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804发布日期:2019-09-20 20:52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装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需要在墙体上安装扶手,以供人扶持。目前,现有的扶手在安装时,多直接将扶手固定在墙体上,具体例如,通过膨胀螺栓或自攻螺丝直接固定墙体,采用该种方式扶手直接与墙体之间设置成固连的形式,该种连接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扶手与墙体之间不可拆分,将扶手取下后,再次安装扶手较为麻烦,在墙体上设有电力检修设备、消防设备的区域处,为了不影响这些设备的检修、安装,扶手往往会出现中断,影响正常使用;

部分扶手为了达到美观、防撞等目的,如此设置,多成包含硬质材料的支撑体、具有色彩且硬度相对较低的外挂板,如专利文件CN200620011342.4中所示,在安装时,多需先将支撑体与墙体之间连接,再将固定好的支撑体上安装外挂板,外挂板和支撑体需要在扶手的安装位置上进行连接作业,不仅使得连接作业的空间具有局限性,墙体或墙体上的其他结构还容易干涉工人连接作业,使得整个安装作业难度大、效率低;而且,在一些施工场景时,由于安装扶手效率低、耗时长,安装扶手多与建筑内其他作业同步进行,导致建筑内其他作业还容易损坏、沾污扶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以快速、方便的将扶手和墙体之间连接、分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将扶手与墙体之间连接,还可快速的将扶手取下,不影响对于墙体上其他设备、结构的操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

N个转动体,N个转动体,且在所述扶手安装时,沿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N为大于0的整数;

N个固定体,分别与各所述转动体相对应设置;

N个限位槽和N个限位块,且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两两对应设置,两所对应设置的限位槽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两对应设置的固定体和转动体上,且,

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相对于所述限位槽转动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之间具有过盈抵接的第一状态和,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扶手相连;

或者,所述转动体与所述扶手转动相连,所述固定体与所述墙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转动体轴线方向上圆周对称的设有两个过渡面,以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过渡面置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内壁相平行面和其相邻的面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之间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的抵接面与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且各所述固定体之间一体成型,各所述限位槽之间相互连通,且各所述限位槽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体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朝向所述墙体一侧的侧壁构成所述固定体,且,

所述扶手朝向所述墙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应设置的凸起部,两所述凸起部之间构成所述限位槽;

或者,所述扶手朝向所述墙体一侧的侧壁上有部分内凹设置,所述内凹的区域构成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体与所述墙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转动体与所述扶手之间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转动体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外端设有凸出部,以使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之间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凸出部限制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相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限位槽底壁之间过盈抵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动体上设有两相对应设置,且与所述转动体转动轴线平行的夹持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扶手和墙体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将扶手与墙体之间连接,还可快速的将扶手取下,不影响对于墙体上其他设备、结构的操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转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转动转动体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体;2、扶手;3、墙体;4、限位槽;5、限位块;6、过渡面;7、凸起部;8、凸出部;9、夹持平面;10、中心杆;11、安装座1;12、固定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连接扶手2和墙体3的连接结构,包括:

N个转动体1,且在所述扶手2安装时,沿所述扶手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N为大于0的整数;

N个固定体12,分别与各所述转动体1相对应设置;

N个限位槽4和N个限位块5,且所述限位槽4和所述限位块5两两对应设置,两所对应设置的限位槽4和限位块5分别设置于两对应设置的固定体12和转动体1上,且,

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4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限位块5置于所述限位槽4内,所述限位块5相对于所述限位槽4转动时,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限位槽4之间具有过盈抵接的第一状态和,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限位槽4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转动体1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体12与所述扶手2相连;

