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5211发布日期:2019-05-07 20:4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078162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生态车库的楼房建筑结构,包括楼房本体,所述楼房本体的屋顶设置有生态车库,所述生态车库包括若干车位单元、蓄水池以及连接车位单元和蓄水池之间的导水槽,所述车位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绿化种植箱、支撑绿化种植箱的支撑底板、控制支撑底板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位于支撑底板下方的停车区域,所述绿化种植箱的底部侧壁设置有透水孔。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生态车库楼房结构,其通过在屋顶上设置具有绿化种植箱和停车区域的车位单元,在保证车辆停放的前提下,增加了楼房本体的绿化面积。在车辆停放时,升降组件控制支撑底板上升,车辆停放于支撑底板下方屋面上的停车区域中。由于屋顶位置较高,且四周环境较为空旷,其所受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呈度较大,在高温或者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停放在房顶屋面上的车辆可能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损伤,不利于车辆的停放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其具有提升车库结构对车辆停放保护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包括楼房本体,所述楼房本体的屋顶设置有若干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上设置有绿化装置,所述楼房本体的屋面上设置有若干地埋车库,所述停车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地埋车库底面上的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在地埋车库内升降的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连接设置,所述楼房本体位于停车单元一侧的屋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动作的控制柜,所述绿化装置安装于顶板平台远离支撑平台一侧的平台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移送至楼房本体的屋顶后,行驶至停车单元附近,通过对控制柜进行操作控制地埋车库底部的升降组件动作,升降组件控制地埋车库内的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一同向上升起,最终支撑平台与楼房本体的屋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车辆驶入支撑平台上,通过操作控制柜控制升降组件动作,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同车辆一同下降至地埋车库内。通过地埋车库的设置保证车辆在屋顶的停放效果,降低了屋顶周边环境对车辆可能造成的影响呈度,提升了车辆的停放效果。同时绿化装置安装于顶板平台上,降低了车辆停放在停车单元内时对屋顶表面绿化效果的影响,提升了楼房屋顶空间的绿化覆盖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埋车库位于临近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长边侧壁的一对墙面上开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竖直向上延伸连通至地埋车库的开口面,所述支撑平台的长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贴合于导轨槽槽壁面的导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埋车库墙面上的导轨槽用以配合支撑平台侧壁上的导轮,保证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受到升降组件作用沿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效果,保证车库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槽位于所处墙壁面的长边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导轮位于支撑平台上同样沿所处长边侧方向等间隔设置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槽与导轮的若干设置用以进一步提升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在地埋车库内升降动作的稳定性,且有利于对支撑平台上车辆重量的分散效果,提升支撑平台对停放车辆的支撑效果,保证车辆停放的安全与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楼房本体的屋面上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楼房本体位于停车单元周侧的屋面内环绕设置有管道连接于蓄水池的供水管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上蓄水池的设置用以提升屋顶对雨水的收集利用效果,配合供水管路在屋面内的环绕设置对屋面上不同位置的用水动作进行供水,提升雨水的回收利用效果,节约水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管路设置有延伸至地埋车库侧面墙壁上的降温管道,所述降温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以及控制所述雾化喷头出水喷雾的喷雾电磁阀,所述喷雾电磁阀电连接于控制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温天气时,由于楼顶周边环境较为空旷,所受日照效果较强且照射时间较长可能出现温度过高,不利于地埋车库内车辆的停放。降温管道与雾化喷头的设置用于根据需要对地埋车库内的车辆进行喷雾降温,从而提升地埋车库内车辆的停放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埋车库墙壁面临近开口面的侧壁面上设置有消防管道与火灾探测器,所述消防管道连接于供水管路,且消防管道上朝向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之间倾斜设置有灭火喷头以及控制所述灭火喷头出水的消防电磁阀,所述消防电磁阀电连接于所述火灾探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埋车库内出现意外火情时,火灾探测器检测地埋车库年内的温度过高而控制消防电磁阀开启,灭火喷头自动对地埋车库内进行喷水以控制火情,避免火情漫延至屋面上的绿化装置,控制火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平台位于绿化装置一侧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与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顶板平台位于朝向支撑平台一侧的板面上竖直延伸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且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与风力发电装置通过线路连接于挂壁式充电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平台上设置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充分利用了楼房屋顶周边空旷,遮挡物较少光照强且光照时间长的特点进行发电;而风力发电装置充分利用率楼房屋顶周边空旷,遮挡物较少风力强的特点进行发电。挂壁式充电桩的设置方便对停放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且太阳能发电装置与风能发电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可为挂壁式充电桩进行供电,达到节省电量,节能减排使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支架的长边两侧连接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倾斜位于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之间倾斜设置,且支撑架上缠绕设置有藤蔓绿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上的设置用以保证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之间位置的稳定性,支撑架上的藤蔓绿植随着生长对支撑架起到加固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支撑平台上升时的绿化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平台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绿化装置包括位于放置槽内插接放置的若干种植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箱插接固定于放置槽中用以保证种植箱在顶板平台上位置的稳定性,降低大风天气下种植箱受到风力作用出现倾倒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面上铺设有供车辆行驶的路砖,路砖外侧的屋面上铺设有草皮层,且位于临近所述种植箱的草皮层上铺设有连接于供水管路的浇灌管路,所述浇灌管路上安装有浇灌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上草皮层的设置用以进一步提升楼房本体屋面上的绿化效果,浇灌管路与浇灌喷头的设置方便对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进行调用对绿植以及草皮进行浇灌,提升雨水的收集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地埋车库内升降组件以及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的设置,提升车库对车辆的停放保护效果;

