管3的内部设有隔热层12,所述隔热层12与支撑套管3的内部相适配。隔热层12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使夹层板本体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优选地,隔热层12可以选择隔热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材料制成。

所述支撑套管3的外壁与空腔2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降噪层13。降噪层13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使夹层板本体1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能。降噪层13可以采用吸音结构的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开孔型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制成。

参见附图1和附图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管3在空腔2内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相互外切。当支撑套管3竖向设置时,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上端(此时为上侧的圆环平面端)均与空腔2的上侧壁相连,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下端(此时为下侧的圆环平面端)均与空腔2的下侧壁相连,此时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外壁竖向相互外切,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共同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夹层板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当支撑套管3横向设置时,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上端(上侧的弧形端)均与空腔2的上侧面相切,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下端(下侧的弧形端)均与空腔2的下侧面相切,此时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的外壁横向相互外切,两个以上的支撑套管3共同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夹层板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