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3949发布日期:2019-04-12 23:0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土夯土墙以各地生土特有色彩,在机械或手工的、夯实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夯土机理,独有古朴的风格备受建筑师的青睐,后因混凝土的产生而衰落。近年来,现代夯土墙以回归自然和节能环保等因素又重新流行,重塑各地的特色传统文化符号。虽然目前夯土技术从强度,施工工艺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但在实际施工项目中,大多应用于修复古建及民俗项目建设,但现有技术也仅限新建夯土结构建筑,尚达不到修建古建修新如旧的原则,无法模拟夯土建筑历经沧桑后的真实状态,所以,根本达不到修复古建的相关技术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模、配料,根据所筑外形需求搭建模板,将所需的泥土、粗砂、石子过筛后,加入强化物料与水,混合搅拌成夯土料;

步骤2,根据面层肌理要求,制作相应模板,以便成品呈现仿古肌理,使其与原夯土浑然一体;

步骤3,夯土、强化,将夯土料注入搭建的模板内,逐层加入夯土料,每层夯土料夯实5遍,每遍夯实前在夯土表面喷洒雾水;

步骤4,脱模、养护,完成夯土墙夯实后,拆除模板;

步骤5,修正、着色,对夯土墙边角存在的瑕疵进行修复,修复完整后对修复处夯土墙进行着色,使其与其他夯土墙体颜色一致;

步骤6,面层处理,在墙体表面涂刷土壤固化剂,强化面层强度,完成构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强化物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料:硫铝酸盐水泥20~30份、石英粉15~30份、氯化钙5~10份、氯化锂2~42份、滑石粉5~8份、硬脂酸锌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8份、硅灰石粉5~15份,强化物料与泥土、粗砂、石子的配比为20:6:5: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每层夯土料厚度控制在20-30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传统夯土工艺的基础上,在物料上加入强化物料,提高了传统夯土的强度,使其能满足现有建筑对结构主体的强度要求,又有效规避了原有夯土容易因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的侵蚀,在面层上作出复古肌理,成品夯土墙具有传统夯土的风貌,又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强度要求,改变现有夯土建筑平面呆板、结构耐性差的问题,夯筑体积大小、形状样式可根据需求任意设计,可夯筑墩、台、墙、板、块等各种形状,满足多样需求,成品墙体密实、耐水耐久性好、强度高,适应现代仿古夯土墙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实施例1

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模、配料,根据所筑外形需求搭建模板,如所筑夯土为墩、台、墙,可根据其形状布置模板,将所需的泥土、粗砂、石子过筛后,加入强化物料与水,混合搅拌成夯土料。泥土、粗砂、石子可就地取材,采用黏土为好,粗砂、石子的粒径可根据实际强度需求,如夯筑是柱,可严格控制粒径,保证墙体强度,一般石子的粒径控制在5~10mm,粗砂选黄沙为好。强化物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料:硫铝酸盐水泥20~30份、石英粉15~30份、氯化钙5~10份、氯化锂2~42份、滑石粉5~8份、硬脂酸锌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8份、硅灰石粉5~15份,强化物料与泥土、粗砂、石子的配比为20:6:5:5。

步骤2,根据面层肌理要求,制作相应模板,以便成品呈现仿古肌理,使其与原夯土浑然一体。

步骤3,夯土、强化,将夯土料注入特制的模板内,逐层加入夯土料,每层夯土料厚度控制在20-30cm,每层夯土料夯实5遍,每遍夯实前在夯土表面喷洒雾水,保持夯土表面的湿度,保证夯土时的密度和强度。

步骤4,脱模、养护,完成夯土墙夯实后,拆除模板。

步骤5,修正、着色,对夯土墙边角存在的瑕疵进行修复,修复完整后对夯土墙进行着色,使其与其他夯土墙体颜色一致。

步骤6,面层处理,在墙体表面涂刷一遍土壤固化剂,保证墙体表面的强化,不脱落不掉皮。强化面层强度,完成构筑。防水处理可涂刷透明防水层,室外的顶面可设置排水坡度,保护墙体外表面。

本发明在传统夯土工艺的基础上,在物料上加入强化物料,提高了传统夯土的强度,使其能满足现有建筑对结构主体的强度要求,又有效规避了原有夯土容易因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的侵蚀,在面层上作出复古肌理,成品夯土墙具有传统夯土的风貌,又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强度要求,改变现有夯土建筑平面呆板、结构耐性差的问题,夯筑体积大小、形状样式可根据需求任意设计,可夯筑墩、台、墙、板、块等各种形状,满足多样需求,成品墙体密实、耐水耐久性好、强度高,适应现代仿古夯土墙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古夯土墙施工工艺,包括制模、配料、夯土、强化、脱模、养护、修正、着色、面层处理步骤,在传统夯土工艺的基础上,在物料上加入强化物料,提高了传统夯土的强度,使其能满足现有建筑对结构主体的强度要求,又有效规避了原有夯土容易因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的侵蚀,在面层上作出复古肌理,成品夯土墙具有传统夯土的风貌,又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强度要求,改变现有夯土建筑平面呆板、结构耐性差的问题,夯筑体积大小、形状样式可根据需求任意设计,可夯筑墩、台、墙、板、块等各种形状,满足多样需求,成品墙体密实、耐水耐久性好、强度高,适应现代仿古夯土墙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史顺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史顺彪
技术研发日:2019.01.13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