(2)通过地埋车库墙面上导轨槽与支撑平台上导轮的设置,提升支撑平台与顶板平台在地埋车库内升降动作的稳定;

(3)通过设置地埋车库墙面上设置的降温管道与消防管道配合供水管路,保证地埋车库内的车辆的正常停放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地埋车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停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楼房本体屋顶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地埋车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楼房本体;11、控制柜;12、提升电梯;13、蓄水池;14、路砖;15、草皮层;2、停车单元;21、升降组件;211、底板;212、驱动气缸;213、第一支撑架;214、第二支撑架;215、滑杆;216、滑台;22、支撑平台;221、导轮;23、顶板平台;231、放置槽;232、太阳能发电装置;233、风力发电装置;234、安装基座;235、挂壁式充电桩;24、支撑架;3、绿化装置;31、种植箱;32、支撑脚;4、地埋车库;41、导轨槽;42、管路凹槽;43、降温管道;44、雾化喷头;45、消防管道;46、火灾探测器;47、灭火喷头;5、供水管路;51、浇灌管路;52、浇灌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楼房本体1,楼房本体1的屋顶设置有若干停车单元2,停车单元2上设置有绿化装置3,楼房本体1的屋面上设置有若干地埋车库4。停车单元2包括设置于地埋车库4底面上的升降组件21、连接于升降组件21在地埋车库4内一同升降的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楼房本体1位于停车单元2一侧的屋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21动作的控制柜11,绿化装置3安装于顶板平台23远离支撑平台22一侧的平台表面。车辆停放于地埋车库4内的停车单元2中,降低屋面周边环境对停放车辆的影响,提升车库结构对车辆停放保护效果。

如图1、2所示,楼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升车辆的提升电梯12,提升电梯12延伸至楼房本体1的屋面,本实施例中楼房本体1的层数为三层。地埋车库4位于楼房本体1屋顶的屋面上呈矩阵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地埋车库4的排布方式为三乘二矩形排布。结合图3,地埋车库4呈上端开口的矩形舱体状,升降组件21固定于地埋车库4的底面。升降组件21包括固定于地埋车库4底面的底板211、固定于底板211上的驱动气缸212以及位于驱动气缸212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架213与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14。底板211与支撑板24位于远离驱动气缸212一侧的板面上均设置有一对滑杆215,一对滑杆215之间滑移连接有滑台216。第一支撑架213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平台22的底面的滑台216上;第二支撑架2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1板面上的滑台216,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平台22的底面,且支撑架24第一支撑架213与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14呈x型转动连接设置,其连接点位于支撑架24第一支撑架213与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14中部的交叉点。驱动气缸212的活塞杆朝向滑台216且固定连接于滑台216长度的中部位置。

如图2、3所示,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均呈矩形板状,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的大小相同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长边侧之间固定有支撑架24,支撑架24倾斜设置且沿支撑平台22长边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4呈矩形杆状且个数为两个,两个支撑架24上均缠绕设置有藤蔓绿植。地埋车库4位于临近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长边侧壁的一对墙面上开设有导轨槽41,导轨槽41呈矩形槽状且竖直向上延伸连通至地埋车库4的开口面,导轨槽41位于所处墙壁面的长边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本实施例中导轨槽41的个数为三个。支撑平台22的长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轮面贴合于导轨槽41槽壁面的导轮221,导轮221同样沿所处侧壁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

如图3、4所示,绿化装置3包括若干种植箱31,位于种植箱31的箱体底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支撑脚32。顶板平台23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231,放置槽231沿顶板平台2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呈矩形槽状,放置槽231的槽底面设置有供支撑脚32插接的凹槽,若干种植箱31插接固定于放置槽231中。顶板平台23的板面位于放置槽231一侧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232与风力发电装置233,顶板平台23位于朝向支撑平台22一侧的板面上竖直延伸有安装基座234,安装基座234呈矩形板状,安装基座234上安装有挂壁式充电桩235,且太阳能发电装置232与风力发电装置233的输出线路连接于挂壁式充电桩235。

如图1、4所示,楼房本体1的屋面上设置有蓄水池13,蓄水池13设置于楼房本体1远离提升电梯12一侧的屋面上呈矩形池状,位于楼房本体1屋面上铺设有连接于蓄水池13的供水管路5,供水管路5位于屋面上地埋车库4的周侧环绕设置。屋面上铺设有供车辆行驶的路砖14,路砖14以外的屋面以及顶板平台23表面铺设有草皮层15,且位于临近种植箱31的草皮层15上铺设有连接于供水管路5的浇灌管路51,浇灌管路51上安装有若干浇灌喷头52,浇灌喷头52位于浇灌管路51上倾斜向上设置。

如图2、5所示,地埋车库4的一对墙壁面上开设有管路凹槽42,管路凹槽42内设置有降温管道43,降温管道43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44以及控制雾化喷头44进行喷雾动作的喷雾电磁阀,喷雾电磁阀电连接于控制柜11。地埋车库4位于降温管道43上方的车库墙壁面上同样开设有管路凹槽42,管路凹槽42内固定有环形的消防管道45以及固定于槽侧壁上的火灾探测器46。消防管道45管路连接于供水管路5,且位于消防管道45上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地埋车库4内倾斜向下设置有若干灭火喷头47以及控制灭火喷头47进行喷水动作的消防电磁阀,消防电磁阀电连接于火灾探测器4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车辆通过提升电梯12到达楼房本体1的屋顶后,行驶至停车单元2附近,通过对控制柜11进行操作控制地埋车库4底部的驱动气缸212动作拉动滑台216,使得支撑平台22向上升起至屋面,车辆驶入支撑平台22上,驾驶员与乘客下车后离开支撑平台22,通过操作控制柜11控制驱动气缸212动作,支撑平台22与顶板平台23同车辆一同下降至地埋车库4内。地埋车库4的设置降低了屋顶周边环境对车辆可能造成的影响呈度,提升了车辆的停放效果。同时种植箱31安装于顶板平台23上,降低了车辆停放在停车单元2内时对屋顶表面绿化效果的影响,提升了楼房屋顶空间的绿化覆盖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