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0245发布日期:2019-08-27 20:5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特别是一种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属于幕墙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幕墙建筑结构中,在采用相同面板配置的前提下,框架幕墙系统相对于单元幕墙系统而言,在水密性及气密性等各个物理性能方面表现得更为优异,且加工制造的成本更低,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是半隐框架幕墙,由于其独特的外观效果,一直受到业主及建筑师的青睐。

不过,框架幕墙由于需在现场完成各个零散构件的安装,相对于单元幕墙而言,安装较为复杂,效率低、进度慢。如今人工成本日趋提高,因此存在一定的劣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框架幕墙系统安装效率低、进度慢、成本高等问题,弥补了以往结构的不足,具有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包括立柱、横梁、幕墙附框、幕墙玻璃面板和密封胶结构,技术要点是:所述横梁内侧端设置有托板卡槽,托板卡槽开口上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竖向限位凸棱,托板卡槽开口下端设置横向伸出的凸台,在幕墙玻璃面板下端设置有幕墙托板,幕墙托板的卡接端截面为横向丁头型,卡接端卡接在托板卡槽开口内,卡接端前端凸棱抵住托板卡槽底部;幕墙附框设置在横梁与幕墙玻璃面板之间,横梁的插接沿与幕墙附框插接槽之间设置有隔离垫条。

所述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还带有翻窗部,翻窗部的垫框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外侧端,垫框定位端与立柱卡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梁的托板卡槽与幕墙托板定位卡接,幕墙托板的卡接端截面为横向丁头型,卡接端卡接在托板卡槽开口内,将安装形式由传统的压式安装变为座式安装,并形成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在玻璃下方以旋入式幕墙托板,可极大提高安装效率,有效保证安装精度,降低了安装成本;通过在幕墙附框与横梁之间设置隔离垫条,有效实现降噪,因此,其具有简化了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横剖节点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竖剖节点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窗部位横剖节点图。

图中序号说明:1 立柱、1.1立柱卡槽、2 横梁、2.1 托板卡槽、3 连接件、4 胶条、5幕墙玻璃面板、6 竖向密封胶、7 压嵌式胶条、8幕墙附框、9 隔离垫条、10 衬垫、11幕墙托板、11.1 卡接端、11.2卡接端前端凸棱、12 横向密封胶、13 垫框、13.1 定位凸起、13.2 限位结构、14 自攻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其包括立柱1、横梁2、幕墙附框8、幕墙玻璃面板5和密封胶结构,技术要点是:横梁2内侧端设置有托板卡槽2.1,托板卡槽开口上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竖向限位凸棱,托板卡槽开口下端设置横向伸出的凸台,在幕墙玻璃面板5下端设置有幕墙托板11,幕墙托板的卡接端11.1截面为横向丁头型,卡接端卡接在托板卡槽2.1开口内,卡接端11.1前端凸棱11.2抵住托板卡槽底部;幕墙附框8设置在横梁2与幕墙玻璃面板5之间,横梁的插接沿与幕墙附框插接槽之间设置有隔离垫条9。该显竖隐横式框架玻璃幕墙系统还带有翻窗部,翻窗部的垫框13通过14自攻钉固定在立柱1外侧端,垫框13定位端与立柱卡槽卡接。通过在横梁与玻璃之间采用压嵌式胶条,有效减小横梁截面高度;翻窗周围通过采用特殊形式垫框,降低加工及安装成本。

安装过程为:横梁2与立柱1连接时,先将连接件3通过螺栓组件和自攻钉固定在立柱1上,实现立柱1与连接件3的连接,然后将横梁2套接在连接件3上。幕墙玻璃面板5与立柱1之间设置胶条4,竖向密封通过竖向密封胶6实现。横向安装形式采用座式安装,幕墙玻璃面板5下方设置旋入式幕墙托板11,幕墙玻璃面板5与旋入式玻璃托板11之间设置衬垫10。旋入式幕墙托板11上设置旋转凸起即丁头型卡接端11.1,卡接端11.1与横梁2之间为线接触。旋入式幕墙托板11安装时,以卡接端11.1截面中心为轴,旋卡于托板卡槽2.1内。玻璃附框8与横梁2之间设置隔离垫条9,可有效实现降噪。幕墙玻璃面板5安装就位后,压入压嵌式胶条7,安装快捷且易保证平整度。横向密封通过横向密封胶12实现。

翻窗周围采用垫框13实现封装,垫框13与立柱1间通过自攻钉14连接。垫框13上设置定位凸起13.1及限位结构13.2。安装时,定位凸起13.1嵌入立柱卡槽1.1槽口内,实现快速精准定位。攻入自攻钉14时,通过限位结构13.2实现垫框13与立柱1间有效支撑,防止垫框13在安装过程中翻转。

综上所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