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4478发布日期:2019-04-05 22:2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随行承载板搬运、储存的板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停车越来越难,智能化立体车库已经成为发展热点,随行承载板是智能化车库中用于承载汽车的板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化车库,其随行承载板的自动堆垛和取出一直难以合理解决,因此设计一套随行承载板自动搬运、储存的板库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包括随行承载板、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和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其中:

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包括减速电机、辊道、滑轨和丝杠螺母机构,减速电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中的丝杆转动,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上固定设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臂,所述推料臂两端均设有推料块,推料块朝向辊道一侧设有十字架转轮,推料块内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销轮和四槽槽轮,所述十字架转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固定设有转轴,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销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一销轮上设有第一拨动销和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朝向第一拨动销一侧设有第一凸轮缺口,第一销轮上方还设有抓料钩,随行承载板底部设有抓料钩槽,所述抓料钩下方固定设有四槽槽轮,所述四槽槽轮上设有四个销槽,所述销槽沿着所述四槽槽轮的外沿等角度均布,所述四槽槽轮的侧壁上设有4个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四槽槽轮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一销轮上第一凸轮的轮壁贴合,所述辊道朝向推料块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档杆;

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包括库架,所述库架上设有前立轴和后立轴,后立轴上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一链条,前立轴和后立轴之间设有多个库架转轴对,每个库架转轴对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一根链轮转轴和一根槽轮转轴,所有的链轮转轴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有的槽轮转轴也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链轮转轴上设有第二销轮,槽轮转轴上设有六槽槽轮、行星轮托件,第二销轮上设有第二拨动销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二拨动销数量为2个,第二凸轮朝向第二拨动销一侧设有第二凸轮缺口,所述六槽槽轮上设有六个销槽,所述销槽沿着所述六槽槽轮的外沿等角度均布,所述六槽槽轮的侧壁上设有6个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六槽槽轮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二销轮上第二凸轮的轮壁贴合,行星轮托件包括托杆和托轮,所述托杆为3根,3根托杆沿行星轮托件中心等角度均布,所述随行承载板的边沿设有托杆过口;

托轮的轴线到槽轮转轴轴线的距离为a,相邻槽轮转轴轴线之间的间距为

作为优选,辊道为两条,丝杠螺母机构平行设置于两条辊道之间。

作为优选,托杆两侧分别均设有托轮。

作为优选,所述十字架转轮设有四个触动杆,相邻触动杆之间垂直排布。

作为优选,第二拨动销到第二销轮轴线的距离与两个第二拨动销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传动比为1:4。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随行承载板的自动输送和堆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智能化立体车库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推料块及抓料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抓料钩与随行承载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第一销轮与四槽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销轮、六槽槽轮和行星轮托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第二销轮、六槽槽轮和行星轮托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随行承载板、2—辊道、3—丝杠螺母机构、4—推料机构、5—推料块、6—推料臂、7—抓料钩、8—第一链条、9—档杆、10—十字架转轮、11—第一锥齿轮、12—四槽槽轮、13—第一销轮、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拨动销、16—第一凸轮缺口、17—第二销轮、18—六槽槽轮、19—行星轮托件、20—第二凸轮、21—第二拨动销、23—链轮转轴、24—槽轮转轴、25—滑轨、26—第一凸轮、27—托轮、28—托杆、29—抓料钩槽、30—第二链条、31—托杆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如图1所示,包括随行承载板1、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和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其中:

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减速电机、辊道2、滑轨25和丝杠螺母机构3,减速电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中的丝杆转动,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上固定设有推料机构4,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推料臂6,所述推料臂6两端均设有推料块5,推料块5朝向辊道2一侧设有十字架转轮10,推料块5内设有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销轮13和四槽槽轮12,所述十字架转轮10与第一锥齿轮11之间固定设有转轴,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4啮合,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销轮13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一销轮13上设有第一拨动销15和第一凸轮26,所述第一凸轮26朝向第一拨动销15一侧设有第一凸轮缺口16,第一销轮13上方还设有抓料钩7,随行承载板1底部设有抓料钩槽29(如图3、图4中所示,抓料钩7抓扣在随行承载板1底面的抓料钩槽29中),所述抓料钩7下方固定设有四槽槽轮12,所述四槽槽轮12上设有四个销槽,所述销槽沿着所述四槽槽轮12的外沿等角度均布,所述四槽槽轮12的侧壁上设有4个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四槽槽轮12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一销轮13上第一凸轮26的轮壁贴合,所述辊道2朝向推料块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档杆9;

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如图1和图7所示,其包括库架,所述库架上设有前立轴和后立轴,后立轴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链轮和套设在第一链轮外的第一链条8,第一链轮、第一链条8由电机带动,前立轴和后立轴之间设有多个库架转轴对,每个库架转轴对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一根链轮转轴23和一根槽轮转轴24,所有的链轮转轴23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有的槽轮转轴24也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链轮转轴23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链轮转轴23上设有第二销轮17,槽轮转轴24上设有六槽槽轮18、行星轮托件19,第二销轮17上设有第二拨动销21和第二凸轮20,所述第二拨动销21数量为2个,第二凸轮20朝向第二拨动销21一侧设有第二凸轮缺口,所述六槽槽轮18上设有六个销槽,所述销槽沿着所述六槽槽轮18的外沿等角度均布,所述六槽槽轮18的侧壁上设有6个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六槽槽轮18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二销轮17上第二凸轮20的轮壁贴合,行星轮托件19包括托杆28和托轮27,所述托杆28为3根,3根托杆28沿行星轮托件中心等角度均布,所述随行承载板1的边沿设有托杆过口31,最下方的行星轮托件19与随行承载板1的接触点稍低于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中辊道2的支撑面,以保证随行承载板水平传入和传出。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六槽槽轮18反向放置,即如图6中所示,相邻两个六槽槽轮18,一个朝向前立轴,一个朝向后立轴,这是为了防止发生运动干涉。

