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7569发布日期:2019-11-05 23:5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实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与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

现有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落地脚手架及悬挑脚手架),脚手架所需材料多,租赁时间长,成本较高,搭设也费时费力,工字钢的穿墙孔洞修补难度大,极易引起渗漏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且能够减少渗漏隐患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包括围挡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边框、设置于所述边框内的网片以及延伸至所述边框外侧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外延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预埋螺母、螺丝以及套筒,所述预埋螺母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中,所述套筒通过所述螺丝与所述预埋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外延部插入所述套筒内;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之间采用U型卡箍连接。

较佳地,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套筒本体端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套筒本体中轴线对称设置的孔洞;所述预埋螺母包括两个螺母本体和用于连接两个螺母本体的圆钢;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孔洞与所述螺母本体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金属垫片,所述螺丝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垫片和所述孔洞后与所述螺母本体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套筒本体采用40×40mm的方钢管,所述固定部采用8mm厚的钢板,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套筒本体焊接固定。

较佳地,所述围挡本体相对的两个边框上分别设有至少两组卡箍套,所述U型卡箍的两个侧壁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对应的所述卡箍套内。

较佳地,所述边框和所述外延部均采用30×30mm的方钢管。

较佳地,所述网片采用镀锌钢丝网片,所述网片的外围采用30×30mm的角钢包边。

较佳地,所述网片的角钢包边、所述边框以及所述外延部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外防护,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设置定型化围挡来替代外脚手架,从而实现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且有效避免了外脚手架施工对外墙开孔造成的渗漏隐患;

2.除预埋螺母以外的其他部件均可重复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外防护的成本;

3.操作简单易懂,方便施工人员上手,安全可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中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中U型卡箍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01-预制混凝土构件;10-围挡本体、11-边框、12-网片、13-外延部、20-连接组件、21-预埋螺母、22-螺丝、23-套筒、24-套筒本体、25-固定部、26-孔洞、27-螺母本体、28-圆钢、29-金属垫片、30-U型卡箍、31-卡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围挡本体10和连接组件20,所述围挡本体10包括边框11、设置于所述边框11内的网片12以及延伸至所述边框11外侧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20连接的外延部13,所述边框11提供安装支撑,所述网片12作为安全防护网,可以占据边框11内的所有面积,也可以根据需求选取边框11以内的部分区域;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预埋螺母21、螺丝22以及套筒23,所述预埋螺母21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构件01中,所述套筒23通过所述螺丝22与所述预埋螺母21固定连接,所述外延部13插入所述套筒23内,实现围挡本体10与连接组件20的连接,即实现围挡本体10与预制混凝土构件01的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10之间采用U型卡箍30连接,从而实现整个安全围挡的延伸,可根据具体楼层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围挡本体1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外防护,在预制混凝土构件01上设置定型化围挡来替代外脚手架,从而实现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且有效避免了外脚手架施工对外墙开孔造成的渗漏隐患;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除预埋螺母21以外的其他部件均可重复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外防护的成本。

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2和图3,所述套筒23包括套筒本体24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套筒本体24端部的固定部25,所述固定部25上设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套筒本体24中轴线对称设置的孔洞26;所述预埋螺母21包括两个螺母本体27和用于连接两个螺母本体27的圆钢28,在预制混凝土构件01的生产过程中,预埋所述预埋螺母21;所述螺丝22穿过所述孔洞26与所述螺母本体27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连接组件20还包括金属垫片29,所述螺丝22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垫片29和所述孔洞26后与所述螺母本体27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垫片29可避免螺丝22直接穿过套筒23与预埋螺母21连接产生的晃动、摇摆及不稳定现象。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述套筒本体24采用40×40mm的方钢管,所述固定部25采用8mm厚的钢板,所述固定部25与所述套筒本体24焊接固定,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和图4,所述围挡本体10相对的两个边框11上分别设有至少两组卡箍套31,所述U型卡箍30的两个侧壁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10对应的所述卡箍套31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围挡本体10的连接。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边框11和所述外延部13均采用30×30mm的方钢管;所述网片12采用镀锌钢丝网片,孔径3cm×3cm,丝径5mm,所述网片12的外围采用30×30mm的角钢包边;所述网片12的角钢包边、所述边框11以及所述外延部13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满焊连接,三级焊缝,确保围挡本体10能够保证施工安全。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的施工步骤如下:

S1: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01的生产过程中,预埋所述预埋螺母21;

S2: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01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堆放阶段,将所述螺丝22、套筒23与所述预埋螺母21组装完成,具体为:取两个螺丝22分别依次穿过金属垫片29和固定部25,并与两个螺母本体27分别旋紧;

S3:楼层施工现场安装时,将所述围挡本体10上的外延部13插入对应的所述套筒23的套筒本体24中;若需要延伸,则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10采用所述U型卡箍30连接,即取U型卡箍30,将U型卡箍30的两个侧壁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10对应的所述卡箍套31内。

上述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易懂,方便施工人员上手,安全可靠,高效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安全围挡,包括围挡本体10和连接组件20,所述围挡本体10包括边框11、设置于所述边框11内的网片12以及延伸至所述边框11外侧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20连接的外延部13;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预埋螺母21、螺丝22以及套筒23,所述预埋螺母21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构件01中,所述套筒23通过所述螺丝22与所述预埋螺母21固定连接,所述外延部13插入所述套筒23内;相邻两个所述围挡本体10之间采用U型卡箍30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01上设置定型化围挡来替代外脚手架,从而实现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外防护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渗漏隐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