或者,所述转动体1与所述扶手2转动相连,所述固定体12与所述墙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在安装时,可将转动体1与扶手2或墙体3之间转动连接,然后将固定体12相对于转动体1设置,从而可以仅在墙体3上预先安装转动体1或固定体12,再将扶手2安装好后,对扶手2与墙体3之间进行连接时,仅需将各转动体1与对应的固定体12之间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各限位块5位于对应的限位槽4内,此时,限位快与限位槽4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处于二状态,仅需要通过转动转动体1,使得限位块5与限位槽4之间过盈抵接,限位块5与限位槽4之间处于第一状态,进而使得各限位块5与对应位置处的的限位槽4内壁之间抵紧、锁紧,实现扶手2与墙体3之间的相互固定;在墙体3上设置了电力检修门、消防设备的工况下,可正常安装扶手2,仅需保证扶手2不影响这些设备正常的使用即可,仅需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安装时、对消防设备进行检修安装时,可通过旋转转动体1,使得限位块5与限位槽4之间回复第二状态,即可快速的将扶手2取下。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可以便捷的将扶手2安装或取下,由此可以在墙体3表面设置了电力设备、消防设备时,可保持扶手2在该区域处的连续性,便于使用者使用,尤其是对于医院、敬老院等使用场所时,能够有效的满足老弱人群使用扶手2的需求;

并且,在对扶手2仅需安装时,仅需旋转转动体1即可,无需再对扶手2自身进行安装、组合等作业,由此对于诸如专利文件CN200620011342.4中样式的扶手2,可在其他工区将扶手2安装组合,使得支撑体和外挂板之间相互结合,相较于现有形式的连接结构,可避免在扶手2实际安装位置处对扶手2进行安装、组合,可以为工人提供更灵活的工作空间,避免墙体3或墙体3上的其他结构对于安装、组合作业的干涉,便于工人作业;

此外,尤其是对于建筑内多个作业工序同步进行时,可在其他的场所将扶手2安装组合,极大的缩短了在建筑内安装扶手2的时间,缩短了在建筑内安装扶手2的工期;

进一步的,由于将扶手2与墙体3之间连接作业时,仅需旋转转动体1即可,由此使得将扶手2与墙体3之间连接、结合的时间较短,可将旋转转动体1这一作业工序安排至建筑内其他工序之后,可以有效的防止该工序与建筑内其他工序之间干涉,还可防止其他工序作业时,对于扶手2的损伤、沾污。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块5沿所述转动体1轴线方向上圆周对称的设有两个过渡面6,以在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4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过渡面6置于,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限位槽4内壁相平行面和其相邻的面之间。由此可以通过设置了过渡面6,便于限位块5和限位槽4之间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如图4所示,过渡面6为一圆弧曲面,在转动体1转动时,可保证限位块5轴线与过渡面6上任意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转动体1转动轴线与限位槽4内壁之间的距离,当然,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将过渡面6设置成直斜面。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过渡面6,直接将整个限位块5的外部轮廓设置成近乎椭圆形,整个限位块5外侧呈圆弧过渡;再或者,对于限位块5和/或限位槽4内壁的变形能力较强时,也可不设置过渡面6。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4之间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槽4与所述限位块5的抵接面与所述扶手2的长度方向平行。由此可以使得扶手2在安装时,限位块5和限位槽4内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相互限制的力,可以在使用时,有效的防止在扶手2自重或者外界压力下(扶手2在使用时,扶手2受到外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最大),限位块5相对于限位槽4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即防止扶手2自由的滑动;而且,通过如此设置,可在第二状态时,限位块5在限位槽4内沿扶手2的长度方向滑动,调整扶手2的安装位置,由此可以降低对于固定体12或转动体1在扶手2长度方向上安装精度的需求。

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限位槽4设置在所述固定体12上,且各所述固定体12之间一体成型,各所述限位槽4之间相互连通,且各所述限位槽4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体12之间一体成型。由此可以一体的加工、安装各固定体12,尤其是可以一体的加工、安装限位槽4,不仅可以便于加工、安装,而且,由于各固定体12一体的设置,可保证各限位槽4在一条直线上,易于控制限位槽4安装位置的安装精度,例如,仅需限定两个固定体12的安装位置,即可确定各限位槽4的安装高度、安装位置;而且,由于各限位槽4之间连通设置,可以使得限位块5可以在扶手2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限位槽4线性移动,可以降低对于固定体12或转动体1在扶手2长度方向上的安装精度要求。

