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夯土墙体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6143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夯土墙体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巧±墙体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巧±是我国农村应用历史最为悠久和广泛的传统房屋建造技术,主要用于房屋承 重墙体和围墙的建造,具有可就地取材、施工简易、造价低廉、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根据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2011年的调查统计,目前中国尚有至少5000万人口居住在多种形式 的传统巧±民居中。然而,传统巧±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使得传统巧±民居 难W满足农民居民改善居住质量和房屋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0003] 随着近年国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建筑节能的关注和投入不断加大,传统建 筑修缕和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应用,已成为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尤其自2011年,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多个部口先后启动了与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 护与更新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和工作计划。其中,由于传统巧±建筑所蕴含的大量生态潜力 和广泛的传统应用基础,传统巧±建造技术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列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任务。于2014年初启动的国家十二五 农村领域科技支撑计划,也将巧±建造技术列为重点科技攻关内容。
[0004] 自1970年代第一次全球能源危机开始,W法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传统 巧±材料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尤其在巧±材料改良的科学 机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可概括为:根据原质构成的不同,通过配比测算添加 相应比例细砂和石子,使混合物形成与混凝±相近的骨料构成,利用机械将混合料强力巧 击成形,干燥后形成的巧筑体平均抗压强度可达到1. 5MPha,与粘±砖墙的强度相当,并且 其防水、防蛙、防潮等耐久性能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基于运一材料优化原理,过去30年间欧 美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拓展研究,已形成了适用于绝大多数±质类型,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的一系列现代巧±建造技术,并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工程实践的验证,至今已走向成熟。 然而,运些成果和经验,多基于当地相对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定的经济和资源条件。具 体而言,其在±质构成、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现状、施工技术水平、工业加工体系、房屋建设 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等方面,与我国尤其是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着巨大的 差异,因此,难W直接引入我国。尤其是化巧±模板为代表的施工机具,更是直接制约巧± 材料现代化应用的直接瓶颈。
[0005] 根据相关研究,国际上机械巧筑多采用侣儀合金与wisa板制作而成的模板,强度 及灵活性较高,但造价也十分高昂,在我国即便是在城市中造价较高的混凝±建筑中也很 少采用,更不用说引入我国农村地区。
[0006] 目前国内也就较多的巧±材料及巧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巧±材料局限于利用水 泥、固化剂等工业原料对巧±进行改性优化,尽管巧±材料的力学和耐久性能得W大幅度 提升,但其可降解性较差,失去生±自身特有的生态优势。而施工工艺方面,多沿用W人力 为主的传统施工模式,且使用传统的巧筑模板进行施工。传统巧筑模板主要有两类。第一 类是采用3块木板制作而成,两侧模板长1. 5米左右,端部挡板的宽度同墙厚,侧模之间采 用可拆卸的木棍夹住,侧模与端部挡板之间通过禅卯连接并卡紧,模板高度一般为30~33 厘米,使用运种模板巧筑的墙体通常叫做"板筑墙";第二类是采用表面光滑顺直的圆木代 替两侧木模板,一般每侧有3~5根圆木,当一层巧筑完成后,将最下层的圆木翻上来固定 好,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巧筑,依次一根一根上翻,循序进行,使用运种模板巧筑的墙体叫做 "樣打墙"。然而,第一类模板系统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受本身结构形式所限,模板尺寸无法 做大,导致每版完成墙体高度、长度尺寸均较小,影响了墙体的整体性,且由于采用纯木制 作,木板易变形易损坏。第二类模板由于采用圆木,因此巧筑的墙体表面凹凸不一,极不平 整。由于其自身形式问题,不得不采用收分的办法W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即墙体断面自下往 上尺寸逐渐减小。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端头模,导致巧筑时墙体尺寸误差较大。而且运两 类模板还存在一个共同缺点,即只能巧筑一字型墙体,无法解决相邻墙体的一次性巧筑,使 得相邻墙体间会产生明显的竖缝,对房屋的整体性造成很大影响(如图1、2所示)。另外, 气动巧键的引入,对巧筑模板的抗冲击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竹、木模板,甚至用混凝±诱 筑的钢模板也无法很好满足要求。
