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982发布日期:2019-11-05 23:5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台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



背景技术:

在普通居民楼内,一般不会在台阶的侧边修建一个提供手推车辆上下形的斜面,如居民需要上下楼搬运手推车辆,如轮椅、婴儿车等时,只能通过手动搬起手推车辆进行上下楼,如果手推动车辆在台阶上行走时,而台阶高度落差较大,推行时会非常吃力。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台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现有台阶无法适用手推车辆行走,并且台阶的高度差太大,在推行时会非常麻烦且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以解决现有台阶无法适用手推车辆行走,并且台阶的高度差太大,在推行时会非常麻烦且吃力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的目的和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包括台阶、踏板液压缸、踏板活塞杆、踏板、支撑板、支撑板液压缸、支撑板活塞杆、出油管、进油管、进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踏板弹簧、踏板上摇杆。踏板连杆、踏板下摇杆、支撑板弹簧、支撑板上摇杆、支撑板连杆、支撑板下摇杆、挡板,所述台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踏板液压缸、支撑板液压缸,所述踏板液压缸位于支撑板液压缸的左侧,所述踏板液压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踏板活塞杆,所述踏板活塞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踏板底部的中段固定连接有踏板弹簧,所述踏板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台阶上,所述踏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踏板上摇杆,所述踏板上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下摇杆,所述踏板连杆转动连接在踏板上摇杆与踏板下摇杆的连接处,所述踏板下摇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台阶上方,所述踏板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进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内部设置有出油单向阀,所述进油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油单向阀,所述出油管、进油管的另一端贯穿台阶并与支撑板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支撑板液压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活塞杆,所述支撑板活塞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段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弹簧,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上摇杆,所述支撑板上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下摇杆,所述支撑板下摇杆转动连接在台阶的上方,所述支撑板连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摇杆与支撑板下摇杆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液压缸与支撑板液压缸的底面积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液压缸的右侧与台阶之间存有间隙,其间隙宽度略大于挡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宽度为支撑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位于进油管的上方,且进油单向阀与出油单向阀的出油口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活塞杆的长度限制为当支撑板抵靠在台阶的上方时,活塞杆底部的活塞依旧位于出油管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与其左侧的台阶平面相平齐时,踏板弹簧处于常态,所述当支撑板与其右侧的台阶平面相平齐时,支撑板弹簧处于常态。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摇杆、踏板下摇杆、支撑板上摇杆、支撑板下摇杆与踏板、支撑板、台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所述踏板连杆、支撑板连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活塞杆的长度限制为当踏板活塞杆位于踏板液压缸最底部时,踏板正好与上升的支撑板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因踏板与支撑板的配设置,当手推车辆的轮胎抵靠在踏板上时,踏板则会直接下陷,同时支撑板会上升将轮胎的底部支撑住,从而支撑板与踏板形成一个新的台阶面将轮胎支撑住,以此可以减小台阶之间的高度落差,方便手推车辆上下行走。

本发明通过由踏板上摇杆、踏板连杆、踏板下摇杆、支撑板上摇杆、支撑板连杆、支撑板下摇杆组成的连杆机构,在具有移动导向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踏板、支撑板在活动时整体呈同步上升或下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的A-A'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的B-B'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台阶,2-踏板液压缸,3-踏板活塞杆,4-踏板,5-支撑板,6- 支撑板液压缸,7-支撑板活塞杆,8-出油管,9-进油管,10-进油单向阀,11- 出油单向阀,12-踏板弹簧,13-踏板上摇杆,14-踏板连杆,15-踏板下摇杆,16- 支撑板弹簧,17-支撑板上摇杆,18-支撑板连杆,19-支撑板下摇杆,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手推车辆并省力的台阶,包括台阶1、踏板液压缸2、踏板活塞杆3、踏板4、支撑板5、支撑板液压缸6、支撑板活塞杆7、出油管8、进油管9、进油单向阀10、出油单向阀11、踏板弹簧12、踏板上摇杆13。踏板连杆14、踏板下摇杆15、支撑板弹簧16、支撑板上摇杆17、支撑板连杆18、支撑板下摇杆19、挡板20,台阶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踏板液压缸2、支撑板液压缸6,踏板液压缸2位于支撑板液压缸6的左侧,踏板液压缸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踏板活塞杆3,踏板活塞杆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踏板4,踏板4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0,踏板4底部的中段固定连接有踏板弹簧12,踏板弹簧12 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台阶1上,踏板4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踏板上摇杆 13,踏板上摇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下摇杆15,踏板连杆14转动连接在踏板上摇杆13与踏板下摇杆15的连接处,踏板下摇杆15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台阶1上方,踏板液压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8、进油管9,出油管8的内部设置有出油单向阀11,进油管9的内部设置有进油单向阀10,出油管8、进油管9的另一端贯穿台阶1并与支撑板液压缸6相连接,支撑板液压缸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活塞杆7,支撑板活塞杆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底部的中段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弹簧16,支撑板5底部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上摇杆17,支撑板上摇杆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下摇杆19,支撑板下摇杆19转动连接在台阶1的上方,支撑板连杆18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摇杆17与支撑板下摇杆19的连接处。

其中,踏板液压缸2与支撑板液压缸6的底面积相等,以此可以保证踏板4 与支撑板5的升降速率相同。

其中,踏板液压缸2的右侧与台阶1之间存有间隙,其间隙宽度略大于挡板 20的厚度,以此可以当踏板4下陷时,挡板20能够正好插进间隙内。

其中,踏板4的宽度为支撑板5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以此可以保证踏板4 不会被人们的脚正常踩踏后出现下陷情况。

其中,出油管8位于进油管9的上方,且进油单向阀10与出油单向阀11 的出油口相反,当踏板活塞杆3位于踏板液压缸2最底部时,踏板活塞杆3的活塞与踏板液压缸2底部之间存有间隙,方便支撑板液压缸6内部的液压油回流到踏板液压缸2内部。

其中,支撑板活塞杆7的长度限制为当支撑板5抵靠在台阶1的上方时,活塞杆7底部的活塞依旧位于出油管8的上方,以此方便支撑板液压缸6内部液压油进出。

其中,踏板4与其左侧的台阶1平面相平齐时,踏板弹簧12处于常态,当支撑板5与其右侧的台阶1平面相平齐时,支撑板弹簧16处于常态。

其中,踏板上摇杆13、踏板下摇杆15、支撑板上摇杆17、支撑板下摇杆19 与踏板4、支撑板5、台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踏板连杆14、支撑板连杆1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

其中,踏板活塞杆3的长度限制为当踏板活塞杆3位于踏板液压缸2最底部时,踏板4正好与上升的支撑板5相平齐。

在使用本发明时:当行人的脚正常踩踏在台阶1上时,因脚底与台阶1接触面大,踏板4只是承受部分作用力,而该作用力无法克服踏板液压缸6、踏板弹簧12给予踏板4的支撑力,所以踏板4无法被挤压下去,当行人推着手推车辆在台阶上时,因为轮胎底部只能接触到台阶边缘,所以手推车的重力全部施加在踏板4上,而后该作用力能够克服踏板液压缸6、踏板弹簧12给予踏板4的支撑力,随即踏板4被往下压,而踏板4底部连接的踏板活塞杆3推动踏板液压缸2内部的液压油由出油管8流进支撑板液压缸6内部,而后支撑板液压缸6内部的液压油推动支撑板活塞杆7往上移动,从而支撑板活塞杆7再推动支撑板5 往上升,于是上升后的支撑板5能够将轮胎的底部整个支撑住,从而支撑板5 与踏板4形成一个新的台阶面将轮胎支撑住,以此可以减小台阶之间的高度落差,方便手推车辆上下行走,当轮胎释压的压力移除后,踏板弹簧12能够利用弹力将弹簧4往上弹簧,而支撑板弹簧16能够利用回弹力将支撑板5回拉,于是通过踏板弹簧12和支撑板弹簧16的配合设置,支撑板液压缸6内部的液压油又被支撑板活塞杆7通过进油管9重新挤压回踏板液压缸2的内部,于是踏板4和支撑板5可以自动恢复原状,并且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由踏板上摇杆13、踏板连杆14、踏板下摇杆15、支撑板上摇杆17、支撑板连杆18、支撑板下摇杆19 组成的连杆机构,在具有导向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踏板4、支撑板5在活动时整体呈同步上升或下降状态,而踏板4下方设置的挡板4可以阻挡行人的双脚踩踏进台阶1内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