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扶手2朝向所述墙体3一侧的侧壁构成所述固定体12,由此可以将扶手2与固定体12一体成型的加工,不仅可以简化加工工序,还提高了固定体12与扶手2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如图7所示,所述扶手2朝向所述墙体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应设置的凸起部7,两所述凸起部7之间构成所述限位槽4;

或者,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扶手2朝向所述墙体3一侧的侧壁上有部分内凹设置,所述内凹区域构成所述限位槽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转动体1与所述墙体3之间转动相连,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中心杆10、套设在所述中心杆10外侧的安装座11,所述转动体1套设在所述中心杆10的外侧,并与所述安装座11活动抵接,在所述中心杆10背离所述墙体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转动体1抵接的限位帽。由此通过设置安装座11,可以使得安装座11与墙体3直接抵接,防止转动体1与墙体3之间抵接。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杆10采用螺栓形式,中心杆10直接与墙体3之间旋合,或者,在墙体3内设置含有内螺纹的连接结构,通过中心杆1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安装座11采用其他的结构与墙体3之间相连,中心杆10仅与转动体1之间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制于固定体12与扶手2相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可如此设置,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固定体12与所述墙体3之间相互连接,所述转动体1与所述扶手2之间转动连接。其中,固定体12与墙体3之间相连时,各固定体12之间即可连成一体,仅需在电力设备、消防设备等区域间隔设置即可;也可以直接间隔设置,并且,在转动体1与扶手2相连时,可通过在扶手2上设有转轴,转动体1转动套设在转手上,且在转动体1背离扶手2的一端设有与转轴相连的限位块5。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中,并不限制于将限位槽4设置在固定体1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如此设置,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限位槽4设置于所述转动体1上,所述限位块5设置在所述固定体12上。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所述限位槽4的外端设有凸出部8,以使得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4之间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凸出部8限制所述限位槽4和所述限位块5相背移动。由此可以防止扶手2在外力带动下,背离墙体3移动。

在设置了凸出部8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如此设置,实现限位槽4与限位块5内壁之间的过盈抵接配合,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4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限位槽4底壁之间过盈抵接。由此通过限位块5与限位槽4相对转动至第一状态时,限位块5的两相对侧壁分别与凸出部8和限位槽4底壁之间过盈抵接,其中在第二状态时,限位块5上与限位槽4底壁平行的两面位于凸出部8的内侧,以便于将限位块5置于限位槽4内,还可以调节限位块5与限位槽4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限位块5进入凸出部8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块5的两边处具有厚度变小段,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端面处呈曲面设置。

其中,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状态时,限位块5不仅与限位槽4内壁过盈抵接,还与凸出部8和限位槽4底壁之间过盈抵接,由此可以提高固定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如此设置,在第二状态时,限位块5仅仅与限位槽4内壁之间过盈抵接,或者限位块5仅仅与凸出部8和限位槽4底壁之间过盈抵接。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所述转动体1上设有两相对应设置,且与所述转动体1转动轴线平行的夹持平面9。由此可以便于转动转动体1,在其中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专用的扳手,通过如图5和如图6所示的扳手内两相对面与夹持平面9贴合,即可转动转动体1。

对于在转动体1上设置便于转动的结构,也可在转动体1上设置插孔,在对其进行转动时,通过外界的插杆插入插孔内,旋转转动体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扶手2包括型材、型材外侧的护板,在安装前,需要将护板与型材之间安装、组合,应当理解的是,此并不作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应用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单一材质无需组装的扶手2,或者,可进一步的应用于具有多于两种材质、多个拼装结构的扶手2。

其中,对于扶手2与固定体12之间的连接,可替换的采用焊接、螺纹连接等形式,由此可以实现固定体12与扶手2之间材质的差异化设置,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对于墙体3与固定体12或者转动体1之间的连接,在墙体3上设置连接结构为建筑领域的现有技术,例如,安装碰撞螺栓、预埋连接件、自攻螺栓等形式,土建安装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此可灵活的选用,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