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611发布日期:2019-11-15 22:0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



背景技术:

雨棚作为现有的棚体搭建的重要防雨设施,有效的起到了防雨防潮的作用,由于在不同工况和搭建情况下所采用的顶棚钢结构有所不同,使得顶棚钢结构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顶棚钢结构均只能起到支撑加固作用,无法提供多功能使用方式,这无疑降低了其使用效率,现有技术中由于雨棚的顶部排水均采用的是斜面棚体设置,以达到自然排水的作用,这样的排水方式虽然有效,但是不适用钢结构与棚体支撑杆连接部的设置,现有的技术均会存在钢结构的横梁部与支撑杆焊接点出现积水渗漏的问题,如何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成了相关设计人员急需考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包括形成在本体中轴线位置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之间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一漏水槽,所述横梁的外侧壁底部平行设置有对称排布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缘部开设有用于卡接棚体支撑杆的嵌位槽,所述挡板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二漏水槽,所述横梁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漏水槽向第二漏水槽内排水的漏水孔。

所述漏水孔开设在横梁的两侧,所述漏水孔的入水端口连通第一漏水槽,且该入水端口的底部与第一漏水槽的最低端面齐平设置,所述漏水孔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横梁的侧壁中间部位。

所述漏水孔设置为矩形孔结构,且入水端口小于出水端口孔径,所述漏水孔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并排均匀布置。

所述嵌位槽均匀开设在挡板的边缘部上端面,并设置为矩形槽口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结构设置为具有可排水的功能的横梁结构,使之在具有排水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起到加固连接棚体支撑杆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横梁部易出现积水的问题,提高了雨棚的顶棚排水效率,同时所设置的多个嵌位槽可有效的起到连接作用,使得顶棚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中:1本体、2第一漏水槽、3横梁、4第二漏水槽、5挡板、6嵌位槽、7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顶棚排水钢结构,包括形成在本体1中轴线位置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3,所述横梁3之间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一漏水槽2,所述横梁3的外侧壁底部平行设置有对称排布的挡板5,所述挡板5的外缘部开设有用于卡接棚体支撑杆的嵌位槽6,棚体支撑杆为雨棚顶部的连接杆件,用于搭建雨棚顶部和支撑防雨板;所述挡板5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二漏水槽4,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漏水槽2向第二漏水槽4内排水的漏水孔7。

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7开设在横梁3的两侧,所述漏水孔7的入水端口连通第一漏水槽2,且该入水端口的底部与第一漏水槽2的最低端面齐平设置,所述漏水孔7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横梁3的侧壁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7设置为矩形孔结构,且入水端口小于出水端口孔径,所述漏水孔7沿着横梁3的长度方向并排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嵌位槽6均匀开设在挡板5的边缘部上端面,并设置为矩形槽口结构。

本实施例设置有的嵌位槽6为矩形槽口结构,由于传统的顶棚会在中部的横梁侧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对棚体顶部的支撑杆进行固定,而连接端均连接在水平端面上,并没有限位机构设置,所述的嵌位槽6可以有效的将支撑杆卡接在其矩形槽内,并通过螺栓加强固定,从而使之达到固定连接作用,同时支撑杆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问题,该种顶棚排水钢结构可有效的取代传统的顶棚横梁结构,在起到支撑起整体架构的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漏水槽2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且在横梁3上开设有可与第一漏水槽2连通的漏水孔7,使之分流第一漏水槽2内的积水,有效的提高排水效果,所设计的漏水孔7为矩形孔结构,使得第一漏水槽2内水流在分流至漏水孔7内更加高效平稳,有效的提高了排水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