[0007] 综上,传统巧筑施工技术由于材料、巧筑模板W及施工工艺的制约,使得施工效率 低,施工质量和精细度相对较差。因此,需要解决目前巧±墙体施工工艺的几个技术关键: ①根据我国±质粒径构成的特点确定混合±料中±、砂、石Ξ者的合理级配范围;②混合± 料所需的理想含水率;③能带来高巧击强度、易操作的机械化巧击工具;④能抵御高强度 巧击、满足多种形式墙体巧筑要求的模板系统;⑥高效且易执行的巧筑施工流程。
[0008] 发明目的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巧筑工艺灵活性及施工效率低下,完成的墙体 精度差、整体性及耐久性能欠佳,表观质量粗糖。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巧±墙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1] 步骤一、材料准备;
[0012] 步骤二、工具准备;
[0013] 步骤Ξ、巧筑流程;所述巧筑流程包括:
[0014] 从与接触地面的底层巧筑层开始,逐层巧筑至巧±墙设计高度;在每一所述巧筑 层中包括模板架设、墙体巧筑和模板拆卸;
[001引(一)模板架设;
[0016] (二)对每个巧筑层的巧筑,每个巧筑层包括多个子层,每个子层的巧筑流程如 下:
[0017] 倒:倾倒巧筑±料时将其甩向模板的内壁,使其中的石子向模板中部反弹;
[0018] 平:将新加入的巧筑±料表面抹平;
[0019] 量:每个子层虚铺的巧筑±料厚度为100~200mm;巧筑完成后的±层厚度为虚铺 厚度的2/3 ;通过参考模板内侧的刻度线控制±料厚度和水平度;
[0020] 踏:巧筑前,人工将虚±踩踏平实,W避免巧筑过程中的虚±上翻;
[0021] 巧:连续且均匀地对新添±料进行巧击。
[002引(S)模板拆卸。
[0023] 进一步的,所述(二)对每个巧筑层的巧筑中,对于新添±料的巧击包括:
[0024] 第一遍巧击:保持巧键竖直并利用其自身冲跳力,沿之字形路线匀速巧击中,将虚 ±初步巧实;
[0025] 第二遍巧击:沿回字形线路由模板边缘向中部巧击;
[0026] 第Ξ遍巧击:沿模板围成区间的边缘、构造柱边缘W及对拉锡杆两侧用力下压匀 速巧击,巧击过程中确保巧±层边缘的水平。
[0027] 进一步的,所述(Ξ)模板拆卸包括:
[0028] 第一步:利用羊角键、螺杆等工具拆除所有对拉螺母;
[0029] 第二步:1~2人快速将对拉锡杆旋转出来,运个过程中,2~4人分站在模板两侧 将模板顶在墙面,防止墙面松动。
[0030] 第Ξ步:对拉锡杆全部拆除后,将各板紧贴墙面并顺墙面滑动至少10cm,然后抽 离,W避免墙体表面因水分过多而被板局部粘接脱落。
[0031]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巧筑层的模板采用类似搁体结构的错缝搭接,使得同一巧 筑层的各巧筑段之间接缝位置与其上、下层巧筑段的接缝均错开至少400mm的距离,W避 免竖向通缝产生。
[003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的材料准备包括准备巧筑±料:所述巧筑±料由W下质量 百分比的黏粒、粉粒、细砂、石子混合而成:5~15% :3~17% :40~60% :15~45%,上 述四种组分的质量之和为100% ;其中,石子最大粒径小于30mm,10mm~20mm粒径的石子 应不少于70% ;细砂含泥量不大于5% ;巧筑±料中水分质量比为15-25%。
[003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的工具准备包括:准备施工过程中采用气动巧键,所述气动 巧键包括巧头为方形和半球形两种。
[0034] 进一步的,所述(一)模板架设中采用的组合式巧筑模板系统,包括两块Ai板、一 块Ao板、两块Bi板、一块Bo板、Ξ块DC端头板、Ξ块DD端头板和多个对拉螺杆;其中,Ai 板、Ao板、Bi板、Bo板、DC端头板和DD端头板均为由钢架和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板状体;挡 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上、下两边沿上均开有多个用W穿过对拉螺杆的螺杆孔,且位于上方 和位于下方的螺杆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钢架上开有螺杆孔且与挡板的螺杆孔一一对应; Ai板、Ao板、Bi板、Bo板和DC端头板的高度均相等且大于DD端头板的高度;Ao板与Ai板 的长度差,W及Bo板与Bi板的长度差均等于墙体厚度与挡板的厚度之和;DC端头板和DD 端头板的长度相等,且均等于巧筑墙的厚度;Ai板、Ao板、Bi板、Bo板、DC端头板和DD端头 板中的一部分拼装形成一字型模板、L型模板或T型模板,其中,Ai板、Ao板、Bi板、Bo板 均属于侧板,DC端头板和DD端头板均属于端头板;端头板通过上、下两个对拉螺杆固定在 两个平行的侧板之间或者两者的末端之间;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对拉 螺杆,且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墙体厚度。
[0035] 进一步的,所述一字型模板由两块Ai板、一块Ao板、两块Bi板、一块Bo板、两块 DC端头板、两块DD端头板和多个对啦螺杆中的一部分拼装而成;根据所要求的墙体的长度 不同,有如下Ξ种组合方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