托轮27的轴线到槽轮转轴24轴线的距离为a,相邻槽轮转轴24轴线之间的间距为即由图6中所示,托轮27的轴心到槽轮转轴24轴心的连线,与相邻槽轮转轴24轴心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为60度。

辊道2为两条,丝杠螺母机构3平行设置于两条辊道2之间。

托杆28两侧分别均设有托轮27。

所述十字架转轮10设有四个触动杆,相邻触动杆之间垂直排布,十字架转轮10被档杆9触动后发生90度转动。

第二拨动销21到第二销轮17轴线的距离与两个第二拨动销21之间的间距相等,即两个第二拨动销21、第二销轮17轴心构成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两个第二拨动销21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9中所示,后立轴的背面还设置有两个第二链轮和套设在第二链轮外的第二链条30,这两个第二链轮分别与最下方的两根槽轮转轴24相固定,这两个第二链轮相同大小传动比为1:1,同时,最下方的链轮转轴23上并不设置第二销轮17,最下方的槽轮转轴24是由其上方的那根槽轮转轴通过第二链条30所带动的,这是为了避免与水平传输动作的相互干涉。

本发明中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随行承载板1进行堆垛动作时,减速电机开始工作,带动丝杠螺母机构3,丝杠螺母机构上的滑块带动推料机构4朝向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运动,推料机构4上的抓料钩7一直抓在随行承载板1的抓料钩槽29上,带动随行承载板1向堆垛工位内移动,当完全到达指定堆垛工位点时,由图3中的十字架转轮10触碰固定安装在辊道2侧面的档杆9,十字架转轮10发生90度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同样旋转90度,第一锥齿轮通过1:4传动比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4旋转360度,第二锥齿轮14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销轮13转动360度,当第一销轮13转动360时,第一销轮13带动四槽槽轮12转动90度,四槽槽轮12带动与之同轴连接的抓料钩7绕轴心旋转90度,使抓料钩7脱离抓料钩槽29,完成抓料钩7的归位动作。同时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上还设有行程开关,当随行承载板1运动至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丝杠螺母机构上的滑块触动该行程开关令减速电机停止。堆垛动作完成。当堆垛动作完成时,库架上设有光电传感器通知系统计算机此工位“非空”。

取随行承载板动作时,减速电机开始工作,推料机构4开始移动,十字架转轮10触碰到固定安装在辊道2侧面的档杆9,抓料钩7旋转90°,使抓料钩7抓在随行承载板上的两个抓料钩槽29上,推料机构4带动随行承载板2共同向外移动。通过传感器通知计算机行车已载车,同时库架通过光电传感器识别到随行承载板1显示‘空’。

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随行承载板抬升时,电机开始工作,带动第一链轮、第一链条8旋转,第一链轮带动所有的链轮转轴转动,链轮转轴上的第二销轮17转动,第二销轮17的第二拨动销21转动,第二拨动销21配合进入槽轮转轴24上六槽槽轮18的销槽内,并带动六槽槽轮18旋转,第二拨动销21旋转过240度,六槽槽轮18连续转动120度。六槽槽轮18的转动带动槽轮转轴上的两个行星轮托件19旋转,行星轮托件19通过旋转120度,抬升随行承载板1,抬升动作上升至该行星轮托件19高度上限时,该行星轮托件19的托轮27继续旋转脱开,而上方的行星轮托件19接触承载板,继续进行抬升。

六槽槽轮18的运行原理:

六槽槽轮18有6个销槽,每道槽间隔60度,销槽与销槽之间设有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二销轮17上第二凸轮的侧面可贴合接触。第二销轮17设置了两根间隔120度的第二拨动销21。

电机不运行时,行星轮托件19的托轮27平托随行承载板1,六槽槽轮18状态如图7中所示,第二销轮17上第二凸轮20的侧面与六槽槽轮18的一个圆弧面完全接触,此时随行承载板1静止,对行星轮托件18施加竖直方向力,对槽轮转轴24产生扭矩,而因为六槽槽轮18与第二销轮17的侧圆弧面接触,六槽槽轮18对第二凸轮20的作用力是竖直向上的,而第二凸轮20、第二销轮17不能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六槽槽轮18不能发生转动,六槽槽轮18、第二销轮17之间是相互卡死的,随行承载板1不会下落。而随行承载板1抬升时,第二销轮17发生转动,第一根第二拨动销21旋转至对应六槽槽轮18槽口,开始配合进入六槽槽轮18的销槽内,对六槽槽轮18的销槽壁产生切向的力,带动六槽槽轮18旋转,六槽槽轮18带动行星轮托件19对随行承载板1